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2 篇 期刊文献
  • 1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3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3 篇 工学
    • 45 篇 机械工程
    • 40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2 篇 光学工程
    • 1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5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电气工程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8 篇 理学
    • 15 篇 化学
    • 11 篇 物理学
    • 3 篇 生物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5 篇 农学
    • 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作物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7 篇 微流控芯片
  • 7 篇 mems
  • 6 篇 传感器
  • 4 篇 各向异性腐蚀
  • 4 篇 微电子机械系统
  • 4 篇 在线监测
  • 4 篇 微纳传感器
  • 4 篇 电阻加热器
  • 4 篇 微机电系统
  • 3 篇 紫外分光光度法
  • 3 篇 低功耗
  • 3 篇 灵敏度
  • 3 篇 静电驱动
  • 3 篇 液滴
  • 3 篇 开放式结构
  • 3 篇 体硅工艺
  • 3 篇 光波导
  • 3 篇 重金属离子
  • 3 篇 mems技术
  • 2 篇 气密性

机构

  • 120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38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4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11 篇 宁波大学
  • 7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7 篇 上海大学
  • 6 篇 福州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4 篇 山东大学
  • 3 篇 国家茶叶及农产品...
  • 3 篇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
  • 3 篇 上海市环境保护信...
  • 3 篇 上海科技大学
  • 3 篇 浙江理工大学
  • 3 篇 浙江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2 篇 松江区环保局
  • 2 篇 中国科学院
  • 2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2 篇 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40 篇 金庆辉
  • 27 篇 王跃林
  • 25 篇 赵建龙
  • 18 篇 jin qing-hui
  • 17 篇 zhao jian-long
  • 16 篇 李昕欣
  • 13 篇 李铁
  • 11 篇 li tie
  • 11 篇 郭慧
  • 11 篇 jin qinghui
  • 11 篇 吴亚明
  • 9 篇 wang yue-lin
  • 9 篇 wang yuelin
  • 8 篇 郜晚蕾
  • 8 篇 赵辉
  • 7 篇 zhao jianlong
  • 7 篇 杨尊先
  • 7 篇 葛玉卿
  • 7 篇 li xinxin
  • 6 篇 贾春平

语言

  • 13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系统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基于光纤检测技术的扭转敏感微机电系统加速度传感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 2014年 第3期41卷 102-109页
作者: 钟少龙 龙亮 李明 吴亚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船重工远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100861
为实现微型化、抗电磁干扰、可长时间工作和可远距离传输的加速度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非对称扭镜结构的光纤加速度计设计方案,并利用对角度变化非常敏感的双光纤准直器对扭镜的扭转角度变化进行检测。MEMS光纤加速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电压下静电力驱动的数字微流控芯片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 2011年 第1期19卷 97-102页
作者: 刘翔 皋华敏 李铁 周萍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静电力驱动的数字微流控芯片,用于构建芯片实验室。介绍了静电力驱动原理和芯片制作工艺流程,搭建了驱动检测实验平台。该芯片采用硅作衬底,氧化硅作绝缘层,TiW/Au为驱动电极阵列,氮化硅作介质层,碳氟聚合物为疏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芯片原子钟的气密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真空科学技术学报 2012年 第2期32卷 132-139页
作者: 张志强 徐静 李绍良 吴亚明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基于相干布居囚禁(CPT)原理芯片原子钟(CSAC)原子腔体积小、采用微电子机械系统硅-玻璃键合工艺制造,其气密性是决定CSAC寿命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了"多层缓冲原子腔"方案大幅度提高原子腔的气密性能,从而提高CPT CSAC的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石墨烯修饰铂电极传感器测定水中微量重金属镉和铅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13年 第2期41卷 278-282页
作者: 唐逢杰 张凤 金庆辉 赵建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建立了石墨烯修饰铂电极(G/Pt)共沉积铋膜测定水中微量重金属镉和铅的方法。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制作铂电极,并利用CVD法在铂电极上原位生长石墨烯,制备了石墨烯修饰铂电极,与Ag/AgCl参比电极、铂丝对电极构成三电极体系;采用差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XeF_2硅刻蚀工艺的低阻硅衬底低损耗共面波导
收藏 引用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12年 第5期32卷 456-462页
作者: 刘米丰 熊斌 徐德辉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在低阻硅(1-10Ω.cm)衬底上采用XeF2硅腐蚀工艺成功制备了长度为2 mm、结构尺寸为w/s=40/60μm间断悬浮和全悬浮两种结构的共面波导。SEM照片显示器件释放后的悬浮结构未出现粘附或破裂现象。通过WYKO三维形貌观察得到两种结构共面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溶出伏安法的铋微阵列电极检测饮料中的铅和镉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11年 第11期39卷 1748-1752页
作者: 刘德盟 金妍 金庆辉 赵建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建立了基于溶出伏安法的铋微阵列电极检测饮料中重金属的方法。该传感器采用三电极体系,铋微阵列电极为工作电极,铂薄膜电极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铋是一种低毒的重金属,采用铋作为反应物质可以使检测过程更加安全。微阵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NEMS技术的硅基纳机电探针阵列器件研究
收藏 引用
传感技术学报 2005年 第4期18卷 766-770页
作者: 杨尊先 于映 林丽华 李昕欣 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系 福州35000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进行一种用于高密度存储的硅基纳机电探针阵列器件研究。并采用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方法对器件进行了设计;使用先进的微纳加工工艺技术将压阻敏感器和电阻加热器集成到超薄悬臂梁—针尖结构纳机电探针阵列器件上,实现器件制作;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曲面保护高量程加速度传感器阻尼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光电工程 2006年 第9期33卷 138-144页
作者: 杨尊先 李昕欣 于映 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系 福建福州35000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一种高量程MEMS加速度计进行10万g正弦加速度脉冲下的动态冲击响应分析。首先,建立适用于该器件曲面阻尼的分段近似叠加理论模型;随后,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技术分别研究器件阻尼带隙宽度及其阻尼介质特性对器件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纳机电热探针阵列器件数据存储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仪器仪表学报 2006年 第7期27卷 693-697页
作者: 杨尊先 于映 林丽华 李昕欣 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系 福州35000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对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压阻敏感器和电阻加热器一体集成的纳机电热探针阵列传感器进行了存储特性研究。首先对器件电热特性和敏感特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吻合。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存储测试,借助原子力学显微镜在聚合物有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具有“8悬臂梁-质量块”结构的新型硅微加速度计
收藏 引用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2007年 第5期28卷 783-788页
作者: 王育才 焦继伟 段飞 张颖 宓斌玮 李金鹏 钱清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提出了一种具有“8悬臂梁-质量块”结构的新型三明治式硅微机械电容式加速度计,用微机械加工工艺在(111)硅片上制作出了具有信号输出的器件.该加速度计的惯性质量块由同一(111)硅片上下表面对称分布的8根悬臂梁支撑.这些悬臂梁是利用(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