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7 篇 期刊文献
  • 87 件 标准
  • 2 篇 会议
  • 2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7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6 篇 工学
    • 40 篇 土木工程
    • 39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2 篇 建筑学
    • 5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4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4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8 篇 管理学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工商管理
  • 7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林学

主题

  • 7 篇 城市轨道交通
  • 5 篇 数值模拟
  • 4 篇 地铁
  • 3 篇 铁路客站
  • 3 篇 bim
  • 3 篇 站城融合
  • 2 篇 规划设计
  • 2 篇 指标体系
  • 2 篇 复合材料拉挤型材
  • 2 篇 旧城更新
  • 2 篇 地铁站
  • 2 篇 寒冷地区
  • 2 篇 换乘枢纽
  • 2 篇 综合交通枢纽
  • 2 篇 稳定性
  • 2 篇 节能
  • 2 篇 环境影响评价
  • 2 篇 tod理论
  • 2 篇 隧道
  • 2 篇 运营组织

机构

  • 50 篇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
  • 23 篇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
  • 22 篇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
  • 18 篇 同济大学
  • 12 篇 长安大学
  • 12 篇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
  • 12 篇 清华大学
  • 11 篇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
  • 11 篇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
  • 11 篇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
  • 11 篇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
  • 10 篇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10 篇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
  • 10 篇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
  • 10 篇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
  • 10 篇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
  • 9 篇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
  • 9 篇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
  • 9 篇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
  • 9 篇 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7 篇 阎毛毛
  • 5 篇 杨锋
  • 4 篇 李玲玲
  • 4 篇 马小平
  • 3 篇 谷雅秀
  • 3 篇 聂明
  • 3 篇 陈正伟
  • 3 篇 郭辉
  • 3 篇 李剑平
  • 3 篇 刘文
  • 3 篇 屈长杰
  • 3 篇 冯煜
  • 3 篇 薛宏强
  • 3 篇 李宁丽
  • 3 篇 赵丹
  • 3 篇 陈垦
  • 3 篇 姜学鹏
  • 3 篇 王天林
  • 3 篇 李凯
  • 3 篇 王正

语言

  • 17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院"
17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发展协调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3年 第5期45卷 60-66页
作者: 孙珊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710043
站城协调研究对促进城市发展和产业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丰富综合交通枢纽的建筑后评估内容。基于因子分析方法,从交通设施特征、土地利用特征和换乘设施特征3个维度出发,确定枢纽总建筑面积、站台数量、与所在商业中心的距离、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多尺度模拟的铁路客站异形分叉柱稳定性分析
收藏 引用
铁道标准设计 2025年
作者: 孙建龙 蔡玉军 段熙宾 马小平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院
Y形分叉柱作为种树状承重构件,越来越多的在大跨度铁路客站结构得到应用,保证其平面外稳定对结构整体安全尤为重要。既有分叉柱稳定性研究多以结构整体或局部构件分析为主,前者难以考虑构件的局部力学特征与复杂截面信息,后者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LSTM的监测指标趋势预测与系统研发
收藏 引用
铁道标准设计 2025年
作者: 马小平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院/TOD研发中心
基于结构监测指标的时序数据,推演其未来发展变化规律,预警潜在危险部位,进而诊断结构安全状况,是建筑结构智能监测领域的重要问题。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预测评估技术,为结构性态时变指标的演化分析提供了可能。然而,由于参数设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超效率DEA的地铁初近远期编组方案比选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标准设计 2024年 第8期68卷 14-22页
作者: 朱昌锋 王学贵 刘康儒 安轲 周宏昌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兰州730070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和建筑设计研究院 西安710043
编组方案是实现不同时期地铁运营模式与客流特征相匹配的基础,也是直接影响地铁规划建设成本和低碳运营的关键问题。在综合分析影响地铁编组方案关键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地铁初近远期编组方案比选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编组方案比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军民融合项目设计管理的重难点
收藏 引用
中国军转民 2024年 第15期 22-23页
作者: 王宇恒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院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设计管理又是设计顺利实施的关键与保证,为提升军民融合项目工程建设水平,本文首先对军民融合项目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地方项目进行对比;然后分析目前两种工程承包模式对设计管理的影响;最后重点分析项目设计管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梁式桥抗震韧性评估方法:Ⅰ.基于专家意见的构件震后功能恢复模型
收藏 引用
土木工程学报 2025年 第1期58卷 65-76页
作者: 王晓伟 叶爱君 吴学平 周连绪 宋开辉 李军 娄亮 魏新农 彭俊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430050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610093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710065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310030 北京建工路桥养护集团 北京101318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200011
梁式桥是中国交通路网中最普遍的桥型,建立其抗震韧性评估方法是“韧性城市”国家战略顺利实施的必然需求,但其中至关重要的梁式桥各构件震后功能恢复模型尚未建立。震后功能恢复模型表征了结构在遭受地震后使用功能损失-保持-恢复的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机器学习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柱破坏模式预测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 第2期42卷 48-57页
作者: 张海 马小平 苏三庆 王威 蔡玉军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43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院/TOD研发中心 陕西西安71004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710055
针对传统分析方法识别效果差、数据依赖性强等问题,以既有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数据库,应用K邻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决策树、深度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实现矩形柱破坏模式的有效识别与预测。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客运站衔接互适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铁路 2024年 第12期 115-120页
作者: 赵瑞程 陕西省铁道及地下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43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710043
以西安站改为契机,利用Legion客流仿真技术,对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客运站衔接互适性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四级多指标”评价指标体系及行人动态仿真模型,开展静态与动态仿真研究,分析西安站超高峰时段设施饱和度、最大拥堵人数、站台平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周疲劳下对接焊缝累积塑性损伤的金属磁记忆表征研究
收藏 引用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24年 第6期32卷 87-98页
作者: 杨熠奕 马小平 苏三庆 王威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710018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院/TOD研发中心 西安71004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安710055
地震载荷下的钢构件,因低周疲劳所致的塑性损伤累积而诱发严重的断裂破坏。金属磁记忆作为种新兴无损检测技术,已被证明可用于钢构件的疲劳损伤表征。为改善既有力-磁耦合理论及数值模拟方法的局限性,实现焊接件塑性损伤的无损评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复合材料拉挤型材及其结构在工程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收藏 引用
复合材料学报 2024年
作者: 刘天桥 北京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复合材料与结构创新研发中心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交通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讨论了影响复合材料拉挤型材及其结构工程应用的关键问题,包括材料力学性能、结构性能与设计、环境耐久性能和经济性评价四个方面。首先,拉挤型材力学性能直接影响拉挤型材结构的核心竞争力;第二,拉挤型材结构件稳定性设计偏于保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