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3 篇 期刊文献
  • 5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9 篇 工学
    • 57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4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2 篇 光学工程
    • 16 篇 机械工程
    • 1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0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8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3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工程
  • 28 篇 理学
    • 21 篇 物理学
    • 4 篇 系统科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生物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管理学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7 篇 高温超导体
  • 6 篇 分子束外延
  • 4 篇 mems
  • 3 篇 squid
  • 3 篇 外腔
  • 3 篇 光学电流传感器
  • 3 篇 微电子机械系统
  • 3 篇 熔融织构
  • 3 篇 太拉赫兹
  • 3 篇 有限元分析
  • 3 篇 量子点半导体光放...
  • 3 篇 电学性能
  • 3 篇 加速度传感器
  • 3 篇 卷积神经网络
  • 3 篇 扭转微镜
  • 2 篇 闭环控制
  • 2 篇 应变
  • 2 篇 连续介质近似
  • 2 篇 石墨烯
  • 2 篇 谐振器

机构

  • 41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26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18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4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10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8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6 篇 南京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5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5 篇 上海科技大学
  • 4 篇 东南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4 篇 清华大学
  • 4 篇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
  • 4 篇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
  • 4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 篇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
  • 3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3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3 篇 中科院研究生院

作者

  • 19 篇 龚谦
  • 14 篇 王跃林
  • 14 篇 谢晓明
  • 13 篇 王海龙
  • 11 篇 gong qian
  • 11 篇 李昕欣
  • 9 篇 李铁
  • 8 篇 李配军
  • 8 篇 张宏
  • 8 篇 王智河
  • 8 篇 严进一
  • 8 篇 白忠
  • 7 篇 邱里
  • 7 篇 孙晓玮
  • 7 篇 wang hai-long
  • 7 篇 吴亚明
  • 7 篇 荣亮亮
  • 6 篇 张永刚
  • 6 篇 聂阳
  • 6 篇 丁世英

语言

  • 15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系统技术国家实验室"
152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排序:
低电压下静电力驱动的数字微流控芯片
低电压下静电力驱动的数字微流控芯片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作者: 刘翔 皋华敏 李铁 周萍 王跃林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系统技术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系统技术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50
微全分析系统(μTAS)或芯片实验室(LOC)具有微型化、自动化、集成化与便携化的特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在生物检测、医疗诊断等方面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这些系统中,精确操控微液体是最关键的部分。数字微流控芯片相对连续微流控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EMD算法在超导瞬变电磁(TEM)中的应用
EMD算法在超导瞬变电磁(TEM)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第十二届全国超导学术研讨会
作者: 徐婷 谢晓明 王会武 常凯 蒋坤 侍文 伍俊 邱隆清 荣亮亮 孔祥燕 上海超导中心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导瞬变电磁应用的超导磁传感器的带宽需足够高(100 kHz以上),但同时大带宽磁场接收使数据极易受环境电磁干扰影响(尤其是晚期衰减信号).应用常规滤波方法对时非线性非平稳的超导TEM信号处理,易造成波形畸变,影响反演解释.经验模态分解...
来源: 评论
温低阈值分布反馈量子级联激光器
室温低阈值分布反馈量子级联激光器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全国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微波器件和光电器件学术会议
作者: 徐刚毅 李爱珍 李耀耀 魏林 张永刚 李华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市200050
本文报导了温脉冲工作和低温下连续工作的分布反馈量子级联激光器(DFB-QCL).激光器的有源区基于三阱耦合垂直跃迁光发射结构,并通过降低有源区内调制掺杂浓度以降低激光器的波导损耗.作者提出了一种新型波导和光栅制备技术,同时获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微机械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及其设计优化
一种微机械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及其设计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米/纳米第六届学术年会
作者: 黄树森 郭南翔 黄晖 宋朝辉 李欣昕 王跃林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给出了一种新型的微梁直拉直压的微机械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该设计能同时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自由振动频率.基于分析模型,本文还给出了传感器的结构优化和各种量程的设计规则.采用SOI硅片和深反应离子刻蚀(DRIE)工艺给出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向下一代光通信的VCSEL激光器仿真模型
收藏 引用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8年 第15期48卷 107-117页
作者: 刘响 张国威 吴浩然 沈斐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科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8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上海201800 东华大学信息学院 上海201600
通过建立仿真模型研究了VCSEL激光器的输出光功率以及小信号频率响应特性,并提出了VCSEL激光器L—I经验模型参数求解方法和小信号带宽模型的三种改进改进方案,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对不同环境温度的泛化能力.再次,推导得出了激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光频梳技术的太赫兹成像系统
基于光频梳技术的太赫兹成像系统
收藏 引用
第十二届全国激光技术与光电子学学术会议
作者: 姚辰 周涛 张戎 符张龙 邵棣祥 曹俊诚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太赫兹固态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理工大学
利用级联马赫曾德尔(Mach-Zehnder)调制器和相位调制器产生光频梳,应用于基于光子学技术的太赫兹成像系统中,可以提高成像质量,消除由于单色光源造成的图像中的干涉效应。该系统中输入光功率只有采用掺铒光纤放大器作源的成像系统的3...
来源: 评论
铁基超导体隧道结的构筑和约瑟夫森效应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2023年 第12期53卷 201-209页
作者: 王腾 于奥博 李春红 刘以鑫 彭炜 姜达 牟刚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集成电路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20121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北京100190 浙江工业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杭州310014
作为超导体中最重要的物理特性之一,约瑟夫森效应不但是超导电子学应用的基础,同时也在基础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针对铁基超导的两个体系:KCa_(2)Fe_(4)As_(4)F_(2)和FeSe_(0.5)Te_(0.5),开展了约瑟夫森效应研究.利用导电层-绝缘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无线传感网节点设备的中间件平台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 第12期37卷 11-14,18页
作者: 赵敏超 赵鲁阳 何为 赵康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科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为屏蔽无线传感网节点在应用过程中底层软硬件平台的差异性,给上层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接口,提出一种针对传感网节点的中间件平台架构。该中间件平台由软硬件抽象层、网络协议栈层、中间件管理器和应用域中间件组成,采用模块化、接口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制备AlN薄膜为绝缘埋层的新型SOI材料
收藏 引用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02年 第4期8卷 331-334页
作者: 门传玲 徐政 安正华 张苗 林成鲁 同济大学材料学院微电子所 上海200092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采用离子束增强技术(IBED)在100mm硅片上合成了AlN薄膜。以速率0.05nm/s蒸发高纯Al得到AlN样品,XPS结果证实了成功合成了AlN薄膜,其N/Al比为0.618:1,扩展电阻结果表明其绝缘性能良好,原子力显微镜(AFM)显示其表面平整光滑,均方根粗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器件无关的经典/量子鉴熵实验
器件无关的经典/量子鉴熵实验
收藏 引用
第十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
作者: 朱锋 张巍 陈思井 尤立星 黄翊东 王镇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器件无关的量子信息处理仅基于观测的数据。其中的器件被认为是黑盒子,不需要假设黑盒子内遵循的物理原理和工作模式。器件无关的概念最早是为研究量子密钥分配过程的安全性提出的[1]。而后,这一概念被应用到了对信息资源的鉴定上,比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