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8 篇 期刊文献
  • 1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6 篇 工学
    • 6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1 篇 软件工程
    • 25 篇 机械工程
    • 1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1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5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6 篇 管理学
    • 2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7 篇 理学
    • 3 篇 地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4 篇 军事学
    • 2 篇 战术学
    • 2 篇 军队指挥学
  • 3 篇 艺术学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6 篇 可靠性
  • 5 篇 卫星网络
  • 5 篇 仿真
  • 4 篇 网络编码
  • 3 篇 软件容错
  • 3 篇 形式化方法
  • 3 篇 空间飞行器
  • 3 篇 吞吐量
  • 3 篇 体系结构
  • 3 篇 公平性
  • 3 篇 形式化模型
  • 3 篇 进化算法
  • 3 篇 匿名性
  • 3 篇 分布式仿真
  • 3 篇 公平非否认协议
  • 3 篇 视景仿真
  • 2 篇 建模
  • 2 篇 一致性问题
  • 2 篇 路由算法
  • 2 篇 地表形变模型

机构

  • 67 篇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
  • 46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15 篇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
  • 9 篇 国防科技大学
  • 8 篇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
  • 8 篇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
  • 5 篇 中国科学院综合信...
  • 5 篇 中国科学院软件所...
  • 4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
  • 3 篇 中国科学院软件所...
  • 3 篇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
  • 3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
  • 2 篇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
  • 2 篇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
  • 2 篇 天津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
  • 2 篇 四川大学
  • 2 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

  • 30 篇 郑昌文
  • 23 篇 吕品
  • 22 篇 胡晓惠
  • 16 篇 zheng chang-wen
  • 14 篇 刘立祥
  • 13 篇 郑刚
  • 11 篇 liu li-xiang
  • 11 篇 彭启民
  • 11 篇 张金芳
  • 10 篇 马恒太
  • 8 篇 吴佳泽
  • 8 篇 hu xiao-hui
  • 8 篇 zheng gang
  • 7 篇 李鹏飞
  • 7 篇 hu xiaohui
  • 7 篇 柳庆武
  • 7 篇 lv pin
  • 6 篇 zhang jin-fang
  • 6 篇 liu qing-wu
  • 6 篇 peng qi-min

语言

  • 12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综合信息系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目标识别中的稳定图像特征组合发掘
收藏 引用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12年 第1期17卷 99-105页
作者: 姜永兵 彭启民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综合信息系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针对图像局部特征组合稳定性差和区分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对由图像半局部邻域特征挖掘得到的频繁项集进行统计学过滤、模式分解、模式总结及模式组成项间几何关系的建模,提出两种具有较强表征力和区分力的图像中层表示模型:类间共用稳定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UC匿名的移动自组网概率组播策略
收藏 引用
软件学报 2008年 第9期19卷 2403-2412页
作者: 章洋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综合信息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鉴于现有移动自组网匿名路由协议不能为组播提供匿名通信支持,而只能提供特定非形式化的匿名性分析,提出了一种UC(universally composable)匿名的移动自组网概率组播策略.在路由发现阶段,采用一次性密钥对保持路径记录私密.在数据分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网络编码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8年 第3期45卷 400-407页
作者: 杨林 郑刚 胡晓惠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沙410073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综合信息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0
网络编码允许网络节点在传统数据转发的基础上参与数据处理,已成为提高网络吞吐量、鲁棒性和安全性的有效方法.在介绍网络编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比较了集中式和分布式网络编码构造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实用网络编码设计中涉及的同步、纠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频域特征的仿射不变目标识别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9年 第3期46卷 478-484页
作者: 吕文先 彭启民 吕玉增 黎俊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综合信息系统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针对低信噪比图像中仿射不变目标的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频域特征的识别方法.通过分析空频域仿射变换之间的关系,采取对边缘图像的傅氏频谱进行伪对数采样的特征提取方法,较好地提取了中低频特征,避免了光照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景深效果绘制技术综述
收藏 引用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11年 第11期16卷 1957-1966页
作者: 吴佳泽 郑昌文 胡晓惠 欧阳冠军 张利强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综合信息系统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景深效果能够增强计算机生成图像的真实感,因此关于这类效果的绘制已成为计算机图形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景深效果的绘制问题,首先研究和分析各种相机镜头模型的光学成像原理,比较各类镜头模型的特点和模拟景深效果的能力;然后分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Delaunay三角网构建方法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10年 第8期15卷 1158-1167页
作者: 余杰 吕品 郑昌文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综合信息系统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Delaunay三角网构建是3维场景可视化领域的一个热点也是难点问题。归纳总结了现有Delaunay三角网构建研究中的3类方法——逐点插入法、三角网生长法和分治法,以及在各自原理框架下的不同实现算法;比较分析了3种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各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优质样本筛选的离线强化学习算法
收藏 引用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024年 第11期37卷 1022-1032页
作者: 侯永宏 丁旺 任懿 董洪伟 杨松领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天津300072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空间综合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针对离线强化学习算法过度依赖数据集样本质量的问题,提出基于优质样本筛选的离线强化学习算法.首先,在策略评估阶段,赋予优势值的样本更高的更新权重,并添加策略熵项,快速识别高质量且在数据分布内概率较高的动作样本,从而筛选更有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适应度函数遗传算法的公平交换协议自动生成方法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 2010年 第5期38卷 1089-1094页
作者: 刘冬梅 卿斯汉 侯玉文 李鹏飞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基础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08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信息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080 中国科学院综合信息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0
基于现有协议自动生成方法无法直接用于公平交换协议,我们对Clark-Jacob方法进行了扩展,针对公平交换协议的设计空间特征,获得公平性判定模型,模型引入通信信道类型编码,并将主体拥有集合和主体信念集合相分离来完成协议生成过程中消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GEO通信系统LLC协议设计及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 2012年 第15期38卷 1-4页
作者: 徐涛 刘立祥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综合信息系统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针对GEO链路延时大、误码率高的特点,提出基于位图的RBM-ARQ可靠传输算法。对GMPRS逻辑链路控制(LLC)层的可靠传输算法进行改进,采用保持更新终端状态的方法,以加强信道损伤的恢复能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合理设置重传时间和重传计数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PC机群的多通道视景仿真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6年 第26期42卷 38-40,70页
作者: 吕品 张金芳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综合信息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0
使用PC机群实现多通道视景仿真,可以在给用户带来强烈的沉浸感和较大的视野的同时得到很高的性能价格比。讨论了包含用户交互控制下的静态场景和独立数据驱动下的动态实体的的多通道视景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了在该结构下的视景同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