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10 篇 期刊文献
  • 6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7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30 篇 理学
    • 213 篇 大气科学
    • 8 篇 生态学
    • 5 篇 地理学
    • 4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海洋科学
  • 27 篇 农学
    • 2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作物学
    • 2 篇 畜牧学
    • 2 篇 草学
  • 24 篇 工学
    • 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水利工程
    • 5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电气工程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主题

  • 32 篇 青藏高原
  • 19 篇 黄河源区
  • 15 篇 wrf模式
  • 14 篇 数值模拟
  • 14 篇 黄土高原
  • 13 篇 闪电
  • 13 篇 降水
  • 11 篇 土壤温度
  • 11 篇 土壤湿度
  • 10 篇 陆面过程
  • 9 篇 能量平衡
  • 9 篇 巴丹吉林沙漠
  • 7 篇 感热通量
  • 7 篇 气温
  • 7 篇 高原季风
  • 6 篇 地表能量通量
  • 6 篇 变化趋势
  • 6 篇 非均匀下垫面
  • 6 篇 植被覆盖度
  • 6 篇 冻融过程

机构

  • 134 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
  • 89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0 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
  • 24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24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寒旱区...
  • 1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4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3 篇 兰州大学
  • 11 篇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11 篇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
  • 10 篇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
  • 9 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
  • 8 篇 南京大学
  • 8 篇 中国科学院平凉陆...
  • 7 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
  • 7 篇 中国科学院寒旱区...
  • 7 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
  • 6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 5 篇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

作者

  • 61 篇 吕世华
  • 35 篇 文军
  • 29 篇 高晓清
  • 28 篇 奥银焕
  • 24 篇 胡泽勇
  • 23 篇 张广庶
  • 22 篇 王彦辉
  • 21 篇 李亚珺
  • 21 篇 刘蓉
  • 21 篇 张宇
  • 20 篇 李振朝
  • 19 篇 李照国
  • 19 篇 余晔
  • 18 篇 田辉
  • 18 篇 wen jun
  • 16 篇 韦志刚
  • 15 篇 武斌
  • 15 篇 汤懋苍
  • 14 篇 张彤
  • 14 篇 zhang yu

语言

  • 27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278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闪电VHF辐射源功率观测及雷暴电荷结构的初步分析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16年 第6期35卷 1662-1670页
作者: 刘妍秀 张广庶 王彦辉 李亚珺 武斌 张荣 余海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49
利用自行研制的闪电VHF辐射源功率接收系统,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闪电VHF辐射源功率三维分布进行了观测,初步分析了雷暴电荷结构,并利用自行研制的中心频率为270 MHz球载闪电模拟源,对闪电VHF辐射源功率接收系统进行了野外标定,得到了267~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光伏电站对格尔木荒漠地区太阳辐射场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太阳能学报 2015年 第9期36卷 2160-2166页
作者: 杨丽薇 高晓清 吕芳 惠小英 马丽云 侯旭宏 李海玲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北京100190 北京计科电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中心 北京100083
利用2012年10月-2013年9月格尔木大型光伏电站内外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光伏电站内外地表辐射特征。结果表明:站内向上短波辐射和净辐射日总量分别为3.54、8.30MJ/m^2;站外分别为5.02、6.34MJ/m^2。年内最大值均出现在6月份,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81-2000年中国1.6m地温场时空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16年 第3期35卷 685-692页
作者: 高娜 高晓清 杨丽薇 周亚 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1981-2000年中国157个1.6m地温观测站的20年平均地温值进行了客观分类,将全国1.6m地温场分为四类,并对各类地温场20年区域月距平值进行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结果表明:(1)中国1.6m地温场可以客观地分为四类区域,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绿洲边缘夏季晴天辐射平衡特征和地表能量研究
收藏 引用
太阳能学报 2012年 第11期33卷 1944-1950页
作者: 王超 韦志刚 李振朝 候旭宏 刘慧 魏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610225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利用2009年敦煌绿洲边缘稀疏植被下垫夏季观测资料,从中选取5d资料完整的连续晴好天气,系统分析西北干旱区下垫夏季典型晴天的地表辐射收支和能量平衡的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总辐射较大,高于同期华南湿润地区,但低于青藏高原北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光伏电站对格尔木荒漠地区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太阳能学报 2016年 第6期37卷 1439-1445页
作者: 高晓清 杨丽薇 吕芳 马丽云 惠小英 侯旭宏 李海玲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北京100190 北京计科电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中心 北京100083
利用2012年10月~2013年9月格尔木大型光伏电站内外一整年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光伏电站内外的土壤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土壤浅层(5、10 cm),光伏电站内外土壤温度日变化差异明显.5 cm层土壤温度日最大值相差9.7℃,土壤温度日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鄂陵湖湖滨地区夏季近地层微气象特征与碳通量变化分析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进展 2012年 第5期31卷 602-608页
作者: 李照国 吕世华 奥银焕 王少影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利用2010年夏季鄂陵湖湖滨地区试验观测资料,从中选取资料较好的5个连续晴天,分析了该地区高草甸夏季局地气候、辐射与能量平衡特征以及碳通量的日变化。结果表明:①夏季晴天湖滨地区近地层气象要素受到湖风的较大影响,风向昼夜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夏季不同天气条件下沙漠辐射和能量平衡的对比分析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进展 2012年 第11期31卷 1443-1451页
作者: 李建刚 奥银焕 李照国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利用2009年7月24日-9月12日"巴丹吉林沙漠—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资料,对比分析了典型晴天和阴天下巴丹吉林沙漠地表辐射、能量平衡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巴丹吉林沙漠典型晴天条件下总辐射、地表反射辐射、地表长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藏北高原高草甸地表粗糙度对地气通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14年 第3期33卷 626-636页
作者: 杨耀先 李茂善 胡泽勇 仁青普赤 贡觉顿珠 王愚 黄蓉 孙根厚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 西藏阿里地区气象局 阿里859000 西藏那曲地区气象局 那曲852000
利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那曲高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的BJ观测站2012年1-12月大气湍流观测资料及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应用一种独立的确定地表动力学粗糙度z0m的方法及两种热力学粗糙度Z0h的参数化方案(Z98和Y07),得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河西走廊沙漠泡泡刺群体光合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收藏 引用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 第9期32卷 1866-1873页
作者: 周紫鹃 苏培玺 解婷婷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以河西走廊沙漠典型的荒漠植物泡泡刺群落为材料,运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与改进的同化箱联合对其7月和8月中旬的群体光合作用进行了测定,分析群体光合速率与立地环境因子的关系,探讨泡泡刺群体对干旱荒漠环境的光合适应机制。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那曲高草甸生态系统CO_2净交换及其影响因子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15年 第5期34卷 1217-1223页
作者: 朱志鹍 马耀明 胡泽勇 李茂善 孙方林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利用2008年中国科学院那曲高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下称那曲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腹地的高草甸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那曲站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90%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在生长季,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