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7 篇 期刊文献
  • 6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0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9 篇 工学
    • 15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3 篇 软件工程
    • 35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7 篇 机械工程
    • 5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4 篇 建筑学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7 篇 管理学
    • 1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理学
    • 2 篇 生物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4 篇 艺术学
    • 4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队指挥学

主题

  • 8 篇 集成电路
  • 7 篇 无线传感器网络
  • 7 篇 片上网络
  • 7 篇 功能验证
  • 7 篇 高性能计算
  • 7 篇 功耗评估
  • 6 篇 容错
  • 6 篇 多核处理器
  • 6 篇 性能优化
  • 5 篇 虚拟机
  • 5 篇 芯片组
  • 5 篇 覆盖率
  • 5 篇 小时延缺陷
  • 4 篇 验证
  • 4 篇 多核
  • 4 篇 体系结构
  • 4 篇 高性能计算机
  • 4 篇 片上多核处理器
  • 4 篇 寄存器重命名
  • 4 篇 时延测试

机构

  • 94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87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72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
  • 51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12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11 篇 北京龙芯中科技术...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8 篇 龙芯中科技术有限...
  • 8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
  • 7 篇 计算机系统结构国...
  • 7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5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5 篇 合肥工业大学
  • 3 篇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
  • 3 篇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
  • 2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2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2 篇 清华大学

作者

  • 51 篇 李晓维
  • 22 篇 李华伟
  • 19 篇 孙凝晖
  • 18 篇 韩银和
  • 17 篇 胡瑜
  • 16 篇 章隆兵
  • 16 篇 li xiaowei
  • 15 篇 胡伟武
  • 13 篇 沈海华
  • 10 篇 张戈
  • 9 篇 陈明宇
  • 9 篇 安学军
  • 9 篇 li huawei
  • 9 篇 zhang longbing
  • 9 篇 徐勇军
  • 8 篇 hu weiwu
  • 8 篇 张兆庆
  • 8 篇 刘奇
  • 8 篇 han yinhe
  • 8 篇 zhang ge

语言

  • 20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206 条 记 录,以下是161-170 订阅
排序:
HPP控制器的系统级功能验证
HPP控制器的系统级功能验证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学会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
作者: 刘涛 柴双勇 蔺建邦 弓睿 安学军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HPP(Hyper Parallel Processing)控制器应用在超龙一号和曙光6000节点中,提供了CPU之间的互连通路,实现了节点内统一地址空间和节点内数据通信功能。为了对HPP控制器进行有效的功能验证,设计了系统级功能验证平台HPPVP,采用基于层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向众核处理器的可扩展测试访问机制
面向众核处理器的可扩展测试访问机制
收藏 引用
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
作者: 孔鲁宁 胡瑜 李晓维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随着芯片功能和性能的不断提高,众核和多核处理器的可测试性设计(DFT)也变得日益复杂.传统的可测试性设计方法将整个芯片作为一个模块,进行扫描设计和存储器内建自测试设计,难以保证众核处理器的测试质量和测试开发周期.模块化的可测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核处理器的核级冗余容错技术
多核处理器的核级冗余容错技术
收藏 引用
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
作者: 单书畅 胡瑜 李晓维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单个芯片上可集成的处理器核越来越多,处理器技术正逐步进入多核时代.然而,晶体管特征尺寸的不断减小以及阈值电压的不断降低,使得处理器的可靠性问题也日益严重.在多核环境中,如何有效地利用片上丰富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ESDQL:一种评估小时延缺陷覆盖率的度量标准
ESDQL:一种评估小时延缺陷覆盖率的度量标准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CFTC'2011)
作者: 朱雪峰 李华伟 李晓维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随着工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因素会在电路中引入小时延缺陷,因此检测小时延缺陷变的非常必要。本文首先回顾己有的几个评估小时延缺陷覆盖情况的度量标准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这些度量标准由于没有排除己经被测到的大时延缺陷的干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控制器的研究与实现
一种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控制器的研究与实现
收藏 引用
2007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
作者: 方志斌 孙凝晖 安学军 胡鹏 李晓民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8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80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0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控制器,即系统控制器直接集成通信网卡并利用全局地址空间进行高性能通信。本文提出了该系统控制器的优点和面临问题,研究了该系统控制器设计的关键技术,关键技术包括集成网卡设计、两级互联结构和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确定性扫描链故障诊断向量的生成方法
一种确定性扫描链故障诊断向量的生成方法
收藏 引用
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
作者: 王飞 胡瑜 李晓维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扫描技术是一种广泛采用的结构化可测试性设计方法,该方法是提高测试质量的有效手段。由于扫描链及其控制逻辑可能会占到整个芯片面积的30%,扫描链故障导致的失效可能会占到失效总数的50%,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性扫描链诊断向量的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内容可寻址存储器的存储器内建自修复方法
基于内容可寻址存储器的存储器内建自修复方法
收藏 引用
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
作者: 谢远江 王达 胡瑜 李晓维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随着缺陷密度增加,在存储器中设计冗余行或冗余列替换有缺陷的存储器单元,成为提高存储器成品率的常用方法。然而基于冗余行或冗余列的修复方法不仅对冗余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冗余分析算法较复杂,且受限于存储器生产厂商提供的冗余资源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Flash存储器测试与修复方法概述
Flash存储器测试与修复方法概述
收藏 引用
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
作者: 王达 胡瑜 李晓维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Flash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由于其特有的低功耗、存储密度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由于深亚微米工艺的不确定性,Flash存储器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缺陷,从而导致存储器失效,成品率降低。如何有效地检测各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曙光5000网络接口控制器原型的功能验证
曙光5000网络接口控制器原型的功能验证
收藏 引用
2007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
作者: 王凯 李晓民 安学军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80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80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0
网络接口控制器是曙光5000芯片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将处理节点和互连网络连接了起来。在对网络接口控制器的功能验证中,使用了灰盒子验证模型和功能强大的SystemVerilog设计验证语言。通过对网络接口控制器和激励的模拟,功能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集成电路中的片内时延测量技术
集成电路中的片内时延测量技术
收藏 引用
第十三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
作者: 裴颂伟 李华伟 李晓维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190
随着工艺技术进入深亚微米时代,现代集成电路中对定时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时延缺陷对芯片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确保芯片的质量,非常有必要检测到它们。片内时延测量技术为芯片时廷的测试和调试提供了一种有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