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 篇 期刊文献
  • 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2 篇 工学
    • 1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机械工程
    • 3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6 篇 理学
    • 4 篇 物理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主题

  • 5 篇 mems
  • 3 篇 静电驱动
  • 3 篇 微机电系统(mems)
  • 2 篇 微镜
  • 2 篇 表面张力梯度
  • 2 篇 开放式结构
  • 2 篇 体硅工艺
  • 2 篇 电阻加热器
  • 2 篇 微液滴
  • 2 篇 温度梯度
  • 2 篇 硅纳米线
  • 1 篇 热-机械灵敏度
  • 1 篇 音叉式陀螺
  • 1 篇 气密性
  • 1 篇 双栅场效应管
  • 1 篇 乙型肝炎病毒
  • 1 篇 连续介质近似
  • 1 篇 高占空比
  • 1 篇 石墨烯
  • 1 篇 微型加热器平台

机构

  • 17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7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3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3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3 篇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
  • 3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2 篇 特种光纤与光接入...
  • 2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2 篇 中科院研究生院
  • 2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2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2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1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 篇 东南大学
  • 1 篇 传感技术国家重点...
  • 1 篇 中石油吉林石化分...
  • 1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1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1 篇 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12 篇 王跃林
  • 10 篇 李铁
  • 9 篇 吴亚明
  • 7 篇 徐静
  • 5 篇 焦继伟
  • 4 篇 xu jing
  • 4 篇 高安然
  • 4 篇 翟雷应
  • 4 篇 wu ya-ming
  • 3 篇 刘翔
  • 3 篇 li xin-xin
  • 3 篇 li tie
  • 3 篇 wang yuelin
  • 3 篇 李昕欣
  • 3 篇 钟少龙
  • 3 篇 李四华
  • 2 篇 xiong bin
  • 2 篇 周永金
  • 2 篇 贾春平
  • 2 篇 zhong shao-long

语言

  • 3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36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基于二悬梁微加热器平台的微纳融合气体传感器设计制造
基于二悬梁微加热器平台的微纳融合气体传感器设计制造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半导体集成电路、硅材料学术会议
作者: 郭联峰 王翊 戴正飞 段国韬 蔡伟平 王跃林 李铁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系统技术国家实验室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安徽 合肥 230031
文中设计制造了基于二悬梁微加热器平台的微纳融合气体传感器.通过结构优化和工艺参数控制实现了一种低功耗和高机械强度的二悬梁微加热器平台(MHP).利用模板法在MHP上原位制备二氧化锡(SnO2)有序多孔薄膜得到微纳融合气体传感器.在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晶硅纳米梁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单晶硅纳米梁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收藏 引用
第八届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术年会
作者: 曹共柏 焦继伟 陈云飞 李铁 杨恒 王跃林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200050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育部MEMS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6
本文采用经典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分析了两端固支的纳米梁的力学行为特征.在初始应变下,梁的表面原子发生了重构,而初始应变能仅是重构能的1%,随着分子动力学迭代的开始,初始应变能逐渐转化为梁中原子的热运动动能和梁的谐振能量.从其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加载表面等离激元超构材料的高增益小型化宽带对拓Vivaldi天线
加载表面等离激元超构材料的高增益小型化宽带对拓Vivaldi天线
收藏 引用
2019年全国天线年会
作者: 戴黎辉 周永金 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特种光纤与先进通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上海先进通信与数据科学研究院上海大学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增益、小型化的宽带对拓Vivaldi天线,天线尺寸仅为94 mm×70 mm×1.6 mm。通过在天线的边缘加载表面等离激元超构材料,展宽了天线工作带宽,并提高了其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阻抗带宽为1.8~10 GHz(S<-1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加载金属柱的超宽带折叠贴片天线
加载金属柱的超宽带折叠贴片天线
收藏 引用
2019年全国天线年会
作者: 徐露 周永金 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特种光纤与先进通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上海先进通信与数据科学研究院上海大学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
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折叠结构馈电的宽带低频天线。通过引入折叠结构馈电,并在辐射贴片上刻L形槽扩展了天线的阻抗带宽。在天线上折叠部分终端加载细金属柱,使工作频段进一步向低频扩展。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阻抗带宽为0.59~2.13 GHz(V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器官芯片联合物联网医学在药物疗效预测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3年 第20期44卷 2536-2542页
作者: 谢林杉 李泽宁 孙梦婷 周建 宋元林 白春学(综述) 毛红菊 杨达伟(审校)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上海200030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物联网医学研究室 上海200030 上海市肺部炎症与损伤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0 上海呼吸物联网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200030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上海200030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福建厦门361000
随着器官芯片技术的迅猛发展,器官芯片能更好地反映人体或细胞外环境的复杂作用,也可以弥补动物模型与人类在生物学上的差异而导致的结果误差,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物联网医学”概念的提出,有助于解决先进医疗模式与人力不足和设备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组合微图案模式对成肌细胞单细胞捕获和排列
组合微图案模式对成肌细胞单细胞捕获和排列
收藏 引用
201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
作者: 刘晓艺 刘姚萍 王玮 赵峰 孙艳 樊瑜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