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84 篇 期刊文献
  • 41 篇 会议
  • 1 件 标准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42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81 篇 工学
    • 15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50 篇 机械工程
    • 106 篇 软件工程
    • 53 篇 建筑学
    • 4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4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0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6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5 篇 土木工程
    • 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4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 篇 光学工程
    • 2 篇 电气工程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68 篇 管理学
    • 6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工商管理
  • 56 篇 艺术学
    • 55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39 篇 理学
    • 18 篇 数学
    • 15 篇 系统科学
    • 3 篇 地理学
    • 2 篇 物理学
    • 2 篇 化学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医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66 篇 cad
  • 30 篇 计算机图形学
  • 27 篇 计算机
  • 27 篇 工程数据库
  • 24 篇 算法
  • 15 篇 cscw
  • 15 篇 数据库
  • 14 篇 人工智能
  • 14 篇 数字电路
  • 12 篇 测试
  • 12 篇 工程设计
  • 11 篇 用户界面
  • 11 篇 管理系统
  • 10 篇 钢结构
  • 10 篇 面向对象
  • 9 篇 可视化
  • 9 篇 集成电路
  • 9 篇 图像处理
  • 8 篇 程序设计
  • 8 篇 体绘制

机构

  • 200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119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39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16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5 篇 北方工业大学
  • 14 篇 合肥工业大学
  • 11 篇 北京大学
  • 10 篇 山东工业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7 篇 北京工业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6 篇 清华大学
  • 6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5 篇 复旦大学
  • 5 篇 山东科技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5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
  • 4 篇 北京中国科学院计...
  • 4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作者

  • 71 篇 刘慎权
  • 60 篇 林宗楷
  • 47 篇 郭玉钗
  • 46 篇 唐卫清
  • 28 篇 魏道政
  • 26 篇 李华
  • 26 篇 齐东旭
  • 24 篇 丁玮
  • 23 篇 史忠植
  • 22 篇 闵应骅
  • 21 篇 liu shen-quan
  • 19 篇 闫伟齐
  • 18 篇 tang wei-qing
  • 15 篇 林守勋
  • 15 篇 刘晓平
  • 14 篇 李忠诚
  • 13 篇 li hua
  • 12 篇 黄永红
  • 11 篇 李凤森
  • 10 篇 许建国

语言

  • 42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CAD开放实验室"
427 条 记 录,以下是281-290 订阅
排序:
基于U系统的数字图象水印技术
收藏 引用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2001年 第6期6卷 552-557页
作者: 丁玮 闫伟齐 齐东旭 联想电脑公司战略发展研究部 北京10008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CAD开放研究实验室 北京100080
研究 U系统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在图象中植入数字水印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介绍了分段线性 U系统及其性质 ,并将其扩展为分段 k次 U系统 ;在讨论如何使用分段线性 U系统对数字图象进行分解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 U系统的数字图象水印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层次化模型构造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1997年 第8期2卷 555-561页
作者: 周晓云 何大曾 刘慎权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CAD开放实验室 四通集团公司系统工程部
通过分析现有的层次化模型构造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特征角准则的多面体模型简化方法,它是构造层次化模型的关键技术。通过给定不同的特征角阈值,利用该方法可以生成层次化模型,文末给出了具体实例。
来源: 评论
二三维共享图结构的工厂管网建模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0年 第4期12卷 255-261页
作者: 张斌 黄永红 常红星 唐卫清 唐荣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03教研室 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CAD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0 中国科学院软件工程中心 北京100080
根据管道设计的一般过程 ,在现有管道设计 cad软件建模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归纳了管道系统特有的拓扑约束性质 ,提出了采用特征点描述管道系统的宏观约束 ,以及采用管网骨架和管件在管网骨架上的插入点描述管件的布局约束和局部约束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UML活动图描述工作流模型的执行语义
收藏 引用
计算研究与发展 2005年 第2期42卷 300-307页
作者: 赵志崑 盛秋戬 史忠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0
UML是软件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建模语言 ,但其主要问题是缺少严格的形式化语义 ,因而描述的模型容易产生歧义 根据UML活动图的语法和工作流系统的特点 ,为UML活动图定义了一种执行语义 基于时间转变系统模型 ,将工作流系统的执行描述为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个基于用户界面对象模型的多窗口界面工具
收藏 引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1995年 第4期 294-298页
作者: 张星明 许建国 江西九江师范专科学校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CAD开放实验室
本文提出了在DOS环境下建立一个基于用户界面对象(UIO)模型的多窗口界面工具的总体设计思想,根据DOS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基本图形软件包、用户界面表示元素库及事件处理器库,并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UIO类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层次化模型构造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1997年 第Z2期 7-13页
作者: 周晓云 何大曾 刘慎权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CAD开放实验室 四通集团公司系统工程部
通过分析现有的层次化模型构造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特征角准则的多面体模型简化方法,它是构造层次化模型的关键技术。通过给定不同的特征角阈值,利用该方法可以生成层次化模型,文末给出了具体实例。
来源: 评论
改进的管道cad元件特征轮廓识别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1999年 第2期11卷 147-150页
作者: 金文华 何涛 刘晓平 唐卫清 唐荣锡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CAD开放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03教研室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在现有割线法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算法,直接利用Y方向切割线段修剪X方向特征轮廓,从而避免了两多边形求交的复杂耗时运算,提高了割线法的处理速度.
来源: 评论
Mandelbrot数集和非线性过程的可视性图象
收藏 引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1991年 第4期3卷 26-32页
作者: 胡纪阳 胡瑞安 华中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CAD开放研究实验室 北京100080
本文通过Mondelbrot数集映象变换式,讨论了Riccati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是如何与其变换式相对应,并由此与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相联系的,提出M-Euler数学模型和算法。非线性过程常见于机械、电气和力学中。研究表明,这类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智能线模型管道cad系统中的管线特征智能定位研究与开发
收藏 引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1999年 第1期11卷 57-61页
作者: 刘晓平 金文华 唐卫清 张奠成 刘慎权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03教研室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CAD开放实验室
作为一种构件而被引入管道CAD系统的智能线,在这里扩展成为描述管线的模型.为提高管道CAD系统的特征定位效率,提出了平剖图的3种模式并介绍了若干基于智能线模型的启发式算法,已使得管线特征自动定位在局部范围内成为可能.
来源: 评论
陶瓷产品造型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1992年 第2期4卷 76-80页
作者: 詹永照 王来生 江苏工学院信息系CAD室 江苏镇江212013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CAD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0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辅助陶瓷产品造型设计系统的设计方法和主要功能。本系统提供了真实感图形的显示,图形逼真,自然。在处理真实感图形中,采用了较合适的花纹映射和光源球面缓冲法处理阴影,使图形生成的真实性和实时性得到较好的统一。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