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45 篇 期刊文献
  • 4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8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4 篇 工学
    • 128 篇 机械工程
    • 9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8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9 篇 光学工程
    • 3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3 篇 电气工程
    • 8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8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8 篇 生物工程
    • 7 篇 农业工程
    • 6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软件工程
  • 75 篇 理学
    • 34 篇 物理学
    • 32 篇 化学
    • 6 篇 生物学
    • 4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4 篇 医学
    • 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 篇 临床医学
  • 8 篇 农学
    • 5 篇 作物学
    • 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28 篇 微机电系统
  • 18 篇 mems
  • 16 篇 微机械陀螺
  • 14 篇 微电子机械系统
  • 10 篇 微流控芯片
  • 8 篇 静电驱动
  • 8 篇 各向异性腐蚀
  • 8 篇 传感器
  • 8 篇 压阻
  • 8 篇 加速度传感器
  • 8 篇 ingaas
  • 8 篇 微机电系统(mems)
  • 7 篇 加速度计
  • 7 篇 红外探测器
  • 7 篇 光波导
  • 7 篇 mems技术
  • 6 篇 热-机械灵敏度
  • 6 篇 微悬臂梁
  • 6 篇 集成光学
  • 6 篇 光读出热成像

机构

  • 14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120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64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6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2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2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22 篇 浙江大学
  • 15 篇 上海大学
  • 12 篇 宁波大学
  • 9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8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7 篇 同济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6 篇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
  • 6 篇 福州大学
  • 6 篇 上海科技大学
  • 6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 篇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作者

  • 113 篇 王跃林
  • 67 篇 李昕欣
  • 51 篇 金庆辉
  • 47 篇 赵建龙
  • 41 篇 车录锋
  • 38 篇 熊斌
  • 37 篇 吴亚明
  • 36 篇 wang yue-lin
  • 32 篇 li xin-xin
  • 32 篇 焦继伟
  • 28 篇 李铁
  • 26 篇 zhao jian-long
  • 24 篇 jin qing-hui
  • 23 篇 冯飞
  • 21 篇 杨恒
  • 20 篇 wang yuelin
  • 19 篇 li xinxin
  • 18 篇 yang heng
  • 16 篇 li tie
  • 16 篇 che lu-feng

语言

  • 38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388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MEMS悬臂梁式芯片测试探卡
收藏 引用
传感技术学报 2008年 第3期21卷 420-423页
作者: 汪飞 李昕欣 郭南翔 封松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针对集成电路圆片级测试需要,利用MEMS技术设计制作了一种悬臂梁式芯片测试探卡。每个悬臂梁在设计时可以承受25mN的探测力,同时使探针针尖产生20μm以上的位移。通过独特的双面金属覆盖设计,电学测试信号可以成功地从位于硅悬臂梁下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nk的状态对微型PEMFC氧电极Pt利用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电源技术 2006年 第8期30卷 617-620页
作者: 张熙贵 夏保佳 刘娟英 郑丹 徐乃欣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上海200050
电化学极化实验表明,Ink(催化剂与溶剂在超声条件下形成的墨水状浆料)为胶体时,对应的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氧电极极化性能相对于Ink为溶液时有明显提高。通过激光粒度实验和扫描电镜实验证实了Ink不同状态时对应的氧电极催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Duffing系统的谐振式微悬臂梁传感器微弱谐振信号检测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 2020年 第13期56卷 50-59页
作者: 戴荣 于海涛 王权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镇江212013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研究了基于Duffing振子系统的微弱信号检测在谐振式微悬臂梁传感器中的应用。根据待测信号频率的不同,通过时间尺度变换建立了任意频率下的Duffing振子数学模型。利用RHR改进算法求解最大Lyapunov指数,并确定系统相变临界阈值,通过监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力反馈微加速度计的准静态和阶跃响应模型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 2004年 第10期40卷 102-108页
作者: 车录锋 徐志农 熊斌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杭州310027
对于微机械电容式加速度计,为了检测微小电容变化,必须引入交直流电压驱动信号,然而该静电力的存在显著影响传感器的最大可靠工作范围。对准静态惯性信号和阶跃惯性信号,深入研究了力反馈加速度计的可靠工作范围,建立了不同偏压配置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桥法研究低应力氮化硅力学特性及误差分析
收藏 引用
机械强度 2003年 第4期25卷 395-400页
作者: 宗登刚 王钻开 陆德仁 王聪和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
用微机械悬桥法研究低应力氮化硅薄膜的力学性能。对符合弹性验则的微桥进行测试 ,在考虑衬底变形的基础上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其载荷—挠度曲线进行拟合 ,得到低应力lowpressurechemicalvapourdeposited (LPCVD)氮化硅的弹性模量为 3 1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PDMS的人工视网膜神经微电极阵列
收藏 引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1年 第11期45卷 1731-1736页
作者: 朱壮晖 李刚 周洪波 张华 赵建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器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为了利用柔顺性材料实现电极位点与靶细胞的良好接触,同时保证微电极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电极制作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硅基表面沉积金属层、光刻图形化以及电镀形成电极基本结构,然后通过PDMS浇注、湿法刻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NEMS技术的硅基纳机电探针阵列器件研究
收藏 引用
传感技术学报 2005年 第4期18卷 766-770页
作者: 杨尊先 于映 林丽华 李昕欣 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系 福州35000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进行一种用于高密度存储的硅基纳机电探针阵列器件研究。并采用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方法对器件进行了设计;使用先进的微纳加工工艺技术将压阻敏感器和电阻加热器集成到超薄悬臂梁—针尖结构纳机电探针阵列器件上,实现器件制作;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曲面保护高量程加速度传感器阻尼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光电工程 2006年 第9期33卷 138-144页
作者: 杨尊先 李昕欣 于映 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系 福建福州35000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一种高量程MEMS加速度计进行10万g正弦加速度脉冲下的动态冲击响应分析。首先,建立适用于该器件曲面阻尼的分段近似叠加理论模型;随后,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技术分别研究器件阻尼带隙宽度及其阻尼介质特性对器件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采用嵌套斩波技术的Σ-Δ调制器的设计
收藏 引用
传感技术学报 2013年 第6期26卷 845-850页
作者: 胡斌 徐德辉 熊斌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针对MEMS传感器输出电压小并且频率低的特点,设计了一种低噪声嵌套斩波Σ-Δ调制器。该调制器采用单环积分器级联前馈(CIFF)结构与嵌套斩波技术结合,降低了传感器接口电路的低频噪声,并减小了CMOS电路中斩波开关引入的残余失调电压。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芯片级原子钟的气密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真空科学技术学报 2012年 第2期32卷 132-139页
作者: 张志强 徐静 李绍良 吴亚明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基于相干布居囚禁(CPT)原理芯片级原子钟(CSAC)原子腔体积小、采用微电子机械系统硅-玻璃键合工艺制造,其气密性是决定CSAC寿命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了"多层缓冲原子腔"方案大幅度提高原子腔的气密性能,从而提高CPT CSAC的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