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38 篇 期刊文献
  • 71 篇 会议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1,91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84 篇 法学
    • 550 篇 社会学
    • 122 篇 民族学
    • 98 篇 政治学
    • 4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2 篇 法学
  • 751 篇 管理学
    • 601 篇 公共管理
    • 102 篇 工商管理
    • 5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4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00 篇 历史学
    • 233 篇 考古学
    • 102 篇 中国史
    • 17 篇 世界史
  • 227 篇 经济学
    • 141 篇 理论经济学
    • 131 篇 应用经济学
  • 118 篇 教育学
    • 79 篇 教育学
    • 27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2 篇 体育学
  • 101 篇 工学
    • 48 篇 城乡规划学
    • 1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 篇 软件工程
  • 86 篇 医学
    • 3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2 篇 临床医学
    • 1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79 篇 理学
    • 48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2 篇 地质学
    • 7 篇 生态学
  • 72 篇 文学
    • 56 篇 新闻传播学
    • 1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0 篇 哲学
    • 60 篇 哲学
  • 23 篇 艺术学
    • 17 篇 美术学
  • 3 篇 农学
  • 2 篇 军事学

主题

  • 42 篇 人类学
  • 35 篇 社会工作
  • 30 篇 农民工
  • 18 篇 中国
  • 18 篇 青年
  • 15 篇 社会流动
  • 14 篇 社会治理
  • 14 篇 社会结构
  • 13 篇 乡村振兴
  • 13 篇 社会变迁
  • 13 篇 医学人类学
  • 12 篇 社会资本
  • 12 篇 社会组织
  • 12 篇 中国式现代化
  • 12 篇 权力
  • 12 篇 流动人口
  • 12 篇 嵌入性
  • 11 篇 社区治理
  • 11 篇 新疆
  • 11 篇 社会转型

机构

  • 1,899 篇 中山大学
  • 35 篇 北京大学
  • 25 篇 东南大学
  • 24 篇 复旦大学
  • 18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7 篇 厦门大学
  • 16 篇 南京大学
  • 15 篇 清华大学
  • 15 篇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
  • 1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4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
  • 13 篇 南开大学
  • 1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1 篇 广西民族大学
  • 10 篇 暨南大学
  • 10 篇 鄂尔多斯市文物考...
  • 10 篇 吉林大学
  • 10 篇 香港中文大学
  • 9 篇 西藏民族大学
  • 8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作者

  • 118 篇 王宁
  • 88 篇 周大鸣
  • 58 篇 程瑜
  • 42 篇 梁玉成
  • 36 篇 朱健刚
  • 33 篇 蔡禾
  • 32 篇 邓启耀
  • 27 篇 杨小柳
  • 27 篇 黄晓星
  • 26 篇 梁宏
  • 22 篇 谭玉华
  • 22 篇 涂炯
  • 21 篇 李法军
  • 21 篇 夏循祥
  • 20 篇 张和清
  • 18 篇 王军
  • 18 篇 麻国庆
  • 18 篇 李若建
  • 16 篇 雷杰
  • 16 篇 朱铁权

语言

  • 1,908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
19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立足田野,求新求变——中山大学社会学人类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周大鸣教授访谈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家 2021年 第10期 3-8页
作者: 周大鸣 肖明远 粟红蕾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社会科学家》杂志社
新时代的中国人类学,是"强国之学、强校之学、强人之学"。周大鸣教授从自身学术转向的经历开始谈起,认为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关键是将学术研究与学科应用并举;瞄准时代对学科的需求,将不同的学术路线用大的研究视野进行囊括;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亲属研究何以继续存在——从大卫·施耐德的亲属理论与批判谈起
收藏 引用
社会学评论 2024年 第1期12卷 166-188页
作者: 彭馨妍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
现有文献关注到了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施耐德在欧美人类学界的影响,但并未系统梳理以施耐德为代表的亲属研究在问题意识上的几次关键转变。本文以施氏的亲属研究、理论与批判为主线,揭示出其在问题意识上经历了从“社会”到“文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平台经济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小业主中间阶层的“重生”及其影响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辑刊 2024年 第5期 131-136,238,F0003页
作者: 蔡禾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系
平台经济开始改变传统的经济组织模式,经济活动的组织单元趋向小型化,由此产生出大量依赖网络平台生存的个体经营户或微企业。大工业时代的小业主中间阶层不断减少、雇佣劳动者不断增长的社会结构变化趋势开始向小业主中间阶层不断增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知识青年向何处去:AI时代大学教育的挑战与应对之道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 2025年 第3期 132-138页
作者: 梁玉成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2022年11月底,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横空出世,并以惊人的速度扩散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影响力无处不在。从日常简单问题的对话到专业领域复杂流程的生成,AI不仅改变了知识的获取模式,也重塑了知识的使用模式。大量原来需要人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朋辈互助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工作模式初探--以中山大学社会学人类学学院朋辈心理互助实践为例
基于朋辈互助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工作模式初探--以中山大...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研讨会
作者: 黎玉河 张露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广东广州510275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处在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而朋辈心理辅导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和内容,在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立足高校二级培养单位朋辈心理互助实践,聚焦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居留时间对老一代流动人口长居意愿的累积效应
收藏 引用
人口研究 2024年 第5期48卷 98-112页
作者: 梁宏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老一代流动人口面临着在流入地是否长期居留的抉择,长居意愿是预测他们去留的重要依据。基于2012~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2012-2018)数据,重点分析了居留时间对老一代流动人口长居意愿的累积效应。研究发现:老一代流动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错位”与“弥合”:青年癌症患者的疾病体验与应对
收藏 引用
青年研究 2024年 第5期458卷 29-41+95页
作者: 涂炯 畅雨竹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近年来癌症的发生呈现年轻化趋势。患癌作为中断人生进程的重大事件,成为青年患者生命历程的“转折点”。“病人角色”“家庭角色”与“工作角色”的叠加让青年患者难以按照标准社会时间表推进自己的人生进程,由此带来了生命时间与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宋辽金墓葬中顶心悬镜现象再探
收藏 引用
考古与文物 2024年 第6期 112-118页
作者: 丁曼玉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宋辽金时期,墓室顶心多悬挂铜镜。本文以这一时期发现的28例悬镜为研究基础,将墓顶悬镜、与铜镜组合的墓顶意象、墓室内的结构和装饰视为统一的整体进行考察,认为悬镜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类;并且结合《营造法式》,探讨了“悬镜”语汇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独树一帜的观点体系——读《中华文明的形成》
收藏 引用
江汉考古 2025年 第2期 177-181页
作者: 陈伟驹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韩建业教授的大作《中华文明的形成》于近日出版(文物出版社,2024年8月)。这是继《中华文明的起源》[1]后,韩教授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强调的,这部论著虽然名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但是并非...
来源: 评论
从自动化技术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者影响的技能异质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社会学研究 2024年 第4期39卷 69-91,M0004,M0005页
作者: 张咏雪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本研究关注体力自动化向脑力自动化发展过程中技术对劳动者影响的技能异质性。研究发现,认知技能是决定技术影响程度的重要因素。从技术替代和技术控制两方面来看,高技能劳动者和低技能劳动者受到的技术替代影响有限;高技能劳动者未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