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8 篇 期刊文献
  • 4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4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22 篇 工学
    • 70 篇 机械工程
    • 69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6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6 篇 光学工程
    • 2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8 篇 农业工程
    • 8 篇 生物工程
    • 6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5 篇 电气工程
    • 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52 篇 理学
    • 26 篇 化学
    • 20 篇 物理学
    • 6 篇 生物学
    • 4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生态学
  • 8 篇 农学
    • 4 篇 作物学
    • 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 篇 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管理学

主题

  • 12 篇 mems
  • 10 篇 微流控芯片
  • 8 篇 微电子机械系统
  • 8 篇 传感器
  • 8 篇 ingaas
  • 6 篇 静电驱动
  • 6 篇 各向异性腐蚀
  • 6 篇 红外探测器
  • 5 篇 石墨烯
  • 5 篇 微机电系统
  • 5 篇 微机电系统(mems)
  • 4 篇 灵敏度
  • 4 篇 加速度计
  • 4 篇 液滴
  • 4 篇 在线监测
  • 4 篇 纸基微流控芯片
  • 4 篇 体硅工艺
  • 4 篇 光波导
  • 4 篇 微纳传感器
  • 4 篇 电阻加热器

机构

  • 120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5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9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49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12 篇 宁波大学
  • 11 篇 上海大学
  • 9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7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7 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6 篇 传感技术国家重点...
  • 6 篇 福州大学
  • 6 篇 上海科技大学
  • 6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5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4 篇 中国科学院
  • 4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4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作者

  • 53 篇 王跃林
  • 49 篇 金庆辉
  • 43 篇 赵建龙
  • 28 篇 李昕欣
  • 26 篇 李铁
  • 23 篇 zhao jian-long
  • 22 篇 吴亚明
  • 21 篇 jin qing-hui
  • 16 篇 wang yue-lin
  • 14 篇 li tie
  • 14 篇 徐静
  • 14 篇 焦继伟
  • 14 篇 杨恒
  • 13 篇 熊斌
  • 13 篇 郭慧
  • 13 篇 jin qinghui
  • 12 篇 张永刚
  • 12 篇 钟少龙
  • 11 篇 xu jing
  • 11 篇 li xin-xin

语言

  • 24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240 条 记 录,以下是191-200 订阅
排序:
一种新型腔体式共面波导型微机械射频开关
收藏 引用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04年 第3期10卷 350-354页
作者: 黄蓉 焦继伟 王跃林 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腔体式共面波导型微机械射频开关的结构,可动的金属/电介质的复合膜结构的共面波导既可作射频开关,同时也构成微波信号的传输路径。在普通电阻率(4-8Ω·cm)的硅片上,采用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制作出体积大小为:100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痕量危险化学品荧光传感材料与器件
痕量危险化学品荧光传感材料与器件
收藏 引用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作者: 贺庆国 付艳艳 高宜逊 陈蕾 朱德峰 曹慧敏 程建功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近年来,由于众周知的国家安全和环境问题的需要,危险化学品的痕量探测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焦点。荧光传感技术尤其是荧光共轭聚合物由于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快等受到广泛关注。通过特殊的化学反应、能级调节和形貌控制等合成了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适用于便携式微流控系统的“即贴即用”型PDMS微泵
适用于便携式微流控系统的“即贴即用”型PDMS微泵
收藏 引用
2012年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国际微流控分析(西湖)学术论坛
作者: 李刚 陈强 罗娅慧 金庆辉 赵建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传感器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50
来源: 评论
基于压阻检测的双端固支硅纳米梁谐振特性研究
基于压阻检测的双端固支硅纳米梁谐振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八届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术年会
作者: 赵全斌 焦继伟 杨恒 林梓鑫 李铁 张颖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我们利用压阻检测法对双端固支硅纳米梁的谐振特性进行了研究.在(111)硅衬底上,用KOH选择性腐蚀制作出了厚度约为242 nm的双端固支硅纳米梁;对梁上表面采用Ar离子进行局部轰击,受轰击侧的原子结构遭到破坏,电导率显著下降,未受轰击侧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应用
收藏 引用
化学传感 2010年 第4期30卷 9-13页
作者: 陈志华 葛玉卿 金庆辉 柳建设 赵建龙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201620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石墨烯作为一种二维结构的新型材料,其优异性能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文分析了石墨烯和功能化石墨烯的优异性质,总结了石墨烯作为新型传感材料的应用优势,并介绍了石墨烯对于酶电极的电子传导促进和检测优化以及石墨烯与其它有机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MOS兼容的微机械热电堆红外探测器阵列研究
CMOS兼容的微机械热电堆红外探测器阵列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集成电路硅材料学术会议
作者: 徐德辉 熊斌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50
微机械热电堆红外探测器由于无需致冷,后续检测电路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设计并制造了两种2.2微机械热电堆红外探测器阵列,热电堆的热电偶材料采用N型多晶硅和铝,结构支撑膜为氧化硅-氮化硅-氧化硅的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新颖的基于离子束刻蚀的纳米沟道制备技术
一种新颖的基于离子束刻蚀的纳米沟道制备技术
收藏 引用
第八届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术年会
作者: 史明甫 焦继伟 包晓清 冯飞 杨恒 李铁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器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器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颖的基于MEMS工艺中离子束刻蚀的纳米沟道制备技术,通过研究离子束刻蚀微米级线条时,离子束刻蚀角度与刻蚀的轮廓形状之间的关系,在2μm线条内刻蚀出纳米沟道需要的掩模图形,并结合KOH的各向异性腐蚀,成功获得了纳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离心式气相扩散型蛋白质结晶芯片
离心式气相扩散型蛋白质结晶芯片
收藏 引用
第九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2014国际微流控芯片与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
作者: 王丽 李刚 赵建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器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目前蛋白质结晶是限制结构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瓶颈。近年来,为了降低样品消耗、提高结晶筛选的通量和效率,人们将微流控技术引入了蛋白质结晶领域[1],但是从结晶筛选模式来说,现有的微流控蛋白质结晶芯片大多是围绕液-液扩散结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ZnO纳米线阵列波导对表层聚合物荧光增强的影响
ZnO纳米线阵列波导对表层聚合物荧光增强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作者: 朱德峰 贺庆国 付艳艳 华康毅 曹慧敏 程建功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正>微纳结构因大比表面积和光调制等特性被大量用作发光材料光波导[1]。亚波长纳米线作光波导时,其倏逝波传输特性可被用来提高表面荧光聚合物包层的激发能量场密度,继而增强荧光发射[2-3]。本工作研究
来源: 评论
塑性形变对单晶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
塑性形变对单晶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半导体集成电路、硅材料学术会议
作者: 蒋万里 姚邵康 徐德辉 熊斌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5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在MEMS器件高温工艺过程中,单晶硅微结构在载荷的作用下会产生塑性变形.本文以MEMS器件中常见的单晶硅圆膜微结构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发生塑性变形的临界条件以及发生塑性变形后对微结构应力分布的影响.基于Von Mises屈服准则,微结构发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