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8 篇 期刊文献
  • 4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3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5 篇 理学
    • 165 篇 大气科学
    • 9 篇 生态学
    • 5 篇 海洋科学
    • 4 篇 化学
    • 2 篇 数学
    • 2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35 篇 工学
    • 1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农业工程
    • 5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6 篇 农学
    • 1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畜牧学
    • 2 篇 草学
  • 6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世界史

主题

  • 13 篇 空气质量
  • 12 篇 pm2.5
  • 12 篇 灰霾
  • 11 篇 数值模拟
  • 10 篇 跨区域影响
  • 9 篇 京津冀地区
  • 9 篇 臭氧
  • 8 篇 大气污染
  • 7 篇 大气边界层
  • 7 篇 北京奥运会
  • 7 篇 辽宁中部城市群
  • 6 篇 pm10
  • 6 篇 沙尘暴
  • 6 篇 青藏高原
  • 5 篇 源解析
  • 5 篇 北京
  • 4 篇 垂直分布
  • 4 篇 预报
  • 4 篇 空气质量预报
  • 4 篇 数值模式

机构

  • 99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76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44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33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9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4 篇 北京大学
  • 14 篇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
  • 1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0 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 9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8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8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8 篇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8 篇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
  • 7 篇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
  • 6 篇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
  • 5 篇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
  • 5 篇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
  • 5 篇 南京大学

作者

  • 46 篇 王自发
  • 22 篇 徐永福
  • 21 篇 吴其重
  • 21 篇 胡非
  • 19 篇 王喜全
  • 18 篇 张美根
  • 18 篇 刘辉志
  • 14 篇 杨婷
  • 14 篇 陈焕盛
  • 10 篇 安俊岭
  • 10 篇 张莹
  • 9 篇 李杰
  • 9 篇 唐晓
  • 8 篇 孙业乐
  • 7 篇 张小玲
  • 7 篇 王雷
  • 7 篇 李阳春
  • 7 篇 晏平仲
  • 7 篇 高志球
  • 7 篇 王式功

语言

  • 23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科院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36 条 记 录,以下是161-170 订阅
排序:
东亚地区春季一氧化碳的输送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 第2期39卷 187-192页
作者: 葛萃 张美根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以ECMWF ERA-40再分析资料构建的气象场为驱动场,利用全球三维大气化学模式MOZART-2,模拟了2001年3月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全球时空分布,并以一氧化碳(CO)作为示踪剂分析了春季东亚污染物向西太平洋地区输送的路线和机制。为了检验模拟结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经纬仪测风反演方法的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 第2期45卷 248-256页
作者: 张云涛 蒋浩宇 刘树华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北京100871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苏州215004 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大气探空实验的特征出发,说明了使用双经纬仪测量数据反演探空气球空间坐标的过程中,人为操作误差远比仪器测量误差造成的影响严重。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反演双经纬仪测量数据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分析了各反演方法在最大可信误差要求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沙尘辐射效应对天气和沙尘输送影响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09年 第1期33卷 38-50页
作者: 陈勇 陈德辉 王宏 安俊岭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值预报基地 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现有的沙尘气溶胶数值预报模式大多是单向模式,即只考虑气象场对沙尘气溶胶的输送作用,而忽略沙尘气溶胶的辐射效应对气象场的反馈作用。本文利用一个考虑了沙尘气溶胶短波辐射效应的天气-沙尘双向模式,对南疆盆地一次冷空气东侵而引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沙尘天气对我国北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研究 2009年 第9期22卷 1021-1026页
作者: 杜吴鹏 高庆先 王跃思 辛金元 蔺永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12 阳泉市气象局 山西阳泉045000
采用2001—2006年沙尘天气的统计数据以及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分析了沙尘天气对沙尘源区和影响区代表城市的空气质量影响,并分析了2005—2007年兰州和北京春季沙尘天气与非沙尘天气下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波长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亚春季边界层臭氧的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研究 2009年 第1期22卷 1-6页
作者: 李杰 吴其重 高超 王喜全 王自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竺可桢-南森国际中心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系统(NAQPMS)对2004年4月东亚边界层(距地面2km以下)臭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评估了东亚边界层化学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东亚春季臭氧呈带状分布,其高值区〔φ(O3)>55×10-9〕主要集中在30°N~4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山草甸下垫面夏季近地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09年 第5期33卷 1003-1014页
作者: 李跃清 刘辉志 冯健武 赵兴炳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成都61007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利用青藏高原东坡理塘站2007年6~8月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原东坡草甸下垫面夏季近地气象要素和湍流通量日变化特征,并用涡动相关法估算地面的曳力系数。结果表明:水平风速、动量通量、摩擦速度等均在下午最大,早晨最小。二氧化碳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放牧强度对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地气间能量和物质交换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09年 第6期33卷 1201-1211页
作者: 王雷 刘辉志 Bettina KETZER David SCHAFFRATH Christian BERNHOFER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德国德累斯顿理工大学水文和气象研究所 德累斯顿01737
利用涡度相关技术,于2006年7月27日至8月10日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三种放牧强度的下垫面进行微气象观测。本文分析了放牧强度对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地气间能量和物质交换的影响,发现:(1)放牧降低植被覆盖率,使地表反射率增大。(2)放牧使潜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O_2与铁氧化物多相反应对粒子光学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过程工程学报 2009年 第S2期9卷 263-266页
作者: 崔虎雄 于兴娜 成天涛 徐永福 房文 陈建民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大气化学研究中心 上海20043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 北京100081
使用DRIFTS实验装置模拟SO2在α-Fe2O3等矿质铁氧化物表面的多相化学反应过程及其对粒子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氧气浓度(5%~40%)条件下,SO2与α-Fe2O3的反应随氧气浓度的升高导致8.7μm波段粒子后向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均呈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为和生物排放量对春季东亚地面臭氧的协同贡献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09年 第4期33卷 670-680页
作者: 屈玉 安俊岭 周慧 叶小峰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湖南省气象台 长沙410007 江西省萍乡市气象局 萍乡337002
臭氧(O3)的生成是多因子影响的复杂非线性过程,一个因子在其他因子起作用时的贡献可以分为纯贡献与协同贡献。本文采用因子分离方法和改进后的区域空气质量模式(RAQM)计算了人为氮氧化物(NOx=NO+NO2)、人为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AVOCs)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边界层选用相似理论对O_3、NO_x浓度及沉降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年 第4期14卷 363-372页
作者: 屈玉 安俊岭 周慧 叶小峰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湖南省气象台 长沙410007 江西省萍乡市气象局 萍乡337002
将广泛应用于东亚地区的LLA(Lurmann Lloyd Atkinson)化学机制耦合到欧拉型区域空气质量模式(RAQM),并考虑区域污染物长期模拟研究中降水随时间变化的非均匀性,讨论了湍流参数化过程中相似理论在近地和全边界层的应用对湍流垂直扩散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