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819 篇 期刊文献
  • 2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84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698 篇 法学
    • 1,94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532 篇 政治学
    • 374 篇 法学
    • 83 篇 社会学
    • 39 篇 公安学
    • 24 篇 民族学
  • 1,328 篇 管理学
    • 891 篇 公共管理
    • 24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86 篇 工商管理
    • 98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5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777 篇 经济学
    • 482 篇 应用经济学
    • 369 篇 理论经济学
  • 242 篇 文学
    • 211 篇 新闻传播学
    • 2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72 篇 哲学
    • 171 篇 哲学
  • 171 篇 工学
    • 48 篇 城乡规划学
    • 4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6 篇 软件工程
    • 2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6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1 篇 公安技术
  • 170 篇 历史学
    • 135 篇 中国史
    • 32 篇 世界史
    • 14 篇 考古学
  • 140 篇 教育学
    • 131 篇 教育学
  • 37 篇 理学
    • 12 篇 生态学
  • 29 篇 医学
    • 2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5 篇 农学
  • 15 篇 军事学
    • 15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5 篇 艺术学

主题

  • 248 篇 中国共产党
  • 227 篇 中国式现代化
  • 127 篇 高质量发展
  • 125 篇 习近平总书记
  • 98 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
  • 92 篇 党的领导
  • 87 篇 全面从严治党
  • 86 篇 共同富裕
  • 86 篇 新时代
  • 78 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 72 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70 篇 习近平
  • 68 篇 自我革命
  • 66 篇 党的建设
  • 61 篇 马克思主义
  • 60 篇 人工智能
  • 59 篇 乡村振兴
  • 55 篇 全面深化改革
  • 50 篇 基层治理
  • 49 篇 国家治理

机构

  • 433 篇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
  • 406 篇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
  • 335 篇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
  • 331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党的...
  • 325 篇 中共中央党校政治...
  • 295 篇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
  • 231 篇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
  • 206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公共...
  • 171 篇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
  • 148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 136 篇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
  • 132 篇 中央党校社会和生...
  • 116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 115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
  • 109 篇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
  • 105 篇 中共中央党校
  • 89 篇 中央党校公共管理...
  • 88 篇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
  • 85 篇 中央党校党的建设...
  • 82 篇 中央党校政治和法...

作者

  • 119 篇 董振华
  • 85 篇 丁元竹
  • 80 篇 郭全中
  • 69 篇 蔡之兵
  • 58 篇 何哲
  • 57 篇 赖德胜
  • 55 篇 韩保江
  • 50 篇 王学斌
  • 48 篇 周佑勇
  • 46 篇 祝灵君
  • 45 篇 张荣臣
  • 44 篇 罗平汉
  • 42 篇 许正中
  • 41 篇 宋雄伟
  • 39 篇 康晓强
  • 39 篇 李志明
  • 38 篇 孙培军
  • 38 篇 赖先进
  • 38 篇 张太原
  • 37 篇 王道勇

语言

  • 4,84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教研部"
4843 条 记 录,以下是4691-4700 订阅
排序:
列宁灌输理论新探
收藏 引用
科学社会主义 2019年 第2期 120-126页
作者: 侯波 张喜德 广东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 湛江524048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 北京100091
列宁在俄国革命实践中创立了灌溉理论,但马克思、恩格斯、考茨基均较早提出了“灌输”概念,对灌输理论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列宁灌输理论内容丰富,论证了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和革命理论的重要性,分析了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风险治理专题
收藏 引用
治理研究 2019年 第5期 13页
作者: 钟开斌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应急管理案例教研室
风险治理是当前国际学术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也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化解重大风险摆在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的首位。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21日在省级主要领导干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强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资本论》与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和实践——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23届年会综述
收藏 引用
南开经济研究 2022年 第5期 3-16页
作者: 逄锦聚 顾海良 洪银兴 李建平 韩保江 徐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教育部社科委 南京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福建师范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五研究部
2021年12月25日,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23届年会在南开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为“《资本论》与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和实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南开大学设为主会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设北京分会场,来自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中国70年社会体制变迁研究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文摘 2019年 第12期 8-9页
作者: 丁元竹 江汛清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
社会体制究其本质而言乃是一种社会关系模式。社会中的人们以利益格局为核心,以公共利益为纽带,以公共领域为范围,来构筑社会的基本秩序,编织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模式,进而形成了所谓的社会体制。社会体制的功能是促使社会开展日常活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意识形态建设
收藏 引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8年 第4期4卷 56-62页
作者: 彭劲松 沈雪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而又相对区别的辩证关系凸显了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相互补充的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发展,我国面临的意识形态侵蚀与渗透从未停止,且正面对新形势与新挑战,全面增强文化自信,任重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党建工作问答
收藏 引用
党建 2020年 第7期 64-64页
作者: 潘挺超 张晓辉 徐川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委组织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潘挺超(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委组织):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中,发现转入的党员入党程序不到位该怎么解决?例如,从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到确定为发展对象的时间不满一年。张晓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党组织应严格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丁元竹:新时期的志愿服务体系研究要纳入到社会治理格局中
收藏 引用
精神文明导刊 2020年 第3期 10-10页
作者: 丁元竹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因此,新时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试论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的形成逻辑——基于实践理性的视角
收藏 引用
长白学刊 2018年 第5期 109-114页
作者: 唐莹瑞 赵晓强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北京100091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 吉林长春130012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的落实,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目前,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从实践理性视角出发,良善原则可以为实践主体提供本质动机,效能原则可以为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收藏 引用
党课参考 2019年 第11期 184-201,2页
作者: 刘朝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 桂林医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时要求,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
来源: 评论
坚持问题导向走好协商之路
收藏 引用
社区 2018年 第31期 30-31页
作者: 孙培军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教研部
城乡社区协商必须根据社区自身具体的情况和条件来有序开展,一方面遵循统一的协商制度规范在当地试点、推行,另一方面更要针对社区里面临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有理有力地予以解决。只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协商之路才能走得史扎实更深远。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