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17 篇 期刊文献
  • 14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6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82 篇 理学
    • 265 篇 化学
    • 83 篇 物理学
    • 9 篇 生物学
    • 2 篇 数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天文学
  • 338 篇 工学
    • 279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3 篇 光学工程
    • 20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3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园艺学
  • 5 篇 医学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36 篇 高次谐波
  • 22 篇 势能面
  • 18 篇 阿秒脉冲
  • 14 篇 团簇
  • 13 篇 反应动力学
  • 13 篇 飞行时间质谱
  • 13 篇 激发态
  • 11 篇 分子束
  • 11 篇 光电子能谱
  • 9 篇 交叉分子束
  • 9 篇 空间非均匀激光场
  • 9 篇 反应机理
  • 9 篇 振动激发
  • 9 篇 二氧化钛
  • 9 篇 从头算
  • 8 篇 动力学
  • 8 篇 微分截面
  • 8 篇 密度泛函理论
  • 7 篇 激光光学
  • 7 篇 激光

机构

  • 425 篇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
  • 36 篇 辽宁工业大学
  • 26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18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6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5 篇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
  • 9 篇 南华大学
  • 9 篇 辽宁师范大学
  • 8 篇 山东大学
  • 7 篇 渤海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
  • 6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6 篇 大连海事大学
  • 6 篇 南方科技大学
  • 6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5 篇 复旦大学
  • 5 篇 吉林大学
  • 5 篇 辽宁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
  • 3 篇 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94 篇 杨学明
  • 79 篇 韩克利
  • 60 篇 戴东旭
  • 44 篇 楼南泉
  • 41 篇 何国钟
  • 37 篇 沙国河
  • 35 篇 冯立强
  • 32 篇 张东辉
  • 31 篇 白吉玲
  • 28 篇 刘航
  • 27 篇 李学初
  • 25 篇 王秀岩
  • 22 篇 王利
  • 20 篇 张存浩
  • 20 篇 吴国荣
  • 18 篇 杨何平
  • 18 篇 袁开军
  • 17 篇 吕日昌
  • 16 篇 李海洋
  • 16 篇 解金春

语言

  • 452 篇 中文
  • 14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化学中心"
466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F+H2O/CHD3反应共振态的理论研究
F+H2O/CHD3反应共振态的理论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
作者: 张东辉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0年,刘国平等人首次在F+HD→HF+D反应积分截面随反应能变化的曲线上观察到一个有反应共振态所引起的明显台阶,证实了化学反应中确实存在共振态。近些年来,随着实验与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F+H2/HD中的反应共振态得到了彻底的揭示,极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不对称极化门方案增强阿秒脉冲的强度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 第3期56卷 476-480页
作者: 沈志博 刘航 李建 朱爱军 高丽 冯立强 刘辉 辽宁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锦州12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116023 辽宁工业大学理学院 锦州121001
理论提出了一种利用不对称极化门方案来增强阿秒脉冲强度的方法.结果表明,当两束圆偏振激光场采用不对称的强度时,不仅谐波干涉减小,而且谐波辐射强度明显增强,呈现了一个带宽在85 eV几乎由单一量子路径贡献产生的超长连续平台区.最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振动态对H_2^+谐波辐射频移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 第1期56卷 91-94页
作者: 刘航 李义 敬晓丹 冯立强 辽宁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锦州12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116023 辽宁工业大学理学院 锦州121001
理论研究了H_2^+在不同振动态下辐射高次谐波的特点.结果表明,在低振动态下,谐波辐射呈现红移现象.随着振动态增大,谐波红移现象逐渐减弱甚至消失.通过分析谐波辐射时频分析图以及双H核辐射谐波的特点,给出了振动态对H_2^+谐波辐射频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理论分析振动态H2+偶次谐波的辐射机制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 第4期56卷 713-716页
作者: 刘航 李义 辽宁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锦州12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116023 辽宁工业大学理学院 锦州121001
理论研究和认证了振动态H2^+偶次谐波的辐射机制.结果表明,偶次谐波是由于谐波辐射在激光上升和下降区间的不对称效应所产生的.具体来说,在低振动态下,偶次谐波主要来源于激光下降区间.随着振动态增大,来源于激光下降区间的偶次谐波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蝴蝶型纳米结构下的极化门方案输出单个阿秒脉冲
收藏 引用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9年 第1期36卷 82-86页
作者: 冯立强 刘航 辽宁工业大学理学院 锦州12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116023 辽宁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锦州121001
理论研究了在蝴蝶型纳米结构下运用多周期极化门方案驱动He原子输出高次谐波以及阿秒脉冲的特点.结果表明,由于纳米结构表面的等离子共振增强现象,谐波截止能量得到延伸.同时,由于激光场呈现空间非均匀性,长量子路径对谐波的贡献被减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啁啾激光调制分子谐波信号
收藏 引用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9年 第2期36卷 268-272页
作者: 冯立强 刘航 李义 辽宁工业大学理学院 锦州121001 辽宁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锦州12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116023
数值研究了啁啾激光驱动H_2^+辐射谐波的特点.结果表明,(1)在低强度和高强度激光驱动下,谐波光谱分别呈现红移和蓝移现象.引入正负向啁啾参数后,谐波频移和谐波辐射强度都可以得到调控.(2)谐波光谱在高强度激光驱动下呈现非奇次谐波.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分子取向对H_2^+谐波分布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 第2期56卷 290-294页
作者: 冯立强 刘航 刘辉 辽宁工业大学理学院 锦州12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116023 辽宁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锦州121001
理论研究了H_2^+分子取向对谐波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偏振方向与分子轴方向一致、谐波辐射满足激光场正向时,负向H核谐波辐射强度大于正向H核;激光场反向时,正向H核谐波辐射强度大于负向H核.随着分子取向角增大,谐波辐射强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交叉型纳米结构下气体位置对阿秒脉冲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9年 第3期36卷 459-463页
作者: 刘航 冯立强 辽宁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锦州121001 辽宁工业大学理学院 锦州12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116023
理论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在交叉型纳米结构下运用非均匀极化门方案获得孤立阿秒脉冲的方法.结果表明,当气体沿纳米结构负方向注入时,用于产生阿秒脉冲的高阶谐波只发生在纳米结构的一侧.因此,在此方案下,不仅谐波截止能量得到延伸,而且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实验发展与理论发展互利共生、相互促进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基金 2018年 第1期32卷 63-65页
作者: 杨学明 张东辉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116023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创新对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本文以化学动态学研究中新实验方法和新理论方法的紧密结合和广泛运用为例,探讨理论发展如何与实验发展互利共生、相互促进,推动化学动态学,尤其是反应共振态研究的发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凝胶电解质的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生电荷动力学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化学 2018年 第1期48卷 74-84页
作者: 张丹妮 刘洁 李望南 陈美华 汪竞阳 吴凯丰 梁桂杰 湖北文理学院低维光电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襄阳44105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116011
本文采用交流阻抗和暂态响应技术,研究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中两大核心电荷过程(导电离子迁移和TiO_2上电子输运)随参量温度、偏压和光强变化的机制,揭示了凝胶态与液态电池性能差异的根源.温度、偏压或光强作为驱动力影响导电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