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5 篇 期刊文献
  • 8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8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06 篇 医学
    • 55 篇 中西医结合
    • 48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4 篇 临床医学
    • 4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3 篇 理学
    • 49 篇 生物学
    • 3 篇 生态学
    • 1 篇 物理学
  • 30 篇 农学
    • 13 篇 作物学
    • 6 篇 畜牧学
    • 4 篇 兽医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林学
    • 1 篇 水产
  • 22 篇 工学
    • 11 篇 生物工程
    • 1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34 篇 hiv-1
  • 24 篇 动物模型
  • 22 篇 树鼩
  • 20 篇 hiv
  • 19 篇 艾滋病
  • 11 篇 抑制剂
  • 10 篇 猕猴
  • 9 篇 抗hiv活性
  • 8 篇 表达
  • 7 篇 三叶因子
  • 7 篇 灵长类动物
  • 7 篇 乳腺癌
  • 7 篇 抗hiv-1活性
  • 6 篇 人免疫缺陷病毒
  • 6 篇 猴免疫缺陷病毒
  • 6 篇 mhc
  • 6 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6 篇 siv
  • 5 篇 天然化合物
  • 5 篇 纯化

机构

  • 72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48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
  • 43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
  • 26 篇 中国科学院和云南...
  • 24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
  • 2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1 篇 中国科学院和云南...
  • 20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
  • 17 篇 昆明医科大学
  • 15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
  • 14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13 篇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
  • 12 篇 中国科学院动物模...
  • 11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0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
  • 8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
  • 8 篇 苏州大学
  • 8 篇 大理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灵...
  • 6 篇 大理学院

作者

  • 139 篇 郑永唐
  • 37 篇 张高红
  • 32 篇 杨柳萌
  • 30 篇 张云
  • 22 篇 徐林
  • 22 篇 王睿睿
  • 20 篇 李文辉
  • 15 篇 陈策实
  • 14 篇 姚永刚
  • 14 篇 庞伟
  • 13 篇 罗荣华
  • 12 篇 王云华
  • 11 篇 夏厚军
  • 11 篇 赖仞
  • 11 篇 吕龙宝
  • 10 篇 陈欢
  • 9 篇 毛榕榕
  • 9 篇 田仁荣
  • 9 篇 李明华
  • 9 篇 李春艳

语言

  • 282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283 条 记 录,以下是191-200 订阅
排序:
三叶因子: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医学
收藏 引用
Zoological Research 2010年 第1期31卷 17-26页
作者: 杜廷义 张勇 张云 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3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云南昆明65003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TFF)家族是具有一个或多个三叶因子结构域的蛋白质多肽,在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具有耐热、耐酶消化的理化特性。哺乳动物的TFF有三个成员(TFF1、TFF2和TFF3)。黏膜组织,如胃肠道和呼吸道黏膜等是TFF的主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药复方凉茶提取物体外抗HIV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药材 2010年 第9期33卷 1433-1438页
作者: 刘武青 李磊珂 王睿睿 杨柳萌 彭涛 郑永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广东广州51066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合肥230027
目的:筛选和评价中药复方凉茶提取物体外对HIV的抑制活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观察病毒致细胞病变和HIV-1 p24抗原表达抑制性实验,采用多株HIV病毒株(实验株、临床分离株、耐药株)对中药复方凉茶水提醇沉物体外抗HIV活性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HIV-1限制因子及其基因多态性
收藏 引用
生命的化学 2010年 第5期30卷 760-764页
作者: 刘丰亮 曹光 郑永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分子免疫药理学实验室 昆明65022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HIV-1是造成世界艾滋病大流行的主要病毒,其在细胞中的复制过程大体分为:吸附,膜融合,脱衣壳,逆转录,入核,整合,转录翻译,病毒包装及出膜。针对这些过程,宿主细胞进化出各种细胞限制因子来限制HIV-1感染细胞。本文简要介绍TRIM5α、APOB...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yncytin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收藏 引用
免疫学杂志 2010年 第2期26卷 124-127,131页
作者: 孙鹥 庞伟 欧阳东云 郑永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65022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00049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650011
目的克隆人syncytin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用表达后的融合蛋白制备syncytin蛋白多克隆抗体。方法 PCR扩增人syncytin基因编码区的DNA片段,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ET30a(+),转化大肠杆菌BL21,诱导产生syncytin-His融合蛋白。采用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Bm-TFF2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鉴定
收藏 引用
Zoological Research 2010年 第6期31卷 565-569页
作者: 余果宇 张红芸 张勇 江萍 李文辉 张云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3 昆明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云南昆明650500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云南昆明650032
Bm-TFF2,一种从大蹼铃蟾皮肤分泌物中分离得到的两栖类三叶因子,具有比人三叶因子更强的生物学活性。该研究以Bm-TFF2的c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Bm-TFF2基因,然后插到含有AOX1启动子和α-因子信号肽序列的表达载体pPIC9K中,采用毕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个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S-DABO类衍生物的体外抗HIV作用(英文)
收藏 引用
药学学报 2010年 第2期45卷 228-234页
作者: 龙晶 张德华 张高红 饶之坤 王云华 谭兆祥 何严萍 郑永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动物模型和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3 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9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 中国香港SAR
本文对3个新S-DABO类衍合物(RZK-4、RZK-5、RZK-6)的体外抗HIV活性进行了研究。化合物RZK-4、RZK-5和RZK-6在200μg·mL-1的浓度下均能完全抑制HIV-1逆转录酶的活性。3个化合物对多种细胞均呈现出低毒性,且均在较低浓度下具有抑制H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6-(1H-吲哚-3-甲基)-5-乙基-3H-嘧啶-4-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HIV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 第5期32卷 572-576,582页
作者: 李大雄 龙晶 林海娇 李聪 郑永唐 何严萍 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091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3
基于二氢烷氧苄基嘧啶酮(DABO)类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构效关系研究,设计合成了2个新的6-(1H-吲哚-3-甲基)-5-乙基-3H-嘧啶-4-酮类化合物,并采用C8166细胞进行了体外抗HIV活性测试,为新型S-DABO类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缅甸HIV分子流行病学及与我国HIV流行的相关性
收藏 引用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0年 第2期17卷 43-49页
作者: 姚志红 郑永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23
缅甸与我国毗邻,中缅国境线长,人员交往密切,缅甸HIV毒株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入我国,有可能成为我国新型HIV毒株传播和流行的来源,使我国HIV病毒亚型的流行更加复杂多样。通过加强对缅甸HIV感染人群的病毒亚型的分析研究,将有利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HIV-1临床株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皮肤病与性病 2010年 第4期32卷 17-22页
作者: 姚志红 周衍衡 郑永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2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分离培养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对于掌握我国艾滋病流行特征、传播来源及变异趋势,了解我国HIV的致病特点和规律,研制适合我国HIV-1流行特点的疫苗和诊断试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我国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省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皮肤病与性病 2010年 第1期32卷 20-23页
作者: 周衍衡 庞伟 郑永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2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云南省是中国HIV-1感染最早和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流行的HIV-1病毒亚型种类复杂多样。已有证据表明国内其它地区的HIV-1亚型很可能主要来源于云南省。本文对云南省的HIV-1亚型的流行情况进行综述,希望能为预防控制云南省乃至全国HIV-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