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26 篇 期刊文献
  • 8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0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43 篇 理学
    • 326 篇 生态学
    • 166 篇 大气科学
    • 58 篇 地理学
    • 58 篇 地质学
    • 43 篇 生物学
    • 8 篇 地球物理学
  • 567 篇 农学
    • 39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7 篇 林学
    • 59 篇 作物学
    • 28 篇 畜牧学
    • 26 篇 草学
    • 22 篇 植物保护
    • 21 篇 园艺学
  • 544 篇 工学
    • 190 篇 水利工程
    • 130 篇 农业工程
    • 10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66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47 篇 林业工程
    • 30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6 篇 城乡规划学
    • 8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77 篇 管理学
    • 44 篇 公共管理
    • 2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0 篇 工商管理
  • 41 篇 经济学
    • 30 篇 应用经济学
    • 12 篇 理论经济学
  • 32 篇 医学
    • 1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8 篇 法学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历史学

主题

  • 90 篇 气候变化
  • 80 篇 新疆
  • 62 篇 干旱区
  • 36 篇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 35 篇 塔里木河
  • 34 篇 时空变化
  • 33 篇 塔里木河下游
  • 30 篇 降水
  • 28 篇 胡杨
  • 27 篇 生态输水
  • 26 篇 土地利用
  • 26 篇 遥感
  • 25 篇 中亚
  • 24 篇 径流
  • 24 篇 地下水埋深
  • 20 篇 空间分布
  • 20 篇 伊犁河谷
  • 19 篇 种子萌发
  • 19 篇 中国
  • 18 篇 绿洲

机构

  • 709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40 篇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
  • 584 篇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
  • 133 篇 新疆大学
  • 88 篇 新疆农业大学
  • 86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79 篇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
  • 67 篇 新疆师范大学
  • 63 篇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
  • 54 篇 中国科学院中亚生...
  • 47 篇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
  • 38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34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30 篇 中山大学
  • 26 篇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
  • 25 篇 山西师范大学
  • 2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5 篇 石河子大学
  • 25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25 篇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

作者

  • 124 篇 陈亚宁
  • 92 篇 李卫红
  • 67 篇 曾凡江
  • 63 篇 朱成刚
  • 60 篇 李彦
  • 58 篇 田长彦
  • 54 篇 chen yaning
  • 54 篇 包安明
  • 51 篇 李兰海
  • 46 篇 罗格平
  • 44 篇 王玉刚
  • 39 篇 陈曦
  • 37 篇 li yan
  • 35 篇 陈亚鹏
  • 35 篇 姜黎
  • 35 篇 马龙
  • 33 篇 jiang li
  • 33 篇 chen xi
  • 33 篇 李均力
  • 32 篇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语言

  • 1,50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1506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1960—2018年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干旱区研究 2021年 第1期38卷 48-58页
作者: 李玉焦 陈亚宁 张齐飞 方功焕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结合博斯腾湖1960—2018年水位、出入湖径流以及气象站点实测资料,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水量平衡和气候弹性方法,对近60 a博斯腾湖水位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植被碳源/汇空间格局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干旱区地理 2021年 第3期44卷 729-738页
作者: 王川 刘永昌 李稚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基于2000年以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资料、气象数据、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等,结合修正的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和土壤微生物呼吸模型(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RH)估算了2001—2019年植被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相关分析和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盐渍化建模变量和参数优选
收藏 引用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年 第7期22卷 1497-1509页
作者: 徐红涛 陈春波 郑宏伟 罗格平 杨辽 王伟胜 吴世新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机器学习结合遥感等其他数据反演土壤盐分含量(Soil Salt Content,SSC)较少关注对模型精度影响较大的建模特征变量和模型参数的优选。本文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AGA)同步优选建模特征变量和模型参数的支持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春季融雪补给后巩乃斯河水物理化学性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15年 第2期36卷 421-429页
作者: 刘翔 郭玲鹏 张飞云 马杰 牟书勇 赵鑫 李兰海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在春季融雪补给后对巩乃斯河19个采样点8个水物理化学指标进行了监测,运用聚类分析(CA)、判别分析(DA)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分析了巩乃斯河水物理化学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各采样点之间河水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冻融过程对荒漠短命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21年 第2期40卷 301-312页
作者: 张玉林 尹本丰 陶冶 周晓兵 张元明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荒漠区冻融交替显著改变土壤温度和水分条件,并进一步影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为解析荒漠土壤冻融过程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4种典型短命植物[东方旱麦草(Eremopyrum orientale)、卵果鹤虱(Lappula patula)、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亚地区干旱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进展 2022年 第1期37卷 37-50页
作者: 李稚 李玉朋 李鸿威 刘永昌 王川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全球变暖加剧了中亚地区的干旱威胁,使得因干旱引发的水资源短缺、生态退化及跨境河流争端等问题更加突出。研究显示:过去半个多世纪,基于帕默尔干旱指数表征的中亚地区干旱程度整体变化趋势不显著,但伴随着区域的高温波动,中亚地区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疆塔里木河干流荒漠河岸林植被带变化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5年 第11期34卷 3166-3173页
作者: 陈海燕 陈亚宁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基于近40年5个不同时期的Landsat遥感数据和样地调查资料,对塔里木河干流以荒漠河岸林为主体的植被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干流平均植被覆盖度为15%,空间差异明显,总体上呈上游高(20%)、下游低(9%),北岸高(17%)、...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火炬树在北美和中国空间分布差异对比及防范入侵措施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4年 第4期44卷 1692-1699页
作者: 林敬梧 桂东伟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火炬树原产于北美洲东部,引进中国后主要栽培于贫瘠土壤上,用于植树造林和保持水土。然而其入侵性和扩散能力较强,管控不当将会严重破坏侵入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采用了GIS和MaxEnt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模拟了火炬树在北美和中国地区的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盐碱土土壤无机CO_2通量与土壤盐碱属性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3年 第10期32卷 2552-2558页
作者: 王忠媛 谢江波 王玉刚 李彦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土壤CO_2通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第二大通量,其很小的变化就能严重改变大气CO_2浓度的平衡。本研究分析了土壤pH和EC对盐碱土土壤CO_2通量的重要组成—土壤无机CO_2通量的作用。实验于2010年6—9月在中国科学院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叶片水力性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4年 第10期33卷 2834-2841页
作者: 潘莹萍 陈亚鹏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叶片水力性状表征了叶片为适应外在环境而形成的水分传输方面的生存策略。叶片水力性状会限制整个植株的水分传输,并影响植物的气体交换及其对干旱的响应,因此关于叶片水力性状的研究已成为植物水分关系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概括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