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4 篇 期刊文献
  • 2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6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2 篇 工学
    • 89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81 篇 光学工程
    • 4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6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43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5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软件工程
  • 52 篇 理学
    • 24 篇 物理学
    • 16 篇 大气科学
    • 5 篇 化学
    • 5 篇 海洋科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28 篇 遥感
  • 19 篇 激光器
  • 17 篇 激光雷达
  • 14 篇 光通信
  • 9 篇 星载激光雷达
  • 8 篇 光纤光学
  • 8 篇 成像系统
  • 8 篇 合成孔径激光成像...
  • 6 篇 激光光学
  • 6 篇 相干探测
  • 6 篇 相干激光雷达
  • 6 篇 直视合成孔径激光...
  • 4 篇 激光遥感,激光测风...
  • 4 篇 电光调q
  • 4 篇 合成孔径雷达
  • 4 篇 三维成像
  • 4 篇 测量
  • 4 篇 信噪比
  • 4 篇 光子计数
  • 4 篇 多普勒

机构

  • 100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
  • 97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3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
  • 12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
  • 12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
  • 8 篇 上海科技大学
  • 7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
  • 6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
  • 4 篇 上海大学
  • 4 篇 崂山实验室区域海...
  • 3 篇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
  • 3 篇 南京简智仪器设备...
  • 3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
  • 3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
  • 3 篇 中国科学院空间激...
  • 3 篇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
  • 2 篇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

作者

  • 77 篇 陈卫标
  • 35 篇 刘继桥
  • 32 篇 孙建锋
  • 27 篇 朱小磊
  • 23 篇 贺岩
  • 21 篇 周煜
  • 20 篇 蔡海文
  • 20 篇 卢智勇
  • 19 篇 侯霞
  • 18 篇 竹孝鹏
  • 17 篇 刘立人
  • 13 篇 周田华
  • 11 篇 杨飞
  • 11 篇 许倩
  • 11 篇 张鑫
  • 11 篇 孙延光
  • 10 篇 叶青
  • 10 篇 魏芳
  • 9 篇 毕德仓
  • 9 篇 李世光

语言

  • 16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激光信息传输和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20 订阅
排序:
平面波导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7年 第5期54卷 50-57页
作者: 陈思露 刘琪 孟俊清 陈卫标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激光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8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平面波导激光器是板条激光器与光纤激光器的良好结合体,其结合了两者的优点且避免了各自的缺点,极高的宽高比率使流经工作区的一维梯度热流控制了热透镜效应,同时对横向光束质量具有良好的控制;通过增加工作区的宽和长可以增大输出功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多孔径接收相干合束的星地光通信系统性能研究
基于多孔径接收相干合束的星地光通信系统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2018年光学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交叉学科论坛
作者: 劳陈哲 孙建锋 李佳蔚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激光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文主要研究了利用多孔径接收相干合束技术的星地相干光通信系统,在负指数模型的强湍流大气信道下的性能表现。针对不同的接收孔径数,推导了相移键控调制下的外差接收机的中断概率及误码率公式。同时考虑了孔径接收后光纤耦合效率以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洋激光雷达水体光学特性参数反演模型对比及分析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17年 第10期37卷 35-41页
作者: 李晓龙 陈永华 于非 姜静波 贺岩 陈卫标 李杰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山东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激光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800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山东青岛266061
激光雷达回波中的多次散射量决定了衰减系数KLidar,从而对水体光学特性参数的反演产生影响。目前的海洋激光雷达理论中,均以Walker-McLean模型和多次前向-单次后向散射模型的公式形式表示多次散射分量。根据水下激光传输机制,分析了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Voigt函数拟合的拉曼光谱谱峰判别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 2017年 第5期44卷 249-254页
作者: 刘铭晖 董作人 辛国锋 孙延光 戴艳 瞿荣辉 魏芳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空间激光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南京简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南京210038
提出了一种新的拉曼光谱谱峰判别算法,采用Voigt函数作为拟合函数,对小波变换脊线寻峰后得到的谱峰进行拟合处理,将拟合前后的谱峰相似度作为判别谱峰的依据,可有效识别与噪声幅值相近的小幅值拉曼信号。通过与已有的两种谱峰判别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微光学阵列差分真时延网络的光学多波束合成系统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 2017年 第4期44卷 195-203页
作者: 丁志丹 杨飞 蔡海文 王书楠 余胜武 侯培培 孙建锋 王廷云 上海大学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44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激光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80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一研究所 上海201802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光学阵列差分真时延网络的光学多波束合成系统,研究了该系统中结构参数与波束形成性能的关系。通过改进基于微光学阵列差分真时延网络的参数,优化了差分真时延网络的初相位以及幅相一致性;通过改进天线单元的参数结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下激光通信最大比合并分集接收性能分析及仿真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 2016年 第12期43卷 201-208页
作者: 胡思奇 周田华 陈卫标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激光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8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受海水吸收和散射的影响,长距离水下通信时信号幅度下降,信噪比(SNR)降低,最终导致水下激光通信系统的误码率(BER)提升,最远通信距离受限。为此,提出将最大比合并(MRC)分集接收技术应用于水下激光通信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在水体吸收和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直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滑动聚束模式下图像信噪比研究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16年 第8期36卷 265-270页
作者: 张宁 卢智勇 孙建锋 周煜 栾竹 李光远 刘立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激光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8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用15m的平行光管模拟远场条件对直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SAIL)的滑动聚束模式进行了研究。基于单点目标回波收集方程,分析了滑动聚束的信噪比特性,理论和实验证实滑动聚束模式可以通过延长有效采集时间长度的方式提高信噪比。
来源: 评论
基于光子计数技术的远程测距激光雷达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 2016年 第5期43卷 239-246页
作者: 罗远 贺岩 耿立明 王明建 雷琳君 吴姚芳 胡善江 侯霞 陈卫标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激光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8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100km远距离测距的激光雷达,由于作用距离远,多采用低重复频率、高能量激光器配合大口径望远镜实现远程激光测距,导致系统存在体积大、重量大、功耗高等缺点。基于光子计数技术激光测距雷达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有效降低了系统的激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RTP相位调制器的900Hz单频脉冲Nd…YAG激光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 2016年 第6期43卷 20-25页
作者: 张俊旋 朱小磊 臧华国 陈卫标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激光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8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报道了半导体激光器双端面抽运单频调Q Nd…YAG激光器。采用磷酸钛氧铷(RTP)电光晶体作为腔内相位调制器主动调谐腔长,实现单频种子注入,获得稳定的单纵模输出。采用另外一对RTP电光晶体作为调Q开关,在900Hz重复频率下,利用单振荡级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被动调Q激光器中的纵模自然选择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 2016年 第8期43卷 58-63页
作者: 陈苏园 杨海龙 王明建 张鑫 蒋静 孟俊清 陈卫标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激光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8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提出了被动调Q激光器谐振腔中的相邻两个纵模之间的建立时间之差的解析表达式,并给出了可以有效预测小增益以及初始反转粒子数比阈值粒子数大若干倍情况下单频激光运转的概率的方法。为了证实理论预测,采用腔长11cm以Cr^(4+)∶YAG晶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