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18 篇 期刊文献
  • 4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6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34 篇 工学
    • 123 篇 机械工程
    • 90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8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7 篇 光学工程
    • 3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5 篇 电气工程
    • 8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8 篇 农业工程
    • 7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7 篇 生物工程
    • 6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4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71 篇 理学
    • 32 篇 化学
    • 31 篇 物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8 篇 农学
    • 4 篇 作物学
    • 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7 篇 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24 篇 微机电系统
  • 17 篇 mems
  • 16 篇 微机械陀螺
  • 14 篇 微电子机械系统
  • 11 篇 微流控芯片
  • 9 篇 传感器
  • 8 篇 各向异性腐蚀
  • 8 篇 压阻
  • 8 篇 ingaas
  • 7 篇 加速度计
  • 7 篇 红外探测器
  • 7 篇 光波导
  • 7 篇 加速度传感器
  • 7 篇 mems技术
  • 7 篇 微机电系统(mems)
  • 6 篇 热-机械灵敏度
  • 6 篇 微悬臂梁
  • 6 篇 静电驱动
  • 6 篇 光读出热成像
  • 5 篇 微镜

机构

  • 14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120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63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6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19 篇 浙江大学
  • 15 篇 上海大学
  • 12 篇 宁波大学
  • 9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8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7 篇 同济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7 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6 篇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
  • 6 篇 福州大学
  • 6 篇 上海科技大学
  • 6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5 篇 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105 篇 王跃林
  • 64 篇 李昕欣
  • 51 篇 金庆辉
  • 44 篇 赵建龙
  • 39 篇 车录锋
  • 38 篇 熊斌
  • 35 篇 wang yue-lin
  • 31 篇 吴亚明
  • 31 篇 焦继伟
  • 30 篇 li xin-xin
  • 26 篇 李铁
  • 24 篇 zhao jian-long
  • 23 篇 jin qing-hui
  • 23 篇 冯飞
  • 20 篇 杨恒
  • 19 篇 wang yuelin
  • 18 篇 li xinxin
  • 17 篇 yang heng
  • 16 篇 li tie
  • 16 篇 che lu-feng

语言

  • 36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361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排序:
高阶谐振模态的超高质量分辨硅微悬臂梁压阻传感
收藏 引用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2006年 第8期27卷 1496-1502页
作者: 刘剑 李昕欣 金大重 刘民 王跃林 左国民 余海涛 包菡涵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开发了一种在空气中具有几十飞克质量分辨率的谐振式微机械悬臂梁生化质量检测传感器.在悬臂梁上面实现了使用惠斯通压阻电桥检测和洛伦兹力线圈驱动集成结构.与通常的一阶模态谐振传感器不同,为了显著提高传感器特异性反应吸附质量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非接触电导检测的PCR液滴检测芯片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分析测试学报 2020年 第5期39卷 561-568页
作者: 廖承悦 彭伙 高则航 齐同 周洪波 赵建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上海科技大学 上海201210
数字PCR是继实时定量PCR之后新兴发展起来的一种绝对定量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疾病早期检测诊断和微生物检测分析等领域。然而,在数字PCR的微反应器检测环节,常规的光学检测方法需要复杂的光学设备,应用环境有限,成本高。因此研究了一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柔性MEMS皮肤技术温度传感器阵列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 2005年 第6期13卷 674-680页
作者: 肖素艳 车录锋 李昕欣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采用MEMS皮肤技术,在聚酰亚胺柔性衬底上成功研制出8×8阵列铂薄膜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实验采用热氧化硅片为机械载体,以便于旋涂液态聚酰亚胺柔性衬底上器件的加工。最后用湿法腐蚀方法将柔性器件从载体上释放下来。试验表明聚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航天先进红外探测器组件技术及应用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2年 第12期41卷 3129-3140页
作者: 龚海梅 邵秀梅 李向阳 李言谨 张永刚 张燕 刘大福 王小坤 李雪 方家熊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83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成像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83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随着航天遥感应用对探测目标的波段特性、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以及可靠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作为航天遥感仪器核心部件的光电探测器,需要向扩展波长范围、提高光电性能、改善光谱形状、减小光敏元尺寸、增加器件规模、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卫星激光通信MEMS快速反射镜可靠性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年 第9期52卷 222-234页
作者: 朱伟鸿 汪洋 王栎皓 刘艺晨 武震宇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 上海200444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 上海2018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快速反射镜(Fast Steering Mirror,FSM)具有响应快、精度高、分辨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卫星激光通信、超分辨率成像、高精度激光瞄准等领域,是捕获、跟踪和瞄准(Acquisition Tracking and Pointing,ATP)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传统快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石油勘探用MEMS加速度传感器噪声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7年 第1期26卷 41-44页
作者: 王俊杰 车录锋 吴浩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针对石油勘探的应用需求,分析了MEMS加速度传感器及其检测电路的噪声源,并对不同电路结构的噪声进行了比较。根据分析结果,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了改进,振动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分辨力由原来的大于0.01m/s2提高到0.001m/s2,进一步提高了ME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机械Golay腔型红外探测器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7年 第3期26卷 20-23页
作者: 高翔 徐静 赵本刚 万助军 吴亚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过分析微机械Golay腔型红外探测器设计中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温致压变系数、红外吸收层、阻尼噪声,提出了一种采用硅和玻璃阳极键合技术实现的新型Golay腔型红外探测器。计算其灵敏度为2 700 pF/W、噪声等效功率为8.4×10-8W/Hz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梳齿的不平行对电容式微机械传感器阶跃信号响应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传感技术学报 2005年 第3期18卷 525-530页
作者: 董林玺 孙玲玲 车录锋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CAD研究所 杭州310018
分析了梳齿电容式传感器在三种电容驱动方式下,梳齿电容极板的不平行对传感器受到阶跃加速度信号作用时可靠工作条件的影响。得到了梳齿倾斜效应对传感器阶跃加速度响应影响的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梳齿电容在同样的电压驱动下,若电容极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111)硅单片集成三轴加速度计的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微纳电子技术 2015年 第6期52卷 390-395页
作者: 赵忆 王家畴 陈方 李昕欣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介绍了一种新型单片集成电容式三轴微加速度计的加工方法,该方法采用非绝缘体上硅(SOI)的单硅片单面加工技术,易于与IC工艺兼容,而且成本低廉,成品率高,适用于批量生产,可替代传统的SOI工艺。该方法主要利用硅深度反应离子刻蚀(DRIE)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机械面型微加热器的热学分析
收藏 引用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05年 第4期11卷 466-470,475页
作者: 吴雷 李铁 王立春 王翊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针对微机械面型微加热器,采用解析方法对加热器在真空和大气下的温度分布,以及均热器对加热器温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真空下环形加热电阻可以达到较好的大面积均温效果,而大气下的加热电阻应尽可能小同时尽可能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