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5 篇 期刊文献
  • 1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6 篇 工学
    • 36 篇 机械工程
    • 3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8 篇 光学工程
    • 3 篇 电气工程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7 篇 理学
    • 5 篇 物理学
    • 3 篇 化学
  • 5 篇 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6 篇 微机电系统
  • 6 篇 mems
  • 5 篇 微电子机械系统
  • 4 篇 体硅工艺
  • 4 篇 压阻
  • 3 篇 光学电流传感器
  • 3 篇 微流控芯片
  • 3 篇 微机械
  • 3 篇 温度补偿
  • 3 篇 加速度传感器
  • 3 篇 扭转微镜
  • 2 篇 热-机械灵敏度
  • 2 篇 闭环控制
  • 2 篇 微机械热电堆
  • 2 篇 谐振器
  • 2 篇 折叠梁
  • 2 篇 q值
  • 2 篇 微机电系统技术
  • 2 篇 卫星激光通信
  • 2 篇 快速反射镜

机构

  • 42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28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21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14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6 篇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
  • 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5 篇 上海大学
  • 4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3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3 篇 中科院研究生院
  • 3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3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2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2 篇 特种光纤与光接入...
  • 2 篇 传感器国家重点实...
  • 2 篇 宁波大学
  • 2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2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作者

  • 27 篇 王跃林
  • 19 篇 李昕欣
  • 12 篇 吴亚明
  • 10 篇 li xin-xin
  • 9 篇 wang yue-lin
  • 9 篇 李铁
  • 8 篇 熊斌
  • 8 篇 车录锋
  • 8 篇 wu ya-ming
  • 7 篇 xu jing
  • 7 篇 徐静
  • 6 篇 wang yuelin
  • 6 篇 金庆辉
  • 6 篇 赵建龙
  • 6 篇 杨恒
  • 5 篇 xiong bin
  • 5 篇 zhao jian-long
  • 5 篇 yang heng
  • 5 篇 wu zhenyu
  • 5 篇 武震宇

语言

  • 9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9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用于MEMS微镜激光跟瞄的扩角镜头研究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5年 第1期54卷 120-130页
作者: 张鹏程 汪洋 李安娜 黄昊 张程 张家昌 张永贵 王栎皓 刘艺晨 武震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上海麦锴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201899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 上海201800
MEMS微镜是小型化激光跟瞄系统的关键组件。系统通过控制MEMS微镜使激光偏转,并由光电探测器收集信号,可以实现对目标的稳定跟踪和瞄准。然而MEMS准静态微镜的扫描视场角较小,这限制了对目标的大视场跟踪能力。为了解决MEMS微镜扫描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OI基光学电流传感器的设计与仿真
收藏 引用
光电子.激光 2006年 第12期17卷 1447-1452页
作者: 赵本刚 刘玉菲 穆参军 徐静 吴亚明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将光纤与微电了机械系统(MEMS)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检测50Hz高压交流电的光学电流传感器(OCS)。用ANSYS软件分析了器件的模态、动态响应与热膨胀特性,并通过Matlab软件模拟了器件的工作性能。模拟计算表明:ANSYS与理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光学电流传感器原理与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年 第3期27卷 89-94页
作者: 赵本刚 徐静 高翔 刘玉菲 吴亚明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长宁区200050
光学电流传感器解决了传统电流互感器的缺点,但仍然存在生产困难、性能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等不足,MEMS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可批量生产各种性能良好的微电子器件,该文提出了将MEMS技术用于检测高压交流电的光学电流传感器。高压侧的传感装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机械悬臂梁中的机械噪声机制分析
收藏 引用
传感技术学报 2007年 第1期20卷 101-106页
作者: 金大重 李昕欣 刘剑 于海涛 王跃林 左国民 李鹏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本文采用能量统计分布方法研究微机械悬臂梁的噪声模型,对热机械噪声理论模型进行了拓展和修正,使之适用于低温和高频条件.研究了温度、压力和频率对热机械噪声、温漂噪声和吸附-脱附噪声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对静态检测悬臂梁和动态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灵敏纳米金比色芯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及其变异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12年 第4期40卷 569-573页
作者: 邹能利 臧玉翠 毛红菊 赵国强 金庆辉 赵建龙 徐元森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构建了新型纳米金比色芯片,利用Taq DNA连接酶的连接特异性,将其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靶序列完全互补杂交的捕获探针(固定在芯片上)和纳米金修饰的探针连接成一条链,从而将纳米金颗粒固定到芯片点阵上,再通过银染反应放大,形成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新型数字式加速度传感器原理与设计
收藏 引用
传感技术学报 2007年 第9期20卷 1996-2000页
作者: 庞洁 Lukasz Pakula Paddy French 杨恒 王跃林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建立了一种新型纯数字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理论模型,通过检测吸合时间差检测加速度.该传感器不存在吸合电压的限制,避免了寄生电容的影响,其芯片面积远小于传统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由于输出时间信号,可采用简单的纯数字接口电路检测.理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芯片级原子钟的气密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2年 第2期32卷 132-139页
作者: 张志强 徐静 李绍良 吴亚明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基于相干布居囚禁(CPT)原理芯片级原子钟(CSAC)原子腔体积小、采用微电子机械系统硅-玻璃键合工艺制造,其气密性是决定CSAC寿命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了"多层缓冲原子腔"方案大幅度提高原子腔的气密性能,从而提高CPT CSAC的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MOS兼容的微机械热电堆红外探测器阵列研究
收藏 引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年 第6期45卷 1043-1047,1107页
作者: 徐德辉 熊斌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通过设计2种不同微机械热电堆红外探测器阵列结构,对微机械热电堆红外探测器阵列性能进行研究.阵列器件采用二维的面阵列结构,单元探测器分别以串联和并联2种方式分别组成阵列,微机械热电堆的热电偶材料采用N型多晶硅和铝,结构支撑膜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芯片级多轴集成微陀螺方案对比与发展趋势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23年 第9期31卷 932-939,954页
作者: 魏雯强 鲁征浩 陈方 申冲 石云波 曹慧亮 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太原030051 苏州大学微纳传感技术研究中心 苏州215006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微机械陀螺仪作为检测载体角速率信息的器件,在姿态控制平台和惯性导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首先结合国内外发展动态及研究成果,分析了三类芯片级多轴集成微机械陀螺集成方法:三单轴陀螺正交集成法、单片单结构三轴陀螺法及单片多结构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MOS兼容自对准微机械热电堆红外探测器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10年 第10期30卷 2817-2820页
作者: 徐德辉 熊斌 王跃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微机械热电堆红外探测器由于无需致冷,后续检测电路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提出了一种采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兼容技术及自对准工艺制作的微机械热电堆红外探测器,以减小微机械热电堆红外探测器的工艺复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