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12 篇 期刊文献
  • 333 篇 会议
  • 2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2,94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26 篇 工学
    • 54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18 篇 农业工程
    • 279 篇 水利工程
    • 193 篇 城乡规划学
    • 98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97 篇 建筑学
    • 49 篇 林业工程
    • 3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6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7 篇 土木工程
  • 1,281 篇 理学
    • 1,040 篇 生态学
    • 146 篇 大气科学
    • 47 篇 生物学
    • 31 篇 地理学
    • 16 篇 数学
    • 15 篇 化学
  • 1,116 篇 农学
    • 85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03 篇 林学
    • 55 篇 作物学
    • 27 篇 畜牧学
    • 23 篇 草学
  • 500 篇 管理学
    • 429 篇 公共管理
    • 33 篇 工商管理
    • 26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70 篇 经济学
    • 105 篇 应用经济学
    • 103 篇 理论经济学
  • 51 篇 医学
    • 2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3 篇 教育学
  • 8 篇 法学
  • 6 篇 历史学
  • 3 篇 艺术学
  • 2 篇 文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140 篇 生态系统服务
  • 89 篇 黄土高原
  • 74 篇 重金属
  • 68 篇 景观格局
  • 61 篇 可持续发展
  • 54 篇 生物多样性
  • 49 篇 土地利用
  • 48 篇 土壤
  • 46 篇 气候变化
  • 46 篇 北京
  • 43 篇 城市化
  • 43 篇 影响因素
  • 43 篇 臭氧
  • 38 篇 生态风险
  • 36 篇 生态安全
  • 32 篇 土地利用变化
  • 32 篇 丛枝菌根真菌
  • 31 篇 生态系统
  • 30 篇 城市生态系统
  • 29 篇 城市

机构

  • 2,003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87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41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133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94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88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77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73 篇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
  • 65 篇 云南大学
  • 63 篇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
  • 52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50 篇 西南大学
  • 46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45 篇 北京大学
  • 38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32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31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30 篇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
  • 29 篇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
  • 27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作者

  • 364 篇 欧阳志云
  • 212 篇 王效科
  • 189 篇 陈利顶
  • 188 篇 郑华
  • 172 篇 ouyang zhiyun
  • 133 篇 傅伯杰
  • 119 篇 zheng hua
  • 111 篇 吕永龙
  • 107 篇 徐卫华
  • 105 篇 ouyang zhi-yun
  • 96 篇 陈卫平
  • 94 篇 王如松
  • 92 篇 吴钢
  • 89 篇 wang xiaoke
  • 85 篇 马克明
  • 78 篇 李锋
  • 78 篇 孙然好
  • 76 篇 王铁宇
  • 76 篇 李叙勇
  • 74 篇 吕一河

语言

  • 2,946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94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海绵城市源头设施运行阶段减污降碳及协同路径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5年 第3期46卷 1548-1557页
作者: 彭思源 赵洪涛 柴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我国正处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全面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关键时期,亟需科学认识海绵城市源头设施运行阶段的减污降碳效益及协同路径.以江苏省无锡市30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为例,分析了海绵源头设施运行阶段的减污、降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硅酸盐矿物对酸化土壤的调理及无机碳固定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5年 第2期44卷 461-470页
作者: 姜雯琪 徐从斌 孙天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49
针对土壤酸化导致的土壤质量下降与无机碳损失问题,本研究以两种酸度的稻田红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评价典型硅酸盐矿物硅灰石在控酸抑铝、提升土壤肥力和无机碳固定等过程中的作用,并明确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灰石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潜力-连通度-韧性”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生态风险适应能力评估与提升策略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7期45卷 3047-3061页
作者: 王欣妍 王辰星 张英男 严岩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全球气候变化、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活动强度的加剧、以及城市系统的脆弱性使得城市区域生态风险防控变得越来越重要,加强主动适应性管理以提高风险适应能力是城市区域应对生态风险的核心。然而,适应性应用的研究尚未形成涵盖风险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2期45卷 1000-1012页
作者: 陈龙 徐丽 于名召 贺桂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生态系统服务流是目前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热点。基于动态视角的服务流动评估可以帮助更好的分析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以提高人类福祉。总结目前已有的水生态系统服务流文献,阐述了水生态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文模型在生态系统水文服务评估中的应用综述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25年 第1期46卷 166-176页
作者: 徐子萱 郑华 马金锋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1408
阐述了生态系统水文服务的内涵和表征要求,并通过分析水文模型的输出指标,梳理其与生态系统水文服务之间的映射关系,明确水文模型可以支撑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系统总结多种水文模型在评估生态系统水文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电碳足迹关键影响因素及区域研究趋势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5年 第4期45卷 2251-2263页
作者: 李朋 白孝轩 丁宁 赵思琪 李超 周卫青 张高翔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4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面向水电低碳发展问题,对水电碳足迹关键影响因素及水电碳足迹区域化差异进行综述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对现有水电碳足迹研究的关注度不断增高.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水电碳足迹主要由建设阶段的建材制造和工程施工,以及运行维护阶段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干热河谷地区农户生计策略价值对生计资本的响应
收藏 引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5年 第3期41卷 349-357页
作者: 易盛媛 王一婷 李纯 陈利顶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云南昆明650500 西南联合研究生院 云南昆明65009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干热河谷地区干旱少雨,脆弱的生态环境给实现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带来巨大挑战,生计策略多样化关系到农户生计质量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元谋县为例,收集629份农户调查问卷。首先,综合考虑生计策略的丰富度、均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态用地与农田和沙地的权衡/协同关系定量解析——以西辽河流域为例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6期45卷 2838-2850页
作者: 段艺璇 沈亲 高光耀 郑桂姿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和环境管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诸城市林业发展中心 诸城262200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生态系统要素及其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探究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关键影响因子对于指导生态系统管理和应对未来气候变化至关重要。以西辽河流域为研究区,分析1990—2020年生态系统要素的时空变化及生态用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自然保护地森林景观保护成效评估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4期45卷 1549-1562页
作者: 甘悦 张晋东 杨洪波 李阳 陈珺 西华师范大学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充63700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自然保护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举措,在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尽管许多研究已经评估了自然保护地对土地覆盖、人类干扰和人类福祉的影响,但其在减少森林破碎化方面的成效仍然缺少评估。以中国建立的自然保护地为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蒙古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恢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4期45卷 1974-1986页
作者: 马晨鑫 俞琦 刘永杰 李敬国 于昕 赵宇 曲来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昆明650000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通辽028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内蒙古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形成大面积排土场,但排土场由于土壤质量差,加上气候条件严苛,植被恢复非常困难,严重阻碍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土壤真菌参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等生态过程,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抗逆性的重要作用。因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