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18 篇 期刊文献
  • 4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6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34 篇 工学
    • 123 篇 机械工程
    • 90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8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7 篇 光学工程
    • 3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5 篇 电气工程
    • 8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8 篇 农业工程
    • 7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7 篇 生物工程
    • 6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4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71 篇 理学
    • 32 篇 化学
    • 31 篇 物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8 篇 农学
    • 4 篇 作物学
    • 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7 篇 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24 篇 微机电系统
  • 17 篇 mems
  • 16 篇 微机械陀螺
  • 14 篇 微电子机械系统
  • 11 篇 微流控芯片
  • 9 篇 传感器
  • 8 篇 各向异性腐蚀
  • 8 篇 压阻
  • 8 篇 ingaas
  • 7 篇 加速度计
  • 7 篇 红外探测器
  • 7 篇 光波导
  • 7 篇 加速度传感器
  • 7 篇 mems技术
  • 7 篇 微机电系统(mems)
  • 6 篇 热-机械灵敏度
  • 6 篇 微悬臂梁
  • 6 篇 静电驱动
  • 6 篇 光读出热成像
  • 5 篇 微镜

机构

  • 14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120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63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6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19 篇 浙江大学
  • 15 篇 上海大学
  • 12 篇 宁波大学
  • 9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8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7 篇 同济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7 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6 篇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
  • 6 篇 福州大学
  • 6 篇 上海科技大学
  • 6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5 篇 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105 篇 王跃林
  • 64 篇 李昕欣
  • 51 篇 金庆辉
  • 44 篇 赵建龙
  • 39 篇 车录锋
  • 38 篇 熊斌
  • 35 篇 wang yue-lin
  • 31 篇 吴亚明
  • 31 篇 焦继伟
  • 30 篇 li xin-xin
  • 26 篇 李铁
  • 24 篇 zhao jian-long
  • 23 篇 jin qing-hui
  • 23 篇 冯飞
  • 20 篇 杨恒
  • 19 篇 wang yuelin
  • 18 篇 li xinxin
  • 17 篇 yang heng
  • 16 篇 li tie
  • 16 篇 che lu-feng

语言

  • 36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361 条 记 录,以下是301-310 订阅
排序:
基于聚酰亚胺柔性衬底微温度传感器阵列的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聚酰亚胺柔性衬底微温度传感器阵列的关键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年会
作者: 肖素艳 车录锋 李昕欣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本文基于柔性MEMS技术,在聚酰亚胺柔性衬底上成功制作出8×8阵列的铂薄膜电阻微温度传感器.该器件特别适用于复杂几何体高曲率表面温度的实时监控.采用了两种方法制作柔性器件:第一种方法是将液态聚酰亚胺旋涂在有氧化物牺牲层的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便携式微生物检测仪和配套试剂盒的研制
便携式微生物检测仪和配套试剂盒的研制
收藏 引用
第十二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
作者: 葛玉卿 许宝建 景奉香 金庆辉 赵建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针对目前饮用水和食品监测和控制中缺乏快速、灵敏、可靠检测致病菌的现状,采用生物发光法结合免疫磁分离技术实现快速检测目标致病菌,自主研发了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便携式微生物检测仪和配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检测试剂盒,实现致病菌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EMS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
MEMS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2013‘全国半导体器件技术、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微纳电子技术交流与学术研讨会
作者: 车录锋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50
利用多种传感器可以对地球进行透视探测,从而指导资源勘探。检波器研制是地震勘探的关键技术,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地震数据采集的质量,已成为制约石油物探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基于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数字检波器在频带、动态范围和轴向...
来源: 评论
硅基MEMS振荡器的静电反馈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子设计工程 2016年 第21期24卷 156-159页
作者: 张磊 游卫龙 杨恒 李昕欣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0
硅基MEMS振荡器的频率温度系数高达-30 ppm/℃,是石英晶体振荡器的100倍以上,因此必须进行频率温度补偿。静电反馈是一种低功耗补偿技术,但是静电力小,对于频率较高的振荡器效果不理想。设计了一种具有高Q值的I2BAR结构的高频振荡器,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维碰撞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实用化
两维碰撞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实用化
收藏 引用
第11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
作者: 周伟 刘民 姜伟 李昕欣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基于MEMS加工和模块化封装来制作用于碰撞冲击测量的加速度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新型三梁-质量块敏感结构,在提高灵敏度的同时拓宽了频带范围。通过压阻效应形成惠斯通电桥,在500g的量程下,灵敏度达到0.3mV/g/5V,固有频率15kHz。传感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痕量危险化学品荧光传感材料与器件
痕量危险化学品荧光传感材料与器件
收藏 引用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作者: 贺庆国 付艳艳 高宜逊 陈蕾 朱德峰 曹慧敏 程建功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近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国家安全和环境问题的需要,危险化学品的痕量探测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焦点。荧光传感技术尤其是荧光共轭聚合物由于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快等受到广泛关注。通过特殊的化学反应、能级调节和形貌控制等合成了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新颖的基于离子束刻蚀的纳米沟道制备技术
一种新颖的基于离子束刻蚀的纳米沟道制备技术
收藏 引用
第八届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术年会
作者: 史明甫 焦继伟 包晓清 冯飞 杨恒 李铁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器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器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颖的基于MEMS工艺中离子束刻蚀的纳米沟道制备技术,通过研究离子束刻蚀微米级线条时,离子束刻蚀角度与刻蚀的轮廓形状之间的关系,在2μm线条内刻蚀出纳米沟道所需要的掩模图形,并结合KOH的各向异性腐蚀,成功获得了纳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图案技术及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年 第30期22卷 4900-4905页
作者: 邱昌俊 浑婷婷 赵莹彤 赵峰 何静雯 孙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191 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10240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200050
背景:随着微图案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其在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相关研究中也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为体外构建人工组织提供了新的动力。目的:总结并讨论微图案技术的分类、特点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方法:检索2001至2017...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SOI材料的直波导可调谐光衰减器
收藏 引用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04年 第3期10卷 355-358页
作者: 韩晓峰 吴亚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基于SOI材料的直波导可调谐光衰减器,其调制区采用了独特的双脊型PIN结构,增强了注入电流场与光场的重叠,提高电注入效率。该VOA可实现20dB的光功率衰减量,所需要的最大功率为650mW,器件的片内插入损耗约为3.6dB。
来源: 评论
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应用
收藏 引用
化学传感 2010年 第4期30卷 9-13页
作者: 陈志华 葛玉卿 金庆辉 柳建设 赵建龙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201620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石墨烯作为一种二维结构的新型材料,其优异性能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文分析了石墨烯和功能化石墨烯的优异性质,总结了石墨烯作为新型传感材料的应用优势,并介绍了石墨烯对于酶电极的电子传导促进和检测优化以及石墨烯与其它有机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