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9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8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9 篇 工学
    • 67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5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8 篇 软件工程
    • 1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5 篇 机械工程
    • 4 篇 矿业工程
    • 4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3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2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31 篇 管理学
    • 3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7 篇 理学
    • 13 篇 系统科学
    • 4 篇 数学
  • 8 篇 艺术学
    • 8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4 篇 军事学
    • 3 篇 军队指挥学
    • 1 篇 战术学
    • 1 篇 军事装备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主题

  • 13 篇 无线传感器网络
  • 9 篇 无线传感网
  • 8 篇 正交频分复用
  • 6 篇 图像处理
  • 5 篇 协作通信
  • 5 篇 分簇
  • 4 篇 网络编码
  • 4 篇 特征提取
  • 4 篇 路由协议
  • 4 篇 物联网
  • 3 篇 信道编码
  • 3 篇 注意力机制
  • 3 篇 低功耗
  • 3 篇 无线传感器网络(w...
  • 3 篇 压缩感知
  • 3 篇 传感网
  • 3 篇 无线通信
  • 3 篇 能量效率
  • 3 篇 d2d通信
  • 3 篇 bp神经网络

机构

  • 102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45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4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8 篇 中国科学院无线传...
  • 33 篇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
  • 20 篇 上海大学
  • 14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14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12 篇 上海物联网有限公...
  • 11 篇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
  • 9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8 篇 安徽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
  • 6 篇 上海科技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5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4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3 篇 中国科学院
  • 3 篇 重庆理工大学
  • 3 篇 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35 篇 王营冠
  • 23 篇 刘海涛
  • 16 篇 房卫东
  • 14 篇 何为
  • 14 篇 李凤荣
  • 14 篇 liu hai-tao
  • 14 篇 熊勇
  • 13 篇 wang ying-guan
  • 13 篇 he wei
  • 13 篇 xiong yong
  • 11 篇 wang yingguan
  • 10 篇 赵鲁阳
  • 10 篇 李宝清
  • 9 篇 卜智勇
  • 9 篇 fang weidong
  • 9 篇 li bao-qing
  • 8 篇 周斌
  • 8 篇 bu zhiyong
  • 8 篇 单联海
  • 8 篇 黄河清

语言

  • 18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183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基于点割集的无线带状传感网分布式寿命预测算法
收藏 引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0年 第11期32卷 2599-2605页
作者: 吴明娟 张宝贤 黄河清 王海林 刘海涛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泛在与传感网研究中心 北京100049
无线带状传感网是一种典型传感网应用模式,现有的络生存时间模型大多面向特定的布设模型和工作模式,不能直接应用于带状传感网寿命预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点割集的带状分布式寿命预测算法。该算法仅利用邻居节点的位置和剩余生存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密集异构络中过载MEC服务器的协作卸载
收藏 引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0年 第2期47卷 126-134页
作者: 王忍 王翊 胡艳军 蒋芳 许耀华 安徽大学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601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由于移动边缘计算可通过借助边缘计算服务器实现计算任务卸载,不再受限于移动终端的计算能力,所以当边缘服务器过载时,往往会选择排队、推迟或拒绝移动终端的业务请求。但现有研究大都没有考虑此时服务器如何缓解负载压力,由于服务中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无线传感络路径覆盖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0年 第10期32卷 2429-2433页
作者: 李磊 张宝贤 黄河清 刘海涛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泛在与传感网研究中心 北京100049
目标跟踪是无线传感络的重要应用之一。在目标跟踪过程中,用户通常更关心目标移动路径的覆盖情况,而不是整个络部署区域的覆盖情况。学术界对路径1覆盖的问题做了详细的研究,但是并没有给出路径k(k>1)覆盖的分析。针对这一问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络的手语样本骨架缺失关节点修复
收藏 引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23年 第3期35卷 423-433页
作者: 彭冲 张金艺 楼亮亮 上海大学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特种光纤与先进通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上海200444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计算机视觉技术由于受到遮挡、视角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对手语样本骨架关节点的检测通常存在缺失,导致手语识别准确率降低.为此,提出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络(CGAN)的手语样本骨架缺失关节点修复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手语样本残缺骨架中关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保障时延能量高效的无线传感络路由协议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2年 第6期46卷 48-52,91页
作者: 梁庆伟 姚道远 巩思亮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无线传感网络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 江苏无锡214135
针对无线传感络的低能耗要求以及不同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保障时延、能量高效的路由协议(DGEER).节点沿着最短路径发送时延敏感数据到目的节点,从而使其时延尽可能小;非时延敏感数据根据邻居节点的剩余能量、数据队列占空比和梯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Viterbi-双向搜索的咬尾码最大似然译码算法
收藏 引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3年 第5期35卷 1017-1022页
作者: 王晓涛 钱骅 康凯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上海 200050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上海 200335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335
传统咬尾码最大似然(ML)译码算法在译码时存在两个问题:复杂度高和消耗存储空间大.针对这两个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Viterbi算法和双向搜索算法的最大似然译码算法.新算法利用Viterbi算法得到的幸存路径度量值与最大似然咬尾路径度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陷阱检测的咬尾卷积码译码算法
收藏 引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1年 第10期33卷 2300-2305页
作者: 王晓涛 钱骅 徐景 杨旸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上海200335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335
该文分析了循环维特比算法(CVA)中存在的循环陷阱问题,并证明了传统基于CVA的咬尾卷积码译码算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的咬尾卷积码译码算法。该算法通过检测两次不同迭代中获得的两条最大似然路径是否相同来判断是否有循环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阈值前景提取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1年 第12期28卷 4726-4729页
作者: 胡珂立 赵鲁阳 林振华 王营冠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为了尽可能完整地提取前景,针对视频处理中提取的前景区域出现断层导致单个目标出现分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阈值前景提取方法。该方法是在非模型法产生背景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背景差法获取差分图像,利用环境噪声的相对稳定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密集络中基于判别函数的聚类算法
收藏 引用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22年 第2期45卷 104-109页
作者: 康玲 王翊 胡艳军 蒋芳 李莉萍 安徽大学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合肥230601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超密集络可以通过虚拟小区间的协作来提升用户体验,但由于小区的重叠覆盖使得用户间存在较复杂的干扰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判别函数的聚类算法来缓解强干扰带来吞吐量下降的问题。首先,利用用户间干扰信道的余弦相似度定义用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含时间参量的传感络修正感知模型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 2010年 第22期36卷 7-9页
作者: 邓瀚林 黄河清 吴明娟 刘海涛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目标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对传感器感知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但现有研究仅考虑以距离作为参量建立量化传感器感知能力的模型,而忽略了时间因素的影响。为此,引入时间参量建立修正的传感器感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的感知模型相比,该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