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85 篇 期刊文献
  • 567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25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93 篇 工学
    • 76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9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5 篇 电气工程
    • 48 篇 机械工程
    • 45 篇 建筑学
    • 44 篇 土木工程
    • 2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6 篇 农业工程
    • 13 篇 生物工程
    • 1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0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8 篇 光学工程
    • 7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5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70 篇 理学
    • 509 篇 化学
    • 112 篇 生物学
    • 103 篇 物理学
  • 97 篇 医学
    • 33 篇 临床医学
    • 2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0 篇 中西医结合
    • 1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4 篇 农学
    • 17 篇 作物学
    • 1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法学

主题

  • 53 篇 电化学
  • 53 篇 评述
  • 48 篇 电化学发光
  • 38 篇 生物传感器
  • 36 篇 电催化
  • 33 篇 金纳米粒子
  • 29 篇 修饰电极
  • 28 篇 毛细管电泳
  • 25 篇 化学修饰电极
  • 24 篇 原子力显微镜
  • 17 篇 电导率
  • 17 篇 荧光
  • 16 篇 石墨烯
  • 16 篇 纳米材料
  • 16 篇 传感器
  • 15 篇 自组装
  • 15 篇 细胞色素c
  • 15 篇 纳米粒子
  • 14 篇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 13 篇 葡萄糖

机构

  • 481 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
  • 249 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
  • 15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35 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
  • 127 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
  • 119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56 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
  • 55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33 篇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
  • 33 篇 吉林大学
  • 29 篇 长春理工大学
  • 23 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
  • 18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16 篇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
  • 13 篇 长春工业大学
  • 11 篇 吉林师范大学
  • 11 篇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
  • 9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8 篇 中国科学院
  • 8 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

作者

  • 186 篇 董绍俊
  • 154 篇 汪尔康
  • 121 篇 杨秀荣
  • 73 篇 赵凤玉
  • 63 篇 朱果逸
  • 55 篇 王振新
  • 46 篇 邢巍
  • 45 篇 程海洋
  • 41 篇 刘长鹏
  • 37 篇 陈卫
  • 34 篇 由天艳
  • 33 篇 彭章泉
  • 32 篇 逯乐慧
  • 29 篇 林祥钦
  • 29 篇 李壮
  • 29 篇 杨帆
  • 28 篇 孙健
  • 28 篇 陆天虹
  • 27 篇 徐国宝
  • 26 篇 唐纪琳

语言

  • 1,252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1253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12年 第7期40卷 975-982页
作者: 王立旭 姜秀娥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可以在单分子水平上原位监测界面吸附分子的振动变化,提供定向和构象的信息,因而备受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表面增强红外光谱产生、增强机制、基底制备方法、特点,重点评述了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在原位解析复杂的生物界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阻抗虚部计算聚合物解质导率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02年 第10期30卷 1153-1157页
作者: 赵峰 钱新明 古宁宇 董绍俊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022
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 (PEO1 ) 1 0 LiClO4 Al2 O3和 (PEO2 ) 1 6 LiClO4 碳酸乙烯酯 (EC)两种复合聚合物解质体系的导率 ,给出了等效路和各拟合元件的物理意义。当阻抗谱图发生严重变形时 ,提出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聚合物解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复合聚合物解质的导行为及导率的测定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02年 第1期30卷 1-5页
作者: 古宁宇 钱新明 赵峰 董绍俊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022
研究了乙烯碳酸酯(EC)增塑的(PEO)16LiCLO4-EC复合聚合物解质交流阻抗谱图,提出了不锈钢极/聚合物解质/不锈钢极这种结构在交流阻抗测试分析中具有普适性的摸拟等效路,并且根据等效路中元件拟合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细管区带泳柱端安培检测抗癌药物巯嘌吟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1999年 第10期27卷 1141-1145页
作者: 王晓清 由天艳 杨秀荣 汪尔康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 长春130022
报道了一种高效快速检测抗癌药物巯嘌呤的方法——毛细管区带泳柱端安培检测.考察了巯嘌呤的化学行为.在最佳操作条件下,获得此药物的检测限为1×10;mol/L;线性范围为5×10;~5×10;mol/L;相关系数为0.995,重现性良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肿瘤坏死因子与可溶性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研究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13年 第5期41卷 664-669页
作者: 杨帆 杨秀荣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研究了肿瘤坏死因子(TNF)与其两种受体的胞外部分即可溶性受体(TNF sRI/Fc Chimera和TNF sRII/Fc Chimera)的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性质。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研究:在传感片上氨基偶联固定TNF,测定其与溶液中两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金纳米粒子探针的合成及应用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10年 第1期38卷 1-7页
作者: 马立娜 刘殿骏 王振新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由于金纳米粒子(AuNPs)具有与大小、形状和聚集程度相关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物分析和生物医学检测技术中,并发展成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生物分析检测手段。以AuNPs为探针的分析方法通常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化学控制释放三磷酸腺苷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 1995年 第2期53卷 163-167页
作者: 李一峻 董绍俊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 长春130022
在含有对甲苯磺酸钠和吡咯的水溶液中化学合成聚吡咯膜.当膜在三磷酸腺苷(ATP)的溶液中氧化时,ATP掺人膜内;当膜还原时ATP从膜中释放出来.释放出的ATP的量可由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
来源: 评论
磷钼酸掺杂的聚吡咯薄膜极的表征
收藏 引用
物理化学学报 1994年 第2期10卷 183-187页
作者: 金文 董绍俊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 长春130022
1:12 phosphomolybdic anion doped polypyrrole film electrode was characterized by in - situ UV-vis spectroelectrocheforstr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scan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 and electron spin reso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聚苯胺薄膜修饰极对抗坏血酸的催化氧化
收藏 引用
物理化学学报 1992年 第1期8卷 82-86页
作者: 董绍俊 宋发益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 长春130022
本文表明聚苯胺(PAn)薄膜修饰极对水溶液中的抗坏血酸(AH_2)在较宽的pH范围和较宽的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催化氧化作用,为EC平行催化过程。利用旋转圆盘极(RDE)进行了催化过程动力学分析,求出了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在抗坏血酸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技术实时研究蛋白质在修饰表面的静吸附行为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1年 第7期22卷 1128-1130页
作者: 裴仁军 崔小强 杨秀荣 汪尔康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中心 长春130022
The elucidation of key influence factors for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control protein nonspecific adsorption on modified surfaces. In this study, real tim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technique is 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