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16 篇 期刊文献
  • 17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9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81 篇 管理学
    • 398 篇 公共管理
    • 223 篇 工商管理
    • 12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9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755 篇 经济学
    • 530 篇 应用经济学
    • 280 篇 理论经济学
  • 586 篇 工学
    • 271 篇 城乡规划学
    • 104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0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67 篇 建筑学
    • 55 篇 农业工程
    • 27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2 篇 土木工程
    • 20 篇 水利工程
    • 19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03 篇 理学
    • 181 篇 地理学
    • 53 篇 生态学
    • 40 篇 数学
    • 17 篇 大气科学
    • 8 篇 地球物理学
  • 120 篇 农学
    • 10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00 篇 历史学
    • 99 篇 中国史
    • 8 篇 考古学
  • 82 篇 法学
    • 50 篇 社会学
    • 26 篇 政治学
  • 23 篇 教育学
    • 9 篇 教育学
    • 9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1 篇 医学
    • 9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0 篇 文学
    • 10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艺术学

主题

  • 226 篇 中国
  • 74 篇 影响因素
  • 68 篇 乡村振兴
  • 62 篇 空间格局
  • 60 篇 北京
  • 55 篇 城镇化
  • 43 篇 可持续发展
  • 39 篇 空间结构
  • 35 篇 城市群
  • 31 篇 乡村地域系统
  • 31 篇 时空格局
  • 28 篇 主体功能区
  • 27 篇 北京市
  • 27 篇 青藏高原
  • 27 篇 新型城镇化
  • 26 篇 京津冀
  • 26 篇 可达性
  • 26 篇 研究进展
  • 25 篇 高质量发展
  • 23 篇 城市网络

机构

  • 1,034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978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743 篇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
  • 230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78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5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68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5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48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5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40 篇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
  • 40 篇 北京大学
  • 37 篇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
  • 35 篇 北京联合大学
  • 33 篇 河南大学
  • 33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2 篇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
  • 32 篇 中山大学
  • 31 篇 宁波大学
  • 22 篇 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154 篇 刘卫东
  • 130 篇 张文忠
  • 128 篇 王姣娥
  • 123 篇 樊杰
  • 107 篇 金凤君
  • 73 篇 刘彦随
  • 68 篇 王开泳
  • 64 篇 刘毅
  • 63 篇 杨宇
  • 62 篇 陈明星
  • 61 篇 马丽
  • 59 篇 周侃
  • 57 篇 王成金
  • 57 篇 李裕瑞
  • 56 篇 余建辉
  • 55 篇 高晓路
  • 53 篇 宋周莺
  • 53 篇 孙威
  • 49 篇 龙花楼
  • 49 篇 戚伟

语言

  • 1,791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区域与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1793 条 记 录,以下是1651-1660 订阅
排序:
基于最小费用距离模型的生态可占用性分析——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例
收藏 引用
自然资源学报 2011年 第2期26卷 227-236页
作者: 李平星 陈东 樊杰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生态可占用性是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生态系统或者生态空间可以被开发利用的程度,是生态系统本身的属性。论文提出生态可占用性的概念和研究目的,并利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分析了广西西江经济带景观单元的可占用性,提出分区方案。研究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重大科技计划中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进展 2011年 第12期30卷 1548-1554页
作者: 樊杰 刘卫东 金凤君 刘彦随 张文忠 刘慧 王成金 王岱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为跟踪世界科技的最新进展,解决中国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性和突出性重大问题,中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如科技支撑计划等。气候变化、地表过程、土地利用、自然灾害是近年来人文—经济地理学者参与最广、研究最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城市化的中国能源消费前景分析及对碳排放的相关思考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进展 2011年 第1期26卷 57-65页
作者: 樊杰 李平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中国未来的两大发展趋势。以往对中国未来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预测大都是从工业化层面出发,忽略了城市化过程导致的生活能源消费的巨大增量。推动城市化进程是提升生活质量、满足人的基本权利的重要手段;立足城市化进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科进展及展望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进展 2011年 第12期30卷 1459-1469页
作者: 樊杰 孙威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过去5年,是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以面向中国健康城市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国家重大地域规划研制和战略咨询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得到中央政府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工业经济 2011年 第6期 79-88页
作者: 刘红光 刘卫东 刘志高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定性的角度探讨产业转移的类型、动因、模式、效应等,而对产业转移的定量测算却少有研究。本文在严格界定产业转移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定量测算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方法,并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路径依赖理论研究进展评析
收藏 引用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1年 第8期33卷 1-7页
作者: 尹贻梅 刘志高 刘卫东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路径依赖已经成为理解社会经济系统演化的重要概念。目前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路径依赖理论,明晰路径依赖的基本内涵,总结其主要的理论贡献。本文首先分析了路径依赖研究兴起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环境整治与农业经营矛盾中的农户行为和行政调控——基于日本佐渡岛农户调查
收藏 引用
地理研究 2011年 第9期30卷 1725-1735页
作者: 王岱 张文忠 余建辉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推进国内区域研究的同时,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发达国家面临的促进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实际问题对完善我国区域发展理论和施政思路意义重大。本研究基于2006~2008年在日本佐渡岛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及其整治策略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1年 第6期27卷 306-312页
作者: 刘玉 刘彦随 郭丽英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100081
为制定农村土地整理规划和设计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项目提供决策依据,该文以环渤海地区327个县域为评价单元,从整理潜力、整理能力和整理迫切度3方面构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的概念模型,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并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流域开发的生态效应问题初探
收藏 引用
资源科学 2011年 第8期33卷 1422-1430页
作者: 张雷 黄园淅 程晓凌 杨波 李江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文章通过黄河、猫跳河和汉江三个流域开发的案例分析表明:随着现代流域开发程度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产生的生态负效应也不断显示出来。实际上,由于流域开发的正负生态效应两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时空差,目前流域开发所做规划和设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贵州猫跳河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比较
收藏 引用
资源科学 2011年 第8期33卷 1462-1468页
作者: 黄园淅 张雷 程晓凌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自1933年以流域综合开发治理为目标的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成立以来,美国田纳西流域开发管理模式就成为世界各地流域开发的成功榜样。作为美国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在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确取得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