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5 篇 期刊文献
  • 1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6 篇 工学
    • 36 篇 机械工程
    • 3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8 篇 光学工程
    • 3 篇 电气工程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7 篇 理学
    • 5 篇 物理学
    • 3 篇 化学
  • 5 篇 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6 篇 微机电系统
  • 6 篇 mems
  • 5 篇 微电子机械系统
  • 4 篇 体硅工艺
  • 4 篇 压阻
  • 3 篇 光学电流传感器
  • 3 篇 微流控芯片
  • 3 篇 微机械
  • 3 篇 温度补偿
  • 3 篇 加速度传感器
  • 3 篇 扭转微镜
  • 2 篇 热-机械灵敏度
  • 2 篇 闭环控制
  • 2 篇 微机械热电堆
  • 2 篇 谐振器
  • 2 篇 折叠梁
  • 2 篇 q值
  • 2 篇 微机电系统技术
  • 2 篇 卫星激光通信
  • 2 篇 快速反射镜

机构

  • 42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28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21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14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6 篇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
  • 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5 篇 上海大学
  • 4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
  • 3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3 篇 中科院研究生院
  • 3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3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2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2 篇 特种光纤与光接入...
  • 2 篇 传感器国家重点实...
  • 2 篇 宁波大学
  • 2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2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作者

  • 27 篇 王跃林
  • 19 篇 李昕欣
  • 12 篇 吴亚明
  • 10 篇 li xin-xin
  • 9 篇 wang yue-lin
  • 9 篇 李铁
  • 8 篇 熊斌
  • 8 篇 车录锋
  • 8 篇 wu ya-ming
  • 7 篇 xu jing
  • 7 篇 徐静
  • 6 篇 wang yuelin
  • 6 篇 金庆辉
  • 6 篇 赵建龙
  • 6 篇 杨恒
  • 5 篇 xiong bin
  • 5 篇 zhao jian-long
  • 5 篇 yang heng
  • 5 篇 wu zhenyu
  • 5 篇 武震宇

语言

  • 9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93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一种基于SOI材料的直波导可调谐光衰减器
收藏 引用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04年 第3期10卷 355-358页
作者: 韩晓峰 吴亚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基于SOI材料的直波导可调谐光衰减器,其调制区采用了独特的双脊型PIN结构,增强了注入电流场与光场的重叠,提高电注入效率。该VOA可实现20dB的光功率衰减量,所需要的最大功率为650mW,器件的片内插入损耗约为3.6dB。
来源: 评论
基于重掺杂的谐振式传感器频率温度系数补偿研究
收藏 引用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6年 第2期35卷 39-41,45页
作者: 杨力建 游卫龙 张磊 杨恒 李昕欣 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3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0
MEMS谐振式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准数字输出、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应力传感器等多采用谐振式工作原理。频率温度系数补偿是实现高精度谐振式传感器的关键技术。通过实验研究了利用重掺杂改善硅频率温度系数的技术。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二悬梁微加热器平台的微纳融合气体传感器设计制造
基于二悬梁微加热器平台的微纳融合气体传感器设计制造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半导体集成电路、硅材料学术会议
作者: 郭联峰 王翊 戴正飞 段国韬 蔡伟平 王跃林 李铁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系统技术国家实验室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安徽 合肥 230031
文中设计制造了基于二悬梁微加热器平台的微纳融合气体传感器.通过结构优化和工艺参数控制实现了一种低功耗和高机械强度的二悬梁微加热器平台(MHP).利用模板法在MHP上原位制备二氧化锡(SnO2)有序多孔薄膜得到微纳融合气体传感器.在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ZnO纳米线阵列波导对表层聚合物荧光增强的影响
ZnO纳米线阵列波导对表层聚合物荧光增强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作者: 朱德峰 贺庆国 付艳艳 华康毅 曹慧敏 程建功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正>微纳结构因大比表面积和光调制等特性被大量用作发光材料光波导[1]。亚波长纳米线作光波导时,其倏逝波传输特性可被用来提高表面荧光聚合物包层的激发能量场密度,继而增强荧光发射[2-3]。本工作研究
来源: 评论
单晶硅纳米梁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单晶硅纳米梁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收藏 引用
第八届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术年会
作者: 曹共柏 焦继伟 陈云飞 李铁 杨恒 王跃林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200050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育部MEMS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6
本文采用经典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分析了两端固支的纳米梁的力学行为特征.在初始应变下,梁的表面原子发生了重构,而初始应变能仅是重构能的1%,随着分子动力学迭代的开始,初始应变能逐渐转化为梁中原子的热运动动能和梁的谐振能量.从其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加载表面等离激元超构材料的高增益小型化宽带对拓Vivaldi天线
加载表面等离激元超构材料的高增益小型化宽带对拓Vivaldi天线
收藏 引用
2019年全国天线年会
作者: 戴黎辉 周永金 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特种光纤与先进通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上海先进通信与数据科学研究院上海大学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增益、小型化的宽带对拓Vivaldi天线,天线尺寸仅为94 mm×70 mm×1.6 mm。通过在天线的边缘加载表面等离激元超构材料,展宽了天线工作带宽,并提高了其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阻抗带宽为1.8~10 GHz(S<-1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加载金属柱的超宽带折叠贴片天线
加载金属柱的超宽带折叠贴片天线
收藏 引用
2019年全国天线年会
作者: 徐露 周永金 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特种光纤与先进通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上海先进通信与数据科学研究院上海大学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
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折叠结构馈电的宽带低频天线。通过引入折叠结构馈电,并在辐射贴片上刻L形槽扩展了天线的阻抗带宽。在天线上折叠部分终端加载细金属柱,使工作频段进一步向低频扩展。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阻抗带宽为0.59~2.13 GHz(V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聚二甲基硅氧烷球形微腔阵列的数字PCR芯片
收藏 引用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7年 第2期36卷 78-81页
作者: 符亚云 景奉香 李刚 赵建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重庆400044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 PCR)技术是一种核酸绝对定量技术,但现有d PCR平台因其昂贵的设备或复杂的操作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利用气体膨胀浇注成型技术,结合集成微腔阵列的模具,设计、制作了一种成本低廉、简单可靠的d PCR微流控芯片。独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微球和微柱阵列芯片的乳滴数字PCR定量方法
收藏 引用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7年 第5期36卷 16-18页
作者: 程祖乐 王琨 毛红菊 夏文薇 金庆辉 赵建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200011
BEAMing是一种基于磁珠表面核酸扩增的乳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然而后续检测目标磁珠比较困难。通过修饰链霉亲和素的聚苯乙烯微球捕获BEAMing实验中生物素修饰的目标磁珠并利用微柱阵列芯片拦截微球,可以达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令人难忘的我国化学传感器领域早期学术活动——纪念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成立和《化学传感器》刊物创刊35周年
收藏 引用
化学传感 2015年 第1期35卷 3-9页
作者: 章宗穰 俞汝勤 沈国励 张国雄 上海师范大学化学系 上海200234 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上海200050
该文回顾了我国化学传感器领域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末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在1979年12月成立的"离子选择电极协作组"和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在1984年秋成立前后的人和事。也回顾了1981年创刊的《离子选择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