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45 篇 期刊文献
  • 4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8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4 篇 工学
    • 128 篇 机械工程
    • 9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8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9 篇 光学工程
    • 3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3 篇 电气工程
    • 8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8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8 篇 生物工程
    • 7 篇 农业工程
    • 6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软件工程
  • 75 篇 理学
    • 34 篇 物理学
    • 32 篇 化学
    • 6 篇 生物学
    • 4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4 篇 医学
    • 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 篇 临床医学
  • 8 篇 农学
    • 5 篇 作物学
    • 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28 篇 微机电系统
  • 18 篇 mems
  • 16 篇 微机械陀螺
  • 14 篇 微电子机械系统
  • 10 篇 微流控芯片
  • 8 篇 静电驱动
  • 8 篇 各向异性腐蚀
  • 8 篇 传感器
  • 8 篇 压阻
  • 8 篇 加速度传感器
  • 8 篇 ingaas
  • 8 篇 微机电系统(mems)
  • 7 篇 加速度计
  • 7 篇 红外探测器
  • 7 篇 光波导
  • 7 篇 mems技术
  • 6 篇 热-机械灵敏度
  • 6 篇 微悬臂梁
  • 6 篇 集成光学
  • 6 篇 光读出热成像

机构

  • 14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120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64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6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2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2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22 篇 浙江大学
  • 15 篇 上海大学
  • 12 篇 宁波大学
  • 9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8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7 篇 同济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6 篇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
  • 6 篇 福州大学
  • 6 篇 上海科技大学
  • 6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 篇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作者

  • 113 篇 王跃林
  • 67 篇 李昕欣
  • 51 篇 金庆辉
  • 47 篇 赵建龙
  • 41 篇 车录锋
  • 38 篇 熊斌
  • 37 篇 吴亚明
  • 36 篇 wang yue-lin
  • 32 篇 li xin-xin
  • 32 篇 焦继伟
  • 28 篇 李铁
  • 26 篇 zhao jian-long
  • 24 篇 jin qing-hui
  • 23 篇 冯飞
  • 21 篇 杨恒
  • 20 篇 wang yuelin
  • 19 篇 li xinxin
  • 18 篇 yang heng
  • 16 篇 li tie
  • 16 篇 che lu-feng

语言

  • 38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388 条 记 录,以下是141-150 订阅
排序:
微机械面型微加热器的热学分析
收藏 引用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05年 第4期11卷 466-470,475页
作者: 吴雷 李铁 王立春 王翊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针对微机械面型微加热器,采用解析方法对加热器在真空和大气下的温度分布,以及均热器对加热器温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真空下环形加热电阻可以达到较好的大面积均温效果,而大气下的加热电阻应尽可能小同时尽可能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111)硅单片集成三轴加速度计的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微纳电子技术 2015年 第6期52卷 390-395页
作者: 赵忆 王家畴 陈方 李昕欣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介绍了一种新型单片集成电容式三轴微加速度计的加工方法,该方法采用非绝缘体上硅(SOI)的单硅片单面加工技术,易于与IC工艺兼容,而且成本低廉,成品率高,适用于批量生产,可替代传统的SOI工艺。该方法主要利用硅深度反应离子刻蚀(DRIE)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几种微构件材料的表面能及纳观黏附行为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2009年 第4期58卷 2518-2522页
作者: 薛伟 郑蓓蓉 张淼 解国新 王权 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温州323035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对微机电系统(MEMS)中几种常用构件材料的表面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与材料表面的纳观黏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用Owens二液法计算出硅基材料的表面能在60—75mJ/m2之间,它们之间总表面能的差异主要归结为表面能极性分量的差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创手术式硅微机械加工(MISSM)技术
收藏 引用
传感技术学报 2012年 第7期25卷 885-890页
作者: 王家畴 刘洁丹 李昕欣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技研究院 上海200240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微创手术式硅微机械加工(MISSM)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111)硅片的晶向分布和各向异性湿法腐蚀的特性。通过在单晶硅片表面制作一系列微型释放窗口来定义结构的轮廓及尺寸,实现在单晶硅片内部选择性可自停止腐蚀技术,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服务于IC产业的MEMS探卡
收藏 引用
微纳电子技术 2009年 第12期46卷 705-714页
作者: 程融 蒋珂玮 汪飞 李昕欣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圆片级芯片测试在IC制造工艺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测试探卡在圆片级芯片测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信号通路的作用。分析指出由于芯片管脚密度的不断增加以及在高频电路中应用的需要,传统的组装式探卡将不能适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变计组合对光纤天平校准和试验的影响分析
收藏 引用
仪器仪表学报 2018年 第9期39卷 121-127页
作者: 闵夫 杨彦广 邱华诚 钟少龙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绵阳62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三分量光纤天平常采用8支应变计组合求解天平的3个分量,光纤应变计组合仍采用类似于电阻天平的惠斯通电桥组合方式,该组合方式没有利用光纤应变计的输出可直接与天平所受气动载荷建立线性函数关系的特点,应变计数量偏多。为验证采用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目标拓扑优化设计在纳米定位平台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 2011年 第2期33卷 228-231页
作者: 陈立国 张洋 陈涛 荣伟彬 孙立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上海200050
纳米定位平台在微型机械和精密仪器的设计和制造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将拓扑优化引入到压电陶瓷驱动的一维纳米定位平台设计中,并利用多目标设计方法对平台的运动和结构需求进行了优化,采用楔形预紧结构对压电陶瓷进行紧密预紧。经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量试剂分配压电叠堆泵的设计与实验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 2011年 第3期33卷 382-385,389页
作者: 陈立国 邵超 刘德利 陈涛 朱永杨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上海200050
设计、研制了进行微量、快速、精确试剂分配的压电叠堆泵,研究了压电叠堆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利用解析法和有限元仿真分析法对泵膜、位移放大机构的静态、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研究了关键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对样机进行实验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悬臂谐振传感器闭环接口和嵌入式频率电路
收藏 引用
微纳电子技术 2010年 第6期47卷 350-356页
作者: 甘小华 刘民 于海涛 许鹏程 李昕欣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设计了谐振式微悬臂梁传感器闭环接口和嵌入式频率读出电路。首先,谐振式微悬臂梁传感器和接口电路组成闭环自激振荡系统。为了提高该闭环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和频率跟踪性能,引入具有无相差频率跟踪的锁相环电路,并设计放大移相电路以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5年 第4期13卷 302-304页
作者: 金根娣 龚启明 毛红菊 徐道振 陆志檬 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临床病毒研究室 上海200025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地坛医院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输血后肝炎和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其中20%~30%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对人类危害极大.10多年来,干扰素α曾被选择性地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简称慢丙肝)[1],它对于改善患者肝功能、预防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