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8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6 篇 理学
    • 42 篇 生态学
    • 3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生物学
  • 45 篇 农学
    • 4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畜牧学
    • 2 篇 草学
    • 1 篇 林学
  • 12 篇 工学
    • 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5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主题

  • 16 篇 陆地生态系统
  • 7 篇 碳循环
  • 6 篇 涡度相关
  • 5 篇 气候变化
  • 5 篇 中国
  • 5 篇 生态系统
  • 4 篇 碳收支
  • 3 篇 水循环
  • 3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 篇 生态化学计量学
  • 3 篇 土壤微生物
  • 3 篇 宏观生态系统科学
  • 3 篇 森林
  • 2 篇 通量
  • 2 篇 叶片养分
  • 2 篇 生态系统科学
  • 2 篇 植物
  • 2 篇 地质层固碳
  • 2 篇 绿色固碳
  • 2 篇 毒性效应

机构

  • 3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5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4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4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6 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
  • 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
  • 5 篇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
  • 5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
  • 4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3 篇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
  • 3 篇 联合国环境署国际...
  • 2 篇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
  • 2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2 篇 cern综合研究中心
  • 2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 篇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
  • 2 篇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

作者

  • 55 篇 于贵瑞
  • 27 篇 王秋凤
  • 21 篇 yu guirui
  • 20 篇 yu gui-rui
  • 12 篇 陈智
  • 11 篇 朱先进
  • 11 篇 wang qiufeng
  • 11 篇 何念鹏
  • 10 篇 chen zhi
  • 10 篇 杨萌
  • 9 篇 方华军
  • 9 篇 yang meng
  • 7 篇 wang qiu-feng
  • 7 篇 张雷明
  • 6 篇 胡中民
  • 6 篇 zhu xianjin
  • 5 篇 he nianpeng
  • 5 篇 付超
  • 5 篇 孙晓敏
  • 4 篇 韩士杰

语言

  • 7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CERN综合研究中心"
72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102个优势种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统计特征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 第3期23卷 581-586页
作者: 任书杰 于贵瑞 姜春明 方华军 孙晓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CERN综合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110016
选择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112个采样点,研究了102个优势植物叶片的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变异性.结果表明:在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优势植物叶片的有机碳含量(Cmass)、全氮含量(Nmass)和全磷含量(Pm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基本科学问题、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14年 第4期34卷 683-698,682页
作者: 于贵瑞 王秋凤 方华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 北京100101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是生态系统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科学研究长期被关注的三大物质循环,它们表征着全球、区域及典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养分循环和水循环。然而,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是相互联动、不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态化学计量学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理论体系中作用初探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14年 第4期34卷 881-890页
作者: 于贵瑞 李轩然 赵宁 何念鹏 王秋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 北京100101
生态化学计量学(Ecological stoichiometry)是利用元素比率来研究生态过程和生态作用的学科,它通过化学计量关系将从分子至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有机联系起来,已成为联系微观与宏观生态研究的有力工具。生态化学计量学的两个非常重要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9年 第3期29卷 1498-1507页
作者: 胡中民 于贵瑞 王秋凤 赵风华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反映生态系统水碳循环相互关系的重要指标,开展生态系统水平WUE的时空变异性的研究有助于预测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水碳过程的影响。目前不同研究常常基于不同的算法估算生态系统WUE,一方面不同算法因包含了不同复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概念及其生态学基础的讨论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22年 第3期33卷 577-590页
作者: 于贵瑞 张雪梅 赵东升 邓思琪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理论和实践研究已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但是有关生态学基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联系仍未明确,其中有哪些生态学理论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还没被厘清,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白山温带混交林林冠下层CO2通量对生态系统碳收支的贡献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9年 第1期29卷 1-8页
作者: 郑泽梅 张弥 温学发 孙晓敏 于贵瑞 张雷明 韩士杰 吴家兵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CERN综合研究中心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110016
作为ChinaFLUX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2年年底开始利用涡度协方差技术在长白山温带混交林林冠上层和下层进行连续通量观测,这为量化林冠下层CO2通量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的贡献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利用2003年林冠上层和林冠下层的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态系统固碳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自然资源学报 2013年 第7期28卷 1264-1274页
作者: 高扬 何念鹏 汪亚峰 CERN综合研究中心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生态系统固碳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全球系统变化过程的研究热点。论文结合生态系统固碳和碳汇概念,探讨生态系统自然固碳、人为工程固碳措施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并分析生态系统固碳特征及风险。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陆地生态系统对CO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温度和生物因子对农田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以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复种农田生态系统为例(英文)
收藏 引用
资源科学 2009年 第4期31卷 656-662页
作者: 郑泽梅 于贵瑞 温学发 张雷明 孙晓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CERN综合研究中心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生态系统呼吸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碳循环中仅次于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第二大通量组分。除温度和水分外,生物因子对生态系统呼吸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生物因子往往与温度、水分有着相似的季节变化,并且温度还对这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通量的空间格局及其区域特征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14年 第4期34卷 710-722页
作者: 陈智 于贵瑞 朱先进 王秋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陆地生态系统通过植被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_2,深入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强度的空间变异及其区域特征对于准确地预测和评估全球碳收支以及制定高效的区域性生态系统管理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本文以ChinaFLUX的长期联网观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态学代谢理论在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14年 第4期34卷 891-897页
作者: 赵宁 于贵瑞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和机制是全球变化生态研究的前沿性科学问题。生态学代谢理论在个体水平的建立以及在微观生命系统和宏观生态系统的发展,为我们研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本文回顾了生态学代谢理论的发展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