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48 篇 期刊文献
  • 7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2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31 篇 理学
    • 234 篇 生物学
    • 85 篇 生态学
    • 20 篇 地质学
  • 107 篇 农学
    • 40 篇 作物学
    • 36 篇 园艺学
    • 16 篇 林学
    • 1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草学
  • 18 篇 工学
    • 5 篇 林业工程
    •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生物工程
  • 18 篇 医学
    • 1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24 篇 分类学
  • 21 篇 中国
  • 20 篇 系统发育
  • 20 篇 青藏高原
  • 17 篇 分类
  • 15 篇 分子系统学
  • 13 篇 生物多样性
  • 13 篇 物种多样性
  • 12 篇 新记录
  • 12 篇 系统学
  • 10 篇 its
  • 10 篇 新种
  • 10 篇 dna条形码
  • 10 篇 云南
  • 9 篇 核型
  • 9 篇 叶表皮
  • 8 篇 植物多样性
  • 8 篇 生物地理学
  • 8 篇 气候变化
  • 8 篇 染色体数目

机构

  • 142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
  • 137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
  • 9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2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
  • 42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24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
  • 24 篇 云南大学
  • 21 篇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
  • 21 篇 云南师范大学
  • 20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12 篇 中国科学院东亚植...
  • 12 篇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
  • 12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
  • 12 篇 吉首大学
  • 10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
  • 9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8 篇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
  • 8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

作者

  • 58 篇 李德铢
  • 53 篇 杨祝良
  • 44 篇 王红
  • 36 篇 周浙昆
  • 34 篇 孙航
  • 25 篇 li de-zhu
  • 22 篇 刘培贵
  • 21 篇 杨永平
  • 20 篇 苏涛
  • 20 篇 wang hong
  • 18 篇 sun hang
  • 18 篇 高连明
  • 17 篇 李志敏
  • 17 篇 彭华
  • 16 篇 税玉民
  • 15 篇 yang zhu-liang
  • 14 篇 王立松
  • 14 篇 邓涛
  • 13 篇 陈文红
  • 13 篇 杨世雄

语言

  • 42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4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植物分类学发展前瞻——从“描述”转向“解释”
收藏 引用
植物研究 2025年 第1期45卷 1-2页
作者: 孙航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04
1分类学发展瓶颈问题植物分类学是一门发展相对成熟又是以描述为主的学科。随着各类植物志或有关专著等工作的完成,学科发展遇到了“瓶颈”,甚至成为了需要扶持或“拯救”的学科。2分类学发展转向预测分类学的发展应该注入新的技术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外来传粉者对本地植物-传粉者相互作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25年 第2期33卷 152-165页
作者: 张婵 赵苏雅 张欣然 王依凡 王林林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南新乡453007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01
随着虫媒作物对传粉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人工养殖的外来传粉者在全球范围内数量激增并大面积扩散,对本地植物-传粉者之间的互利关系造成极大影响,严重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该文综述了外来传粉者对本地植物、本地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盘州大厂茶(Camellia tachangensis)生物碱类、儿茶素类及氨基酸类组成特分析
收藏 引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25年
作者: 杨春 郭燕 乔大河 梁思慧 李燕 李彦福 密孝增 杨世雄 陈正武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遵义综合试验站/贵州省茶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源与育种功能实验室 贵州省盘州市自然资源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目的】探明盘州大厂茶生化组成特,为贵州野生茶树的系统鉴定,特色盘州大厂茶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5份盘州大厂茶及3份对照的29种生化组分进行检测,结合OPLS-DA分析、相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鳞毛蕨科四个属的染色体数目(英文)
收藏 引用
植物分类学报 2006年 第5期44卷 516-522页
作者: 卢金梅 李德铢 吴丁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报道了鳞毛蕨科的4个属(毛枝蕨属Leptorumohra、石盖蕨属Lithostegia、黔蕨属Phanerophlebiopsis和柳叶蕨属Cyrtogonellum)6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生殖方式。其中柳叶蕨Cyrtogonellum fraxinellum ‘n’=123, 2n=123; 离脉柳叶蕨C. cadu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ITS、rpl16和trnS-trnR DNA序列讨论锥形果属的系统位置
收藏 引用
植物分类学报 2008年 第4期46卷 595-599页
作者: 李洪涛 李德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基于核基因ITS和叶绿体基因rpl16、trnS-trnR的DNA序列讨论了锥形果属的系统位置,3个基因片段独立以及联合的分析为锥形果属Gomphogyne的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足够的信息。结果表明:(1)锥形果属是一个自然属;(2)雪胆属Hemsleya的短柄雪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产杜鹃花属马银花亚属(杜鹃花科)五个新异名
收藏 引用
植物分类学报 2006年 第5期44卷 604-607页
作者: 高连明 李德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04
将杜鹃花属马银花亚属***的凯里杜鹃***&***和线萼杜鹃***处理为南海杜鹃***.的异名,鹿角杜鹃***.处理为西施花***.的异名,***évl.处理为长蕊杜鹃***.的异名,山荷桃***处理为刺毛杜鹃***的异名,并作了相应的讨论。
来源: 评论
亚洲茜草科粗叶木属及其相关属植物花粉形态研究(英文)
收藏 引用
植物分类学报 2008年 第1期46卷 62-72页
作者: 蔡敏 朱华 王红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04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茜草科粗叶木属Lasianthus 16种2亚种、1变种及相关的5属5种的花粉形态。粗叶木属的花粉属于广孢型,单粒。一般中等大小,绝大多数为圆球形,少数为近长球形或长球形。花粉形态特征,特别是在萌发孔和外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喜马拉雅三种黄耆属植物与其传粉熊蜂的空间分布预测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21年 第6期29卷 759-769页
作者: 施雨含 任宗昕 王维嘉 徐鑫 刘杰 赵延会 王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01
依赖于动物传粉获得繁殖成功的植物的分布与其传粉动物的地理分布有着密切联系.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植物及其传粉动物地理分布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喜马拉雅3种黄耆属(Astragalus)植物,即弯齿黄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系统发育区系地理学研究:以云南植物区系为例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17年 第2期25卷 195-203页
作者: 李嵘 孙航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
传统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主要以植物区系的分类群组成及其分布区类型的分析为主,忽视了进化历史的分析。本文根据前期云南植物区系的分区研究,基于云南种子植物1,983个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结合其地理分布,从进化历史的角度分析不同地理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山植物花的向日运动及其适应意义
收藏 引用
武汉植物研究 2008年 第2期26卷 197-202页
作者: 张舒 郁文彬 王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花的向日是一种花部运动的行为,通过花梗的弯曲或转动使花冠或花序能够追踪太阳,从而有效改善花内或花序温度,有利于吸引传粉者和促进其生殖器官的发育,以提高繁殖成功率。花的向日是高山植物热量适应行为的典型代表之一。通过对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