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钠元素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钠基电池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钠金属负极具有1,165 mA h g的高理论比容量和-2.71 V的低工作电压,这使其成为钠基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然而,钠金属微结构(SMSs)的形成,即枝晶状和苔藓状的Na金...
近年来,由于钠元素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钠基电池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钠金属负极具有1,165 mA h g的高理论比容量和-2.71 V的低工作电压,这使其成为钠基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然而,钠金属微结构(SMSs)的形成,即枝晶状和苔藓状的Na金属,以及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的堆积,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钠金属微结构的生长是随时间演化的,很难通过常规的非原位分析方法来表征钠金属微结构(SMSs)。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原位的手段来定量研究钠金属微结构的生长和演化过程,理解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我们在这项工作中采用原位磁共振成像(MRI)和核磁共振(NMR)技术以及创新的分析方法,为钠金属微结构(SMS)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空间分辨和定量的见解。
近年来,由于钠元素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钠基电池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钠金属负极具有1,165 mA h g-1的高理论比容量和-2.71 V的低工作电压,这使其成为钠基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然而,钠金属微结构(SMSs)的形成,即枝晶状和苔藓状的Na...
近年来,由于钠元素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钠基电池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钠金属负极具有1,165 mA h g-1的高理论比容量和-2.71 V的低工作电压,这使其成为钠基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然而,钠金属微结构(SMSs)的形成,即枝晶状和苔藓状的Na金属,以及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的堆积,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钠金属微结构的生长是随时间演化的,很难通过常规的非原位分析方法来表征钠金属微结构(SMSs)。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原位的手段来定量研究钠金属微结构的生长和演化过程,理解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我们在这项工作中采用原位磁共振成像(MRI)和核磁共振(NMR)技术以及创新的分析方法,为钠金属微结构(SMS)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空间分辨和定量的见解。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