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18 篇 期刊文献
  • 4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6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34 篇 工学
    • 123 篇 机械工程
    • 90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8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7 篇 光学工程
    • 3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5 篇 电气工程
    • 8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8 篇 农业工程
    • 7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7 篇 生物工程
    • 6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4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71 篇 理学
    • 32 篇 化学
    • 31 篇 物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8 篇 农学
    • 4 篇 作物学
    • 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7 篇 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24 篇 微机电系统
  • 17 篇 mems
  • 16 篇 微机械陀螺
  • 14 篇 微电子机械系统
  • 11 篇 微流控芯片
  • 9 篇 传感器
  • 8 篇 各向异性腐蚀
  • 8 篇 压阻
  • 8 篇 ingaas
  • 7 篇 加速度计
  • 7 篇 红外探测器
  • 7 篇 光波导
  • 7 篇 加速度传感器
  • 7 篇 mems技术
  • 7 篇 微机电系统(mems)
  • 6 篇 热-机械灵敏度
  • 6 篇 微悬臂梁
  • 6 篇 静电驱动
  • 6 篇 光读出热成像
  • 5 篇 微镜

机构

  • 14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120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63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6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19 篇 浙江大学
  • 15 篇 上海大学
  • 12 篇 宁波大学
  • 9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8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7 篇 同济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7 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6 篇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
  • 6 篇 福州大学
  • 6 篇 上海科技大学
  • 6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5 篇 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105 篇 王跃林
  • 64 篇 李昕欣
  • 51 篇 金庆辉
  • 44 篇 赵建龙
  • 39 篇 车录锋
  • 38 篇 熊斌
  • 35 篇 wang yue-lin
  • 31 篇 吴亚明
  • 31 篇 焦继伟
  • 30 篇 li xin-xin
  • 26 篇 李铁
  • 24 篇 zhao jian-long
  • 23 篇 jin qing-hui
  • 23 篇 冯飞
  • 20 篇 杨恒
  • 19 篇 wang yuelin
  • 18 篇 li xinxin
  • 17 篇 yang heng
  • 16 篇 li tie
  • 16 篇 che lu-feng

语言

  • 36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361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级联长周期光栅光谱特性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05年 第8期25卷 1019-1024页
作者: 崔丽萍 吴亚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利用传输矩阵法分析了级联长周期光栅的光谱特性,讨论了级联处光纤的长度、位置以及包层模损耗系数对级联长周期光栅光谱的影响,并对级联长周期光栅和相移长周期光栅的光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光谱在级联光纤长度较小或级联位置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概率判决的强纠错卫星数据存储编码
收藏 引用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07年 第6期27卷 1210-1215页
作者: 陈光重 徐会勤 李东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单粒子翻转可能造成星载电子系统的损伤,甚至使之失效。本文针对解决皮卫星数据存储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纠错编码:交叉正反码,并将之与常用的三倍冗余判决(TMR)技术进行了比较研究
来源: 评论
基于法布里珀罗微腔阵列的光读出红外热成像器件设计与制作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04年 第10期24卷 1375-1380页
作者: 冯飞 焦继伟 熊斌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硅基法布里珀罗微腔阵列的光读出红外热成像器件 ,该器件利用光学读出技术将红外图像直接转化为可见光图像 ,其焦平面阵列 (FPA)是一个基于微机电系统 (MEMS)制作的法布里珀罗微腔阵列。阐明了器件的工作原理 ;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栅型结构微机械陀螺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 2003年 第3期14卷 184-186页
作者: 熊斌 车录锋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介绍了一种新型结构微机械陀螺的设计及制作。新型陀螺的驱动振动和敏感检测振动的阻尼均为滑膜阻尼 ,且几乎相同 ,惯性质量块为栅型结构 ,由弹性悬臂梁支撑 ;驱动固定电极和敏感检测固定电极位于惯性质量块下方。分析了新型陀螺的工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极板不平行对力反馈微加速度传感器可靠工作范围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机械强度 2007年 第5期29卷 745-748页
作者: 吴浩 车录锋 王俊杰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根据梳齿式电容加速度传感器极板不平行对传感器静电力和阻尼力的影响,建立有阻尼力反馈微加速度传感器的等效电学模型。通过电学模拟,分析不同阻尼情况下由工艺原因引起的电容极板不平行对传感器可靠工作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传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微型化制造的双腔结构芯片原子钟^(87)Rb蒸汽腔(英文)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4年 第5期43卷 1463-1468页
作者: 李绍良 徐静 张志强 吴亚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碱金属蒸汽腔是芯片原子钟(CSACs)中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微型化制造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同时也非常具有挑战性。采用MEMS技术批量化制作了具有双腔结构的芯片原子钟87Rb蒸汽腔阵列。在阳极键合过程中,通过原位化学反应产生纯净的87Rb...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质量大面积石墨烯的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2012年 第3期61卷 510-516页
作者: 王文荣。 周玉修 李铁 王跃林 谢晓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石墨烯因其奇特的能带结构和优异的物理性能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单层石墨烯的质量与尺寸制约了其实际应用的发展.本文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基于铜箔衬底,利用甲烷作为碳源制备了高质量大面积的单层与多层石墨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机械陀螺传感器模型与接口电路的混合模拟
收藏 引用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03年 第4期23卷 496-499页
作者: 车录锋 熊斌 黄小振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根据微机械陀螺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组合微机械陀螺振动特性和电学特性的传感器等效电路模型 ,并通过电路模拟工具 PSPICE对模型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与接口电路的混合模拟 ,可以分析陀螺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
来源: 评论
一种新结构硅微机械压阻加速度计
收藏 引用
传感技术学报 2005年 第3期18卷 500-503页
作者: 陈雪萌 李昕欣 宋朝晖 王跃林 黄晖 黄树森 张鲲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设计、制造并测试了一种新结构硅微机械压阻加速度计。器件结构是悬臂梁-质量块结构的一种变形。比较硬的主悬臂梁提供了一定的机械强度,并且提供了高谐振频率。微梁很细,检测时微梁沿轴向直拉直压。力敏电阻就扩散在微梁上,质量块很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振子框架式微机械陀螺的优化设计及电学模拟
收藏 引用
航空学报 2002年 第3期23卷 211-214页
作者: 车录锋 熊斌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根据驱动模态频率和检测模态的频率相互匹配 ,用有限元法优化了振子框架式微机械陀螺的结构尺寸 ;根据建立的陀螺振动的等效电路模型 ,对检测振动的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 ,该模型为传感器与接口电路的整体模拟打下了基础。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