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6 篇 期刊文献
  • 19 篇 会议
  • 2 篇 专利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11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6 篇 工学
    • 5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8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7 篇 电气工程
    • 6 篇 机械工程
    • 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4 篇 光学工程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4 篇 理学
    • 9 篇 物理学
    • 3 篇 化学
    • 1 篇 生物学
  • 4 篇 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23 篇 相变存储器
  • 7 篇 电化学性能
  • 6 篇 化学机械抛光
  • 5 篇 正极材料
  • 4 篇 储氢合金
  • 4 篇 容量保持率
  • 4 篇 柠檬酸
  • 3 篇 y2o3
  • 3 篇 lani5相
  • 3 篇 疲劳特性
  • 3 篇 lini1/3co1/3mn1/...
  • 3 篇 la2ni7相
  • 3 篇 xrd
  • 2 篇 非挥发性存储器
  • 2 篇 导电机制
  • 2 篇 ti-v基合金
  • 2 篇 测试系统
  • 2 篇 微结构
  • 2 篇 si2sb2te5
  • 2 篇 电荷泵

机构

  • 44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22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1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10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7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5 篇 上海新安纳电子科...
  • 5 篇 纳米技术及应用国...
  • 4 篇 同济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4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3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3 篇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
  • 3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上海市纳米科技与...
  • 3 篇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
  • 2 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作者

  • 51 篇 宋志棠
  • 28 篇 song zhitang
  • 17 篇 封松林
  • 16 篇 song zhi-tang
  • 15 篇 刘波
  • 15 篇 陈后鹏
  • 13 篇 liu bo
  • 11 篇 chen houpeng
  • 11 篇 夏保佳
  • 10 篇 feng songlin
  • 10 篇 蔡道林
  • 9 篇 王倩
  • 8 篇 刘卫丽
  • 8 篇 何丹农
  • 8 篇 cai daolin
  • 7 篇 wang qian
  • 7 篇 陈一峰
  • 7 篇 陈小刚
  • 6 篇 吴良才
  • 6 篇 张熙贵

语言

  • 11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纳米技术研究室"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高容量的Ti-V基BCC相储氢合金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4年 第2期25卷 351-353页
作者: 余学斌 吴铸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室上海200050
The hydrogen storage performance of single BCC phase Ti-V-based alloys was investigated. A hydrogen absorption capacity of 4.2% was achieved at 293 K at a modest pressure(3 MPa) for Ti-40V-10Cr-10Mn alloy. The effect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l元素对储氢合金RE0.8Mg0.2(Ni0.85-xCo0.15Alx)3.5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9年 第3期38卷 451-455页
作者: 程利芳 王润博 蒲朝辉 汪保国 李志林 娄豫皖 何丹农 杨传铮 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200241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上海200050
用感应熔炼法制备了La0.5Pr0.2Nd0.1Mg0.2(Ni0.85-xCo0.15Alx)3.5(x=0.01-0.04)合金,并在氩气气氛下,用900℃退火处理。XRD分析表明,合金有两个主相:La2Ni,相和LaNi5相,晶轴比c/a随着Al含量的增大而增大。电化学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镍氢电池的循环性能与活性物质微结构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 2008年 第10期66卷 1173-1180页
作者: 娄豫皖 杨传铮 何丹农 夏保佳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上海200050 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200241
与循环试验大致同步,用静态(初态和终态)或准动态(增加若干个中间态)的模式对MH/H电池循环性能、电极(包括负极和正极)材料的微结构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研究,发现循环性能衰减与正极材料β-Ni(OH)2的点阵参数、平均晶粒尺度、微应变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f_t为176GHz、大电流多指结构的InGaAs/InP异质结双极晶体管(英文)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9年 第2期28卷 81-84页
作者: 金智 程伟 刘新宇 徐安怀 齐鸣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微波器件与集成电路研究室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上海200050
针对毫米波电路对大电流、高截止频率器件的要求,利用平坦化技术,设计并制作成功了结构紧凑的四指合成InGaAs/InP异质结双极晶体管.实验结果表明发射极的宽度可减小到1μ***电流可达到110mA,电流增益截止频率达到176GHz.这种器件有望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相变随机存储器材料与结构设计最新进展
收藏 引用
半导体技术 2008年 第9期33卷 737-742页
作者: 刘波 宋志棠 封松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纳米技术研究室 上海200050
介绍了相变随机存储器(PCRAM)的研究现状,包括新型相变材料、热阻层材料和器件结构等。分析了GeSb和SiSb等相变材料具有组分简单、数据保持力好、优良的存储性能等特点,介绍了PCRAM这一新型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国内外有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连续性RESET/SET对相变存储器疲劳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年 第9期55卷 1134-1141页
作者: 吴磊 蔡道林 陈一峰 刘源广 闫帅 李阳 余力 谢礼 宋志棠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技术实验室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为探究连续性RESET操作和连续性SET操作对相变存储器疲劳特性的影响,基于4 Mbit相变存储器芯片进行了不同RESET-SET次数比的疲劳特性研究,给出了连续RESET和连续SET操作后相变单元阻值分布的变化情况.将RESET-only与SET-only模式下的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柠檬酸协助的Y2O3包覆LiNi1/3Co1/3Mn1/3O2材料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 第S1期 182-183页
作者: 刘浩涵 张建 张熙贵 谢晓华 李佳 夏保佳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纳米技术研究室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硝酸钇和柠檬酸为原料对LiNi1/3Co1/3Mn1/3O2进行包覆.温下,在2.8~4.3 V和1 C充放电条件下,以柠檬酸协助的Y2O3包覆LiNi1/3Co1/3Mn1/3O2材料作为正极,锂片作为负极,制成的电池50次循环容量没有衰减,而未加柠檬酸的Y...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相变存储器单元阵列的自动化演示系统
收藏 引用
微计算机信息 2007年 第20期23卷 4-5,37页
作者: 梁爽 宋志棠 刘波 封松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纳米技术研究室
计算机通过GPIB卡和串口分别控制脉冲信号发生器和单片机实现对C-RAM(Chalcogenide-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阵列芯片的数据存储、数据读取和简单的数据运算的直观演示。本文重点介绍了其硬件构成、软件实现。
来源: 评论
针型神经微电极制作技术进展及其在脑机接口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7年 第6期20卷 464-468页
作者: 姚源 李刚 金庆辉 赵建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纳米技术研究室
近年来,植入式神经微电极已成为神经科学和微电子学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对植入式神经微电极中最常用的针型微电极制作技术的发展、研究现状以及在脑机接口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地综述,并讨论了各种制作方法的特点和局限,展望了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在肿瘤分子诊断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16年 第4期61卷 442-452页
作者: 鲁娜 高安然 戴鹏飞 宋世平 樊春海 王跃林 李铁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物理生物学研究室与上海光源生物成像中心上海201800
肿瘤的早期诊断是目前临床医学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分子诊断不仅能对肿瘤早期做出确切的诊断,而且能对肿瘤分期、分型、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做出判断.硅纳米线作为新型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具有超高灵敏度、专一选择性、无标记检测、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