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5 篇 期刊文献
  • 8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8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06 篇 医学
    • 55 篇 中西医结合
    • 48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4 篇 临床医学
    • 4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3 篇 理学
    • 49 篇 生物学
    • 3 篇 生态学
    • 1 篇 物理学
  • 30 篇 农学
    • 13 篇 作物学
    • 6 篇 畜牧学
    • 4 篇 兽医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林学
    • 1 篇 水产
  • 22 篇 工学
    • 11 篇 生物工程
    • 1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34 篇 hiv-1
  • 24 篇 动物模型
  • 22 篇 树鼩
  • 20 篇 hiv
  • 19 篇 艾滋病
  • 11 篇 抑制剂
  • 10 篇 猕猴
  • 9 篇 抗hiv活性
  • 8 篇 表达
  • 7 篇 三叶因子
  • 7 篇 灵长类动物
  • 7 篇 乳腺癌
  • 7 篇 抗hiv-1活性
  • 6 篇 人免疫缺陷病毒
  • 6 篇 猴免疫缺陷病毒
  • 6 篇 mhc
  • 6 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6 篇 siv
  • 5 篇 天然化合物
  • 5 篇 纯化

机构

  • 72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48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
  • 43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
  • 26 篇 中国科学院和云南...
  • 24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
  • 2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1 篇 中国科学院和云南...
  • 20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
  • 17 篇 昆明医科大学
  • 15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
  • 14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13 篇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
  • 12 篇 中国科学院动物模...
  • 11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0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
  • 8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
  • 8 篇 苏州大学
  • 8 篇 大理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灵...
  • 6 篇 大理学院

作者

  • 139 篇 郑永唐
  • 37 篇 张高红
  • 32 篇 杨柳萌
  • 30 篇 张云
  • 22 篇 徐林
  • 22 篇 王睿睿
  • 20 篇 李文辉
  • 15 篇 陈策实
  • 14 篇 姚永刚
  • 14 篇 庞伟
  • 13 篇 罗荣华
  • 12 篇 王云华
  • 11 篇 夏厚军
  • 11 篇 赖仞
  • 11 篇 吕龙宝
  • 10 篇 陈欢
  • 9 篇 毛榕榕
  • 9 篇 田仁荣
  • 9 篇 李明华
  • 9 篇 李春艳

语言

  • 282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283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20 订阅
排序:
HIV-1整合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年 第1期29卷 14-17页
作者: 张旋 杨柳萌 郑永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3 昆明医学院药学院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03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39
整合酶是HIV基因表达和复制必需的酶,而且宿主细胞内不存在该酶的类似物。因此,HIV-1整合酶已成为设计、筛选抗HIV药物的理想靶点。迄今为止,Raltegravir仍是唯一上市的HIV整合酶抑制剂,而且临床上也已经出现耐药问题。研发新一代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细胞表面糖链与肿瘤干细胞
收藏 引用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3年 第9期42卷 641-643页
作者: 林炜明 曹毅 福建省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364000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肿瘤治疗手段虽有了很多新的进展,但如何应对复发和转移仍是肿瘤治疗的棘手问题。在向血病及多种实体肿瘤如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等中都存在数量极少的具有干细胞性质的肿瘤细胞,这类细胞被称为肿瘤干细胞或肿瘤起始细胞。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TALEs)的基因组定点操控技术
收藏 引用
Zoological Research 2013年 第5期34卷 509-518页
作者: 赵美威 段承俐 刘江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云南昆明650201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3
基于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s,TALEs)的基因组定点操控技术能够对基因组功能体系的反向遗传操作于基因及转录水平进行精确操控。TALEs是来源于植物病原菌—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spp.)的DNA结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毒素促进人类疾病机理解析和创新药物研发
生物毒素促进人类疾病机理解析和创新药物研发
收藏 引用
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
作者: 张云 王严戒 张勇 刘子超 赵峰 李文辉 中国科学院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生存策略和协同进化导致很多动物产生了动物肽类毒素可以与哺乳动物及人的目标蛋白分子相互作用,犹如天然的"矛与盾",并具有活性高、专一性强、分子多样性丰富的特征,是解析生命现象必备的"分子探针与解密器",也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树鼩IL-2全长编码序列的克隆及分子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Zoological Research 2013年 第2期34卷 121-126页
作者: 黄晓燕 李明利 徐娟 高跃东 王文广 殷安国 李晓飞 孙晓梅 夏雪山 代解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树鼩种质资源中心云南省重大传染病疫苗研发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11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免疫生物学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3 中国科学院昆明生物多样性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云南昆明650223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3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云南昆明650500
树鼩作为多种人类疾病模型已受到广泛关注,而免疫因子对于树鼩模型评价至关重要,但目前对其白细胞介素-2(IL-2)的研究鲜有报道。该实验以经ConA(concanavalin)诱导培养的树鼩淋巴细胞总RNA为模板,RT-PCR克隆出465bp的树鼩IL-2全长编码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毒素促进人类疾病机理解析和创新药物研发
生物毒素促进人类疾病机理解析和创新药物研发
收藏 引用
第十一届中国生物毒素研究及医药应用年会
作者: 张云 王严戒 张勇 刘子超 赵峰 李文辉 中国科学院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生存策略和协同进化导致很多动物产生了动物肽类毒素可以与哺乳动物及人的目标蛋白分子相互作用,犹如天然的"矛与盾",并具有活性高、专一性强、分子多样性丰富的特征,是解析生命现象必备的"分子探针与解密器",也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转录组测定的少棘蜈蚣毒腺及躯干蛋白质/肽类分子解析
基于转录组测定的少棘蜈蚣毒腺及躯干蛋白质/肽类分子解析
收藏 引用
第十一届中国生物毒素研究及医药应用年会
作者: 赵锋 杨新旺 张悦 张云 李文辉 中国科学院暨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昆明动物研究所
蜈蚣是一味传统的重要动物药材,其中药药用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蜈蚣性温,有毒,入肝经,为单用或复方中要药,临床应用以止痛和拔毒为主要功效。蜈蚣药材是蜈蚣的干燥全体,蜈蚣毒液是蜈蚣头部颚足毒腺分泌的液体,蜈蚣药材不等同于蜈蚣毒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灵长类动物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的建立
新型灵长类动物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的建立
收藏 引用
第二届灵长类动物模型学术论坛暨疾病动物模型学术及战略研讨会
作者: 李浩 雷晓光 翟荣伟 胡新天 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3
由于非人灵长类动物在进化、脑结构与功能等方面与人类高度近似,因此被作为人类的"替身"和"活的精密仪器",是人类许多疾病唯一或最合适的实验动物模型。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老年痴呆(AD)和帕金森氏病(PD)位列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乳腺癌动物模型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乳腺癌动物模型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收藏 引用
第二届灵长类动物模型学术论坛暨疾病动物模型学术及战略研讨会
作者: 夏厚军 陈策实 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3
动物模型研究癌症发生发展机制以及评价预防和治疗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手段。从人乳腺癌临床特征来看,乳腺癌分为多种亚型,制备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浸润性导管癌、器官特异的转移模型动物模型是目前非常具挑战性的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高通量测序对大蹼铃蟾转录组深度分析及其免疫系统的功能研究
应用高通量测序对大蹼铃蟾转录组深度分析及其免疫系统的功能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一届中国生物毒素研究及医药应用年会
作者: 赵锋 严超 王宣 杨洋 王光印 向阳 李文辉 张云 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两栖类作为首个登陆的物种,在脊椎动物的进化及其免疫系统进化中占有非常关键的位置。然而,目前两栖类基因组信息仅来自非洲爪蟾及其近亲种,这使得两栖类相关研究相对迟缓。基于数年来对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典型蛙种一大蹼铃蟾的研究,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