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 篇 期刊文献
  • 1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7 篇 工学
    • 19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4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23 篇 理学
    • 16 篇 物理学
    • 9 篇 化学
  • 3 篇 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主题

  • 8 篇 肿瘤标志物
  • 8 篇 稀土
  • 6 篇 上转换发光
  • 4 篇 近红外荧光粉
  • 3 篇 光致发光
  • 3 篇 时间分辨发光
  • 3 篇 纳米探针
  • 3 篇 光学性能
  • 3 篇 宽带发射
  • 3 篇 稀土纳米晶
  • 3 篇 稀土掺杂
  • 3 篇 无机纳米晶
  • 3 篇 荧光生物标记
  • 3 篇 发光材料
  • 2 篇 生物检测
  • 2 篇 电催化
  • 2 篇 发光二极管
  • 2 篇 白光
  • 2 篇 纳米材料
  • 2 篇 下转移

机构

  • 19 篇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
  • 11 篇 福州大学
  • 8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
  • 4 篇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
  • 4 篇 中国福建光电信息...
  • 3 篇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
  • 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 篇 中科院功能纳米结...
  • 3 篇 中国科学院海西研...
  • 2 篇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
  • 2 篇 南昌航空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功能纳...
  • 2 篇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
  • 2 篇 中国科学院海西研...
  • 2 篇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
  • 1 篇 中国科学院海西研...
  • 1 篇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
  • 1 篇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
  • 1 篇 中北大学

作者

  • 19 篇 陈学元
  • 5 篇 温珍海
  • 5 篇 chen xueyuan
  • 5 篇 郑伟
  • 5 篇 朱浩淼
  • 5 篇 林航
  • 5 篇 王元生
  • 4 篇 zheng wei
  • 4 篇 lin hang
  • 4 篇 黄萍
  • 4 篇 梁思思
  • 4 篇 涂大涛
  • 3 篇 王维
  • 3 篇 huang ping
  • 3 篇 zhu haomiao
  • 3 篇 黄得财
  • 3 篇 周山勇
  • 2 篇 wang yuan-sheng
  • 2 篇 liang si-si
  • 2 篇 方泽铠

语言

  • 4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
4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模板法控制合成AgInSe2:Zn2+近红外荧光量子点及其生物标记应用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 2022年 第5期80卷 625-632+1-19页
作者: 廉纬 方泽铠 涂大涛 李嘉尧 韩思远 李仁富 商晓颖 陈学元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AgInSe2(AISe)量子点具有带隙小、斯托克斯位移大、荧光寿命长且不含重金属有毒元素等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同时,AISe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对尺寸和组成具有强烈的依赖关系,然而传统的直接合成法很难实现对AISe量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r^(3+)掺杂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发光学报 2022年 第3期43卷 327-340页
作者: 吕雪杰 许杰 林航 林世盛 王元生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福建福州350108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Pr^(3+)掺杂长余辉发光材料因其稳定高效的红色持久性发光而备受关注。近年来,Pr^(3+)掺杂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总结了Pr^(3+)离子发光特性与电荷迁移带位置的关系,概述了最近报道的发光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cypate光裂解的新型近红外光响应稀土上转换纳米载药系统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 2022年 第4期80卷 423-427页
作者: 刘若湄 冯艳辉 李卓 卢珊 关天用 李幸俊 刘䶮 陈卓 陈学元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福州350108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光响应药物释放体系具有非侵入性、远程可控且时空分辨率高等特点,在杀菌、抗癌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目前近红外光响应的光裂解药物递送体系报道较少且光响应效率还有待提高.本工作将稀土纳米颗粒包覆介孔二氧化硅,逐步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于高功率白光发光二极管的YAGG:Ce3+/MMG:Mn4+荧光玻璃陶瓷的结构与性能
收藏 引用
硅酸盐学报 2018年 第11期46卷 1551-1557页
作者: 胡桃 林航 高妍 张力强 王元生 中国科学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州350002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采用低温共烧法制备了一种镶嵌YAGG:Ce^3+绿色荧光粉和MMG:Mn^4+红色荧光粉的新型荧光玻璃陶瓷。结果表明:玻璃熔体对红、绿荧光颗粒的热侵蚀作用较小,荧光粉微观结构未受明显破坏;制得的玻璃陶瓷发光强度高,且荧光热猝灭效应不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La3Si6N11∶Ce3+荧光玻璃陶瓷及其在高功率固态照明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发光学报 2020年 第12期41卷 1529-1537页
作者: 岳相铭 林航 林世盛 程遥 徐桔 王元生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 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闽都创新实验室)
面向市场对高功率照明的强烈需求,兼具优良光学和热/化学稳定性的全无机荧光玻璃陶瓷正蓬勃发展。本文基于低温共烧技术制备了一种镶嵌La3Si6N11∶Ce3+(LSN∶Ce)荧光粉的硅基氮化物玻璃陶瓷荧光转换材料。研究表明,共烧时玻璃组分对LS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稀土激活的荧光热增强材料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发光学报 2024年 第3期45卷 383-398页
作者: 陈瑞 刘瑞 王鹏飞 林航 程遥 王元生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福建福州350108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功能纳米材料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自从尺寸依赖的上转换荧光热增强现象在稀土激活的纳米荧光材料中被发现以来,开发具有显著荧光热增强效应的稀土荧光材料俨然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近期的探索发现荧光热增强效应在非纳米尺度稀土荧光材料体系以及非上转换发光过程中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无机纳米发光材料研究展望: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收藏 引用
发光学报 2020年 第5期41卷 498-501页
作者: 陈学元 涂大涛 郑伟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 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闽都创新实验室)
无机纳米发光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发光性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作者的科研经历,展望了无机纳米发光材料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聚焦该领域前沿"痛点"和"冷门",探讨研究工作如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倡议科学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稀土上转换纳米荧光探针的肿瘤标志物体外检测(英文)
收藏 引用
发光学报 2018年 第1期39卷 27-49页
作者: 于莉华 刘永升 陈学元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福州350007
肿瘤标志物的超敏特异性检测对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增加其存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新一代的纳米荧光探针,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晶具有独特的近红外激发的反斯托克斯上转换发光以及长荧光寿命等特征,被认为是有机染料、稀土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白光LED用荧光微晶玻璃设计制备、显微结构与发光特性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应用化学 2016年 第10期33卷 1126-1139页
作者: 林航 王波 王元生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
全无机微晶玻璃荧光材料具有物化性能稳定、热导率高、在长时间使用下不老化、不色偏等独特优势,迎合了半导体照明向高能量密度激发光源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发光材料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综述从荧光微晶玻璃的设计制备、构效关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NaYF_(4):Yb^(3+)/Er^(3+)单颗粒微米棒偏振上转换发光及其取向示踪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 2022年 第3期80卷 244-248页
作者: 胡晓柯 商晓颖 黄萍 郑伟 陈学元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福州350007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稀土掺杂微/纳材料的偏振上转换发光在单颗粒示踪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稀土离子的偏振上转换发光主要取决于其局域态的电子结构和激发态动力学.利用单颗粒偏振上转换光学测试平台对β-NaYF_(4):Yb^(3+)/Er^(3+)微米棒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