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9 篇 期刊文献
  • 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2 篇 工学
    • 7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9 篇 软件工程
    • 46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4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1 篇 机械工程
    • 1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4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公安技术
  • 16 篇 管理学
    • 1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医学
    • 6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5 篇 理学
    • 3 篇 数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4 篇 艺术学
    • 4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队指挥学

主题

  • 8 篇 人机交互
  • 6 篇 手势识别
  • 5 篇 深度学习
  • 5 篇 资源分配
  • 4 篇 频谱效率
  • 4 篇 通信与计算融合
  • 4 篇 室内定位
  • 4 篇 卷积神经网络
  • 3 篇 人体运动
  • 3 篇 迁移学习
  • 3 篇 隐私保护
  • 3 篇 压缩感知
  • 3 篇 卫星移动通信
  • 3 篇 增量学习
  • 3 篇 资源管理
  • 3 篇 极速学习机
  • 3 篇 超级基站
  • 3 篇 虚拟现实
  • 3 篇 社交网络
  • 3 篇 异构网络

机构

  • 11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93 篇 移动计算与新型终...
  • 61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40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23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20 篇 重庆邮电大学
  • 10 篇 北京市移动计算与...
  • 9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9 篇 湘潭大学
  • 8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7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6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4 篇 中国三星研究院
  • 4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4 篇 郑州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4 篇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
  • 3 篇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
  • 3 篇 移动计算与新型终...

作者

  • 38 篇 周一青
  • 34 篇 zhou yiqing
  • 32 篇 石晶林
  • 29 篇 陈益强
  • 24 篇 shi jinglin
  • 19 篇 田霖
  • 18 篇 王兆其
  • 18 篇 tian lin
  • 15 篇 刘军发
  • 12 篇 于汉超
  • 10 篇 chen yiqiang
  • 10 篇 夏时洪
  • 10 篇 wang zhaoqi
  • 10 篇 毛天露
  • 9 篇 苏泳涛
  • 9 篇 朱珍民
  • 9 篇 chen yi-qiang
  • 9 篇 刘玲
  • 8 篇 liu ling
  • 8 篇 蒋鑫龙

语言

  • 17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移动计算与新型终端重点实验室"
170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基于用户偏好的多内容移动视频传输系统的效益优化
收藏 引用
计算科学 2019年 第3期46卷 103-107页
作者: 许精策 梁冰 李梦楠 纪雯 陈益强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190 移动计算与新型终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近年来,4G和5G网络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移动设备数据传输的带宽,同时视频播放设备的性能也不断提高,使得用户对视频流媒体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提升移动视频传输系统的效益变得越来越重要。文中从用户偏好的角度出发,分析多内容移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神经网络的时变无线信道仿真
收藏 引用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20年 第2期44卷 74-82页
作者: 刘留 李慧婷 张嘉驰 李一倩 周涛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100044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移动计算与新型终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提高频谱利用率、实现超大容量传输的前提是精准掌握无线信道特性信息.研究了反馈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在无线信道多普勒功率谱仿真中的应用.利用大量样本训练BPNN实现对时变信道进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联邦学习激励机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 2024年 第2期44卷 344-352页
作者: 余孙婕 曾辉 熊诗雨 史红周 移动计算与新型终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100190
针对当前联邦学习缺乏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难以衡量不同数据量、不同数据质量、不同数据分布的参与节点的联邦学习贡献度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的联邦学习激励机制。首先,提出融合训练模型的生成式对抗网络实现高精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差分隐私的联邦大模型微调技术
收藏 引用
信息安全研究 2024年 第7期10卷 616-623页
作者: 曾辉 熊诗雨 狄永正 史红周 移动计算与新型终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100190
随着私有数据可用性的降低,基于联邦学习的大模型参数微调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尽管联邦学习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隐私保护能力,但其中的梯度泄露攻击和针对大模型的嵌入反转攻击等隐私安全问题仍然威胁着参与者的敏感信息.在当前对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分级访问控制与共享系统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 2023年 第5期43卷 1518-1526页
作者: 曹萌 余孙婕 曾辉 史红周 移动计算与新型终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100049
针对当前医疗数据共享时访问控制粒度过粗、共享灵活性低、集中式医疗数据共享平台存在数据泄露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分级访问控制与共享系统。首先,对医疗数据按照敏感度分级,并提出了密文策略属性基分级加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数据面加速器的工业5G协议处理架构研究
收藏 引用
技术通讯 2023年 第10期33卷 1038-1046页
作者: 杨喜宁 周一青 陈洋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处理器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移动计算与新型终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伴随5G标准的不断演进和商用网络的规模部署,5G已成为引领我国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与此同时,以高带宽、高频次小包通信为特征的工业应用也对5G终端基带芯片协议处理提出了挑战。本文提出一种以数据面加速器(DPA)为核心的高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星地协同处理的资源管理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技术通讯 2020年 第12期30卷 1205-1214页
作者: 曹欢 苏泳涛 周一青 丁雅帅 邱大伟 龙隆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移动计算与新型终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100190
针对卫星通信网络中用户业务传输时延大、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星地协同处理的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联合考虑了星上计算能力、星上缓存能力及星上无线资源协调能力,并与地面资源管理器协同进行资源分配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众包数据的内定位方法和平台
收藏 引用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6年 第11期18卷 1476-1484页
作者: 黄正宇 陈益强 刘军发 蒋鑫龙 胡春雨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湘潭41110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100190 北京市移动计算与新型终端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190
随着WLAN的普及,基于Wi-Fi的内定位方法逐渐成为研究与应用的热点。虽然,其中基于位置指纹的定位算法研究相对广泛,应用效果较好,然而现有的指纹定位方法或系统仍存在以下3个问题:(1)离线阶段的数据标定和定位模型的训练需要耗费大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卫星互联网资源管控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6期25卷 27-38页
作者: 王龙河 周一青 曹欢 刘子凡 陈岩 陈道进 石晶林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100190 处理器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移动计算与新型终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100049
卫星互联网支持全球无缝覆盖,是地面通信系统的重要扩展和延伸、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关键环节、实现网络强国的重要基础信息设施;发展卫星互联网战略意义重大,相应的资源管控研究较为迫切。本文阐述了卫星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及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特征融合的图像自动变形
收藏 引用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14年 第7期19卷 1012-1020页
作者: 肖红光 肖树根 刘京 李淳芃 陈立福 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长沙410004 移动计算与新型终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100190
目的图像变形算法中特征基元提取和匹配方式大部分都是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并且在遮挡区域变形时出现较多的鬼影和模糊现象,使得针对同一场景图像变形实现繁琐且效果不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自动图像变形算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