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7 篇 期刊文献
  • 6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0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9 篇 工学
    • 15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3 篇 软件工程
    • 35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7 篇 机械工程
    • 5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4 篇 建筑学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7 篇 管理学
    • 1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理学
    • 2 篇 生物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4 篇 艺术学
    • 4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队指挥学

主题

  • 8 篇 集成电路
  • 7 篇 无线传感器网络
  • 7 篇 片上网络
  • 7 篇 功能验证
  • 7 篇 高性能计算
  • 7 篇 功耗评估
  • 6 篇 容错
  • 6 篇 多核处理器
  • 6 篇 性能优化
  • 5 篇 虚拟机
  • 5 篇 芯片组
  • 5 篇 覆盖率
  • 5 篇 小时延缺陷
  • 4 篇 验证
  • 4 篇 多核
  • 4 篇 体系结构
  • 4 篇 高性能计算机
  • 4 篇 片上多核处理器
  • 4 篇 寄存器重命名
  • 4 篇 时延测试

机构

  • 94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87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72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
  • 51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12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11 篇 北京龙芯中科技术...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8 篇 龙芯中科技术有限...
  • 8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
  • 7 篇 计算机系统结构国...
  • 7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5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5 篇 合肥工业大学
  • 3 篇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
  • 3 篇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
  • 2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2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2 篇 清华大学

作者

  • 51 篇 李晓维
  • 22 篇 李华伟
  • 19 篇 孙凝晖
  • 18 篇 韩银和
  • 17 篇 胡瑜
  • 16 篇 章隆兵
  • 16 篇 li xiaowei
  • 15 篇 胡伟武
  • 13 篇 沈海华
  • 10 篇 张戈
  • 9 篇 陈明宇
  • 9 篇 安学军
  • 9 篇 li huawei
  • 9 篇 zhang longbing
  • 9 篇 徐勇军
  • 8 篇 hu weiwu
  • 8 篇 张兆庆
  • 8 篇 刘奇
  • 8 篇 han yinhe
  • 8 篇 zhang ge

语言

  • 20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206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高性能处理器的差错校正技术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8年 第2期45卷 358-366页
作者: 王真 江建慧 员春欣 同济大学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804 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上海201804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0
随着芯片密度的不断增加和对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性能处理器的容错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对近年来高性能处理器的差错校正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它们被分为时钟级差错恢复、指令级差错恢复、线程级差错恢复以及重构等4类,研究对象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片上多核处理器存储一致性验证
收藏 引用
软件学报 2010年 第4期21卷 863-874页
作者: 王朋宇 陈云霁 沈海华 陈天石 张珩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安徽合肥230027
存储一致性验证是片上多核处理器功能验证的重要部分.由于验证并行程序的执行结果是否符合存储一致性模型理论上是NP难问题,现有的验证方法中只能采用一些时间复杂度大于O(n3)的不完全方法.发现在支持写原子性的多处理器系统中,两条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结合ATPG和SAT的无界模型检验前像计算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7年 第3期19卷 376-380页
作者: 刘领一 赵阳 吕涛 李华伟 李晓维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先进测试技术实验室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先进测试技术实验室北京100080
提出一种无界模型检验的前像计算方法,该方法有效地结合ATPG和SAT引擎,充分利用引擎各自的优点.SAT用来判断是否已经穷尽有解;每次SAT枚举出一个前像解后,采用一个专门的ATPG过程减少状态变量上的赋值,从而减少前像解的总个数,加快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循环合并敏感的优化内联模型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7年 第7期44卷 1265-1271页
作者: 周谦 冯晓兵 张兆庆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0
内联是编译器中的一种重要的优化手段.传统的编译器中内联模型只考虑函数的执行频率和大小,而没有考虑后面的优化.优化指导的内联模型是以考虑后面的优化为主而进行的内联,但它的缺点是没有考虑函数的执行频率和大小.为了克服以上两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物理反标的处理器功耗建模与评估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7年 第11期19卷 1471-1475页
作者: 黄琨 张戈 王君 曾洪博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将基于综合的处理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参数化RTL和物理反标的方法对处理器中的基本单元块提取出功耗值并组成功耗模型库;将处理器各模块映射为基本单元块的组合,利用性能模拟器统计出的模块翻转信息,从而对处理器的功耗做出快速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部分调用图的线程敏感Profiling技术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 2008年 第10期34卷 30-32页
作者: 刘弢 吴承勇 张兆庆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Profiling技术能提供程序实际执行时的相关信息。在动态编译环境中,Profiling的运行时开销导致难以收集较为复杂的运行时信息。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部分调用图的Profiling技术,在收集多线程程序中线程相关的各种执行信息时,能有效减少运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处理器芯片组中PCI桥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 2008年 第1期34卷 241-243页
作者: 方志斌 孙凝晖 安学军 胡鹏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分析了多处理器芯片组内通信和PCI通信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在切入通信机制下的PCI桥控制器,该控制器在FPGA布局布线后可以达到66 MHz,有效隐藏PCI协议中的突发传送和读延迟机制给多处理器切入通信带来的性能损耗。该控制器已稳定运行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快速的低压降电源/地网络设计方案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年 第26期43卷 97-99页
作者: 陈磊 陈岚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在税控机SoC的物理设计中,对电源/地网络的设计流程做了较大地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布线密度的设计方法:首先根据目标电压降确定各层金属电源/地线的布线密度,然后根据密度可有针对性的构架电源/地网络,大大提高了设计速度。另外,为降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多线程程序内存系统模拟器Trace驱动仿真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5年 第6期52卷 1266-1277页
作者: 朱鹏飞 卢天越 陈明宇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 北京100190
伴随大数据计算时代的到来,片上多核处理器为提高多线程程序服务器吞吐率发挥巨大作用,同时其内存系统的访问延迟越来越影响系统性能.目前,路径驱动(trace-driven)仿真方法比执行驱动(execution-driven)运行速度快,被内存系统研究者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可调试性设计综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2年 第1期49卷 21-34页
作者: 钱诚 沈海华 陈天石 陈云霁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微处理器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随着硬件复杂度的不断提高和并行软件调试的需求不断增长,可调试性设计已经成为集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仅靠传统的硅前验证已经无法保证现代超大规模复杂集成电路设计验证的质量,因此作为硅后验证重要支撑技术的可调试性设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