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7 篇 期刊文献
  • 12 篇 会议
  • 1 件 标准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6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9 篇 工学
    • 9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6 篇 软件工程
    • 23 篇 机械工程
    • 19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1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 篇 公安技术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电气工程
  • 28 篇 管理学
    • 2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工商管理
  • 22 篇 理学
    • 16 篇 数学
    • 2 篇 物理学
    • 2 篇 地理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3 篇 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军事学
    • 3 篇 军队指挥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公安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农学

主题

  • 6 篇 重复数据删除
  • 6 篇 云计算
  • 4 篇 应用程序
  • 4 篇 遗传算法
  • 4 篇 优化算法
  • 4 篇 真值发现
  • 3 篇 纠删码
  • 3 篇 函数优化
  • 3 篇 数据消冗存储系统
  • 3 篇 量子谐振子
  • 3 篇 多尺度量子谐振子...
  • 3 篇 层次化
  • 3 篇 任务调度
  • 3 篇 多项式
  • 3 篇 数据集成
  • 3 篇 windows
  • 3 篇 并行
  • 2 篇 湍流剪应力
  • 2 篇 迭代
  • 2 篇 可满足性问题

机构

  • 94 篇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
  • 3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4 篇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
  • 22 篇 贵州大学
  • 16 篇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13 篇 电子科技大学
  • 11 篇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
  • 8 篇 西南民族大学
  • 8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8 篇 四川大学
  • 8 篇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
  • 7 篇 广西民族大学
  • 6 篇 广西混杂计算与集...
  • 6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6 篇 电子装备结构设计...
  • 6 篇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
  • 5 篇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
  • 5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4 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4 篇 现代制造技术教育...

作者

  • 20 篇 王鹏
  • 16 篇 李少波
  • 14 篇 杨观赐
  • 13 篇 吴尽昭
  • 11 篇 黄焱
  • 10 篇 冯勇
  • 9 篇 钟勇
  • 8 篇 王阳
  • 8 篇 王晓京
  • 8 篇 符红光
  • 8 篇 秦小林
  • 7 篇 彭成
  • 7 篇 璩晶磊
  • 7 篇 曾振柄
  • 6 篇 王树鹏
  • 6 篇 王继奎
  • 6 篇 郭又铭
  • 6 篇 贾志凯
  • 6 篇 万武南
  • 5 篇 姚雪梅

语言

  • 16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数理室"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一种并行层次化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
一种并行层次化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
收藏 引用
2010年第16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大会(IST2010)
作者: 贾志凯 王树鹏 陈光达 彭成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电子装备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自动推理实验室
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对缩减数据占用空间、提高存储设备利用率、消减存储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技术逐渐发展为存储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分析比较了几项主流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一种并行层次化的重复数据删除算法PHD(paralle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纠删码的数据消冗存储系统可靠性增强研究
基于纠删码的数据消冗存储系统可靠性增强研究
收藏 引用
2010年第16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大会(IST2010)
作者: 彭成 王树鹏 贾志凯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自动推理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电子装备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针对如何使用纠删码技术增强数据消冗存储系统可靠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纠删编码中关键参数对存储可靠性的影响,通过数学推导证明了使用纠删码技术并不总是会比冗余复制技术更有效的增强存储可靠性,同时分析了使用纠删码技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网格-Web转换器的研究与设计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年 第6期46卷 75-77页
作者: 靳泰戈 李骏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成都610041
网格与Web的融合是未来的趋势,也是网络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在复杂、异构的网格环境下,传统的融合思想显示出了其局限性,主要研究设计了一种网格-Web转换器GWS,实现了网格和Web的无缝连接,为网格和Web的融合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和一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采用近似方法的实代数数准确表示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0年 第2期42卷 126-131页
作者: 秦小林 冯勇 陈经纬 李骏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推理与可信计算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4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针对如何保证实代数数的二进制展开不形成伪随机序列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实代数数的近似值重构它的准确极小多项式的算法,以此为基础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机实代数数表示方法。采用1个三元组序列:适当误差控制的实代数数近似值,极小多项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矩形区域剖分的不等式机器证明方法—以Zirakzadeh的一个几何不等式为例
收藏 引用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10年 第11期30卷 1430-1458页
作者: 曾振柄 张景中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高可信计算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62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自动推理实验室 成都610041
1988年,张景中,陶懋颀用细致的人工估计,用BASIC语言程序在PB700微型计算机上证明了Zirakzadeh于1964年证明的一个几何不等式,其方法是把不等式涉及的变量在之区域剖分为一系列充分小的矩形,在每个小矩形上用数值方法验证若干三角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变元Sylvester结式与多余因子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数学 2010年 第7期40卷 649-660页
作者: 赵世忠 符红光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高可信计算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62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成都610054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成都610041
经典的Sylvester结式方法是代数几何的一种基本消元方法,但它一次只能处理1个变元2个方程的多项式系统.本文将Sylvester结式扩展到n个变元n+1个方程的多项式系统,并且证明了新的多变元的Sylvester结式包含在原多项式系统的理想中.同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分等级公平竞争模型的可持续模拟退火算法的应用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 2010年 第1期30卷 171-174页
作者: 张海 徐立章 杨观赐 徐洪峰 贵州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贵阳550008 贵州大学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贵阳550003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成都610041 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贵阳550001
通过改进可持续模拟退火算法(HFCSA)算法的个体定义与编码方式、种群的生成方式以及设计新的算子,成功解决了医学实验安排这种带约束的优化问题。设计的最优实验方案需时间是某医学院使用方案的77%,拓宽了算法的应用领域,为带约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K-means算法复杂度的能量分析方法
收藏 引用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 第6期25卷 573-576页
作者: 江炳坤 任超 秦永波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4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并行计算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225
传统的算法复杂度分析方法重点对算法的内在流程进行分析,而且对于数据挖掘时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执行时间不能准确确定。用物理学原理从能量的角度对数据挖掘中的经典聚类算法K-means进行分析,并从算法的本质上推导出其复杂度下限,推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新的外网访问内网的混合方法
一种新的外网访问内网的混合方法
收藏 引用
作者: 蒙艳琳 聂俊 符红光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自动推理实验室
比较和分析了现有三种外网访问内网的主要方式。提出一种新的基于DDNS(动态域名解析)、UPnP(通用即插即用)和Squid的外网访问内网的方法,详细论述了该方法的实现原理。当系统中路由器开通UPnP功能时,路由器将内网服务器映射到公网,外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新的外网访问内网的混合方法
一种新的外网访问内网的混合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
作者: Meng Yanlin 蒙艳琳 Nie Jun 聂俊 Fu Hongguang 符红光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ESTCChengdu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成都611731 Chengdu Institut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CAS Chengdu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自动推理实验室 成都610041
比较和分析了现有三种外网访问内网的主要方式。提出一种新的基于DDNS(动态域名解析)、UPnP(通用即插即用)和Squid的外网访问内网的方法,详细论述了该方法的实现原理。当系统中路由器开通UPnP功能时,路由器将内网服务器映射到公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