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1 篇 期刊文献
  • 5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1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9 篇 理学
    • 104 篇 数学
    • 16 篇 物理学
    • 7 篇 地球物理学
    • 4 篇 系统科学
    • 3 篇 化学
    • 2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111 篇 工学
    • 30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7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7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3 篇 软件工程
    • 8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5 篇 机械工程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4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 篇 电气工程
    • 2 篇 土木工程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7 篇 管理学
    • 1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2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主题

  • 13 篇 波动方程
  • 12 篇 有限元
  • 11 篇 有限元方法
  • 9 篇 复合材料
  • 8 篇 数值模拟
  • 7 篇 地震勘探
  • 6 篇 地震波
  • 6 篇 热传导方程
  • 5 篇 自然边界归化
  • 5 篇 收敛性
  • 5 篇 特征值问题
  • 5 篇 波场延拓
  • 5 篇 叠前深度偏移
  • 4 篇 热力耦合
  • 4 篇 波场合成
  • 4 篇 复相介质
  • 4 篇 均匀化
  • 4 篇 多尺度分析
  • 4 篇 并行计算
  • 4 篇 全波形反演

机构

  • 103 篇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
  • 42 篇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
  • 19 篇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
  • 17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7 篇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
  • 16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1 篇 科学与工程计算国...
  • 11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
  • 10 篇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
  • 7 篇 lsec
  • 6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5 篇 郑州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
  • 4 篇 衡阳师范学院
  • 3 篇 同济大学
  • 3 篇 许昌学院
  • 3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3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3 篇 温州师范学院

作者

  • 32 篇 崔俊芝
  • 25 篇 张关泉
  • 23 篇 张文生
  • 21 篇 曹礼群
  • 20 篇 崔兴福
  • 18 篇 余德浩
  • 14 篇 罗剑兰
  • 9 篇 戴彧虹
  • 8 篇 钱莹
  • 7 篇 徐国良
  • 6 篇 白中治
  • 6 篇 潘青
  • 6 篇 袁礼
  • 6 篇 卢本卓
  • 6 篇 杜其奎
  • 6 篇 崔涛
  • 5 篇 何文明
  • 5 篇 许志强
  • 5 篇 马强
  • 5 篇 胡立军

语言

  • 21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教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218 条 记 录,以下是181-190 订阅
排序:
关于矩形元的超收敛性
收藏 引用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0年 第4期22卷 16-18页
作者: 何文明 崔俊芝 张燕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所 北京100080 零陵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 永州425006
发现 ,对于偶次矩形元 ,uI uh 在局部对称点具有更高的超收敛性 ,对于奇次矩形元 ,| (uI uh) |在局部对称点具有更高的超收敛性 .
来源: 评论
地震波方程人工边界的两种处理方法
收藏 引用
石油物探 2003年 第4期42卷 452-455页
作者: 崔兴福 张关泉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计算所 辽宁盘锦124010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北京100080
在分析以往人工边界处理优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利用波动方程的频散关系式 ,得到可以吸收任何方向入射波的自适应校正吸收边界条件和旋转校正吸收边界条件。同时 ,采用波阵面法和能流密度法判别入射波方向 ,克服了Pad e近似吸收边界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波场延拓相位旅行时计算
波场延拓相位旅行时计算
收藏 引用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
作者: 崔兴福 张关泉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计算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利用波动方程进行波场延拓,在频率—空间域中,通过不同频率的相位变化,推算出地震波相位的传播周期,恢复全相位,进而计算出波传播的相位延迟时间,进行旅行时反演;利用不同频率的相位走时,进行波场插值,大大地提高了波动方程叠前偏移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移动网格法在模拟预混合氢氧气体燃烧中的应用
移动网格法在模拟预混合氢氧气体燃烧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
作者: 袁礼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研究所 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将移动网格法应用于化学反应流的数值模拟。整个计算方法由流场计算和网格移动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在流场计算中应用二阶迎风TVD格式和LU-SGS格式求解轴对称多组分反应气体的
来源: 评论
微-纳米尺度下铜铝合金的热-力耦合原子-连续关联模型
微-纳米尺度下铜铝合金的热-力耦合原子-连续关联模型
收藏 引用
The 11th China-Japan joint conference on Composite Materials(第十一届中日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作者: 李辉 崔俊芝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海淀区1001901
本文对微-纳米尺度下热-力耦合原子连续关联模型(简称TMCACC)模型的有效算法进行了系统介绍。我们将代表体积元的自由能分解为动力学部分的EAM势能和热振动能两部分,相应地,第一类Piola-Kirchhoff应力和瞬态弹性常数也分解为动力学部...
来源: 评论
波场合成叠前深度偏移
波场合成叠前深度偏移
收藏 引用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
作者: 张文生 张关泉 马在田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随着勘探目标的日趋复杂,为满足高精度成像的要求,基于波动方程的波场外推类的叠前偏移方法得到了不断发展,其中在保证成像精度的前提下,如何提高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效率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三维单炮叠前深度偏移研究的基础上,对三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子空间扩展算法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数值计算计算机应用 2020年 第3期41卷 169-191页
作者: 谢和虎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计算数学研究所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北京100049
科学研究工程实际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这使得非线性方程的求解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综述论文利用定义在粗网格上的有限元空间来重建任意有限元函数的Aubin-Nitsche技巧的误差估计.然后介绍如何利用这种对Aubin-Nitsche技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波场合成叠前偏移层速度反演
波场合成叠前偏移层速度反演
收藏 引用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
作者: 张文生 张关泉 宋海斌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29
常规的正常时差速度分析,由于采用简单的层状速度模型,当模型复杂时会有较大误差,叠前速度分析可用来改善这一情况.叠前速度分析的主要方法有:深度聚焦分析(DFA)、共反射点道集(CRG)或共成像点道集(CIG)剩余时差分析和共聚焦点分析(CF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连续细分几何偏微分方程曲面的设计
连续细分几何偏微分方程曲面的设计
收藏 引用
第五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
作者: 潘青 徐国良 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几何偏微分方程方法是一项构造高质量曲面的强大技术。细分技术自出现以来由于其对拓扑结构的灵活性就一直活跃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领域。此文中,我们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高效而令人满意地设计了带有G边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叠前混合法真振幅恢复算子
叠前混合法真振幅恢复算子
收藏 引用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
作者: 张关泉 崔兴福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计算所辽宁盘锦
1.引言地震反射信号由于地震波在地面和反射面之间的传播而被模糊,偏移就是要消除这些传播效应,以恢复真实的地下反射界面。目前普遍使用的波动方程偏移方法,主要是针对相位进行波场延拓,保证了相位的正确性,不进行振幅处理,只具有相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