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34 篇 期刊文献
  • 27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0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65 篇 工学
    • 59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0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6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68 篇 冶金工程
    • 10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7 篇 电气工程
    • 32 篇 矿业工程
    • 27 篇 机械工程
    • 2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6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3 篇 软件工程
    • 12 篇 农业工程
    • 12 篇 生物工程
    • 10 篇 林业工程
    • 9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74 篇 理学
    • 218 篇 化学
    • 25 篇 物理学
    • 12 篇 生态学
    • 11 篇 生物学
    • 9 篇 大气科学
  • 32 篇 医学
    • 2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7 篇 农学
    • 1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9 篇 作物学
  • 14 篇 管理学
    • 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法学

主题

  • 50 篇 离子液体
  • 45 篇 数值模拟
  • 29 篇 分离
  • 27 篇 动力学
  • 24 篇 催化剂
  • 22 篇 萃取
  • 19 篇 吸附
  • 18 篇 浸出
  • 16 篇 锂离子电池
  • 16 篇 搅拌槽
  • 15 篇 高铝粉煤灰
  • 15 篇 热解
  • 15 篇 氧化铝
  • 13 篇 二氧化碳
  • 13 篇 红外光谱
  • 13 篇 电沉积
  • 13 篇 计算流体力学
  • 12 篇 重金属
  • 12 篇 回收
  • 12 篇 生物质

机构

  • 41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53 篇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
  • 282 篇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
  • 245 篇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
  • 208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98 篇 中国科学院绿色过...
  • 88 篇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
  • 86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82 篇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
  • 71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62 篇 中国科学院绿色过...
  • 51 篇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
  • 37 篇 北京化工大学
  • 36 篇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
  • 34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34 篇 湿法冶金清洁生产...
  • 33 篇 沈阳化工大学
  • 27 篇 中国石油大学
  • 24 篇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
  • 23 篇 清华大学

作者

  • 155 篇 李会泉
  • 101 篇 刘会洲
  • 99 篇 杨超
  • 99 篇 张懿
  • 63 篇 齐涛
  • 60 篇 王志
  • 59 篇 徐红彬
  • 48 篇 毛在砂
  • 45 篇 郑诗礼
  • 44 篇 曹宏斌
  • 41 篇 杨良嵘
  • 41 篇 李少鹏
  • 37 篇 王晨晔
  • 36 篇 许光文
  • 34 篇 王丽娜
  • 31 篇 张锁江
  • 30 篇 张广积
  • 29 篇 张建波
  • 27 篇 华超
  • 27 篇 曹妍

语言

  • 1,40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绿色过程与工程院重点实验室"
1409 条 记 录,以下是911-920 订阅
排序:
测定气—液—固搅拌槽内相含率分布取样法的改进
收藏 引用
黄金科学技术 2015年 第4期23卷 80-85页
作者: 曹俊雅 马斌 李向阳 杨超 毛在砂 张广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在化工冶金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的气—液—固三相搅拌槽反应器由于缺少基础实验数据造成设计放大的困难。对于能直接有效地反映反应器内部特性的分散相(气泡和固体颗粒)的局部相含率分布,目前仍然没有可靠的实验测量方法。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铝合金锰(Ⅶ)–钛(Ⅳ)系无铬化学转化成膜工艺
收藏 引用
过程工程学报 2014年 第5期14卷 860-866页
作者: 黄啸竹 刘庆芬 张超 梁向峰 李望良 刘会洲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绿色过程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以KMnO4和TiOSO4为钝化剂主要成分,研究6063铝合金锰(VII)-钛(IV)系钝化成膜新工艺,考察钝化液成分、温度、pH值、反应时间对成膜过程及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方案,分析转化膜的形貌和化学组成,采用化学方法考察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碳酸氢钠浸出钙化熟料制备V_2O_5的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钢铁钒钛 2015年 第1期36卷 1-6页
作者: 付自碧 郑诗礼 孙朝晖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攀枝花61700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100190
以钒渣钙化焙烧熟料为原料,采用碳酸氢钠浸出—碳酸(氢)铵沉钒工艺进行了制备V2O5的试验。重点研究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浸出剂浓度、液固比对浸出效果的影响和浸出液净化、沉钒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钙化熟料在浸出温度9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还原剂用于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的试验
收藏 引用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 第3期37卷 52-58页
作者: 苑鹏 韩宏亮 段东平 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 河北唐山063009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针对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从金属化率、抗压强度和体积收缩率3方面入手,分析了石墨、无烟煤、竹炭、木炭四种还原剂对含碳球团还原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还原剂种类对含碳球团金属化率的影响较小,但对含碳球团的强度和体积收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五味子药用组分在纯水中溶出行为研究
收藏 引用
时珍国医国药 2015年 第9期26卷 2052-2056页
作者: 孙媛媛 孙玉良 肖清贵 徐红彬 张懿 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省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大庆163318 中国科学院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北京100190 吉林省靖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吉林靖宇135200
目的获得杂质含量较少的五味子木脂素浸膏。方法采用水浸方法,对五味子干果进行预处理,测定了不同温度、固液比、浸泡时间下总浸出率、木脂素浸出率、多糖浸出率、色素浸出行为规律,并通过进一步考察相对浸出规律。结果得到了最佳水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Dechromization and dealumination kinetics in process of Na_2CO_3-roasting pretreatment of laterite ores
收藏 引用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4年 第12期24卷 3979-3986页
作者: 郭强 曲景奎 韩冰冰 魏广叶 张培育 齐涛 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绿色过程与工程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A novel process was proposed for the activation pretreatment of limonitic laterite ores by Na2CO3 roasting. Dechromization and dealumination kinetics of the laterite ores and the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Na2CO3-ore m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钒铬溶液离子交换法提钒研究
收藏 引用
钢铁钒钛 2015年 第5期36卷 1-5页
作者: 高官金 彭毅 曹宏斌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攀枝花61700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北京100190
根据现有钒渣钠化提钒工艺的特点,巧妙规避钒、铬分离难题,提出了钒铬液离子交换法选择性提钒技术:选用阴离子树脂从高浓度含铬钒液中选择性吸附部分钒,交换余液返钠化提钒主流程继续生产氧化钒产品(冶金级)。分别研究了树脂型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化工冶金固废资源化中的“减法型”与“加法型”工艺-以电石渣制纳米碳酸钙和治硅废渣制微晶玻璃为例
化工冶金固废资源化中的“减法型”与“加法型”工艺-以电石渣制...
收藏 引用
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固废处理与生态环境材料学术交流会
作者: 曹建尉 王志 任丽会 赵庆朝 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文针对大宗化工冶金固废资源化过程,提出"加法型"与"减法型"高值化利用工艺,重点论述"加"与"减"的方法及两种工艺的共性关键过程-结晶过程,以及结晶过程中介稳中间体的控制及其作用。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纳米薄片状氧化镁在合成碳酸二乙酯中的催化作用研究
纳米薄片状氧化镁在合成碳酸二乙酯中的催化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九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助力两型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
作者: 李凤姣 王利国 曹妍 贺鹏 韩笑 李会泉 中国科学院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碳酸二乙酯(DEC)在电解液、有机合成、溶剂、油品添加剂等领域有重要用途和应用前景[1].DEC 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光气法、酯交换法、乙醇氧化羰基化法、CO2 醇解法和氨基甲酸乙酯醇解法等[2].
来源: 评论
纳米薄片状氧化镁在合成碳酸二乙酯中的催化作用研究
纳米薄片状氧化镁在合成碳酸二乙酯中的催化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九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助力两型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
作者: 李凤姣 王利国 曹妍 贺鹏 韩笑 李会泉 中国科学院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碳酸二乙酯(DEC)在电解液、有机合成、溶剂、油品添加剂等领域有重要用途和应用前景[1]。DEC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光气法、酯交换法、乙醇氧化羰基化法、CO醇解法和氨基甲酸乙酯醇解法等[2]。其中,氨基甲酸乙酯醇解法具有原料成本低、产品...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