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0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2 篇 医学
    • 8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80 篇 中西医结合
    • 2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2 篇 临床医学
    • 4 篇 中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2 篇 农学
    • 8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林学
  • 9 篇 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3 篇 化学
    • 1 篇 物理学
  • 4 篇 工学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18 篇 化学成分
  • 6 篇 抗氧化活性
  • 6 篇 生物活性
  • 5 篇 指纹图谱
  • 5 篇 分离鉴定
  • 5 篇 草果
  • 5 篇 含量测定
  • 4 篇 克班宁
  • 4 篇 抗炎
  • 4 篇 挥发油
  • 4 篇 神经保护作用
  • 4 篇 滇黄精
  • 4 篇 白背叶楤木
  • 4 篇 结构鉴定
  • 4 篇 多糖
  • 3 篇 细胞毒性
  • 3 篇 分离
  • 3 篇 网络药理学
  • 3 篇 苯丙素
  • 3 篇 叶酸

机构

  • 137 篇 云南中医药大学
  • 21 篇 云南省高校外用给...
  • 17 篇 云南省南药可持续...
  • 15 篇 昆明医科大学
  • 11 篇 云南省傣医药与彝...
  • 10 篇 云南省南药可持续...
  • 5 篇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
  • 5 篇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3 篇 云南省教育厅民族...
  • 3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3 篇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2 篇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
  • 2 篇 云南神威施普瑞药...
  • 2 篇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
  • 2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2 篇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
  • 2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2 篇 云南省德宏州人民...
  • 2 篇 云南省南药资源可...
  • 2 篇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

作者

  • 18 篇 何红平
  • 15 篇 张荣平
  • 14 篇 马云淑
  • 14 篇 陈兴龙
  • 11 篇 he hongping
  • 10 篇 zhang rongping
  • 10 篇 李宝晶
  • 10 篇 俞捷
  • 9 篇 yu jie
  • 9 篇 王文苹
  • 9 篇 张磊
  • 9 篇 ma yunshu
  • 9 篇 董家红
  • 8 篇 zhang lei
  • 8 篇 季鹏章
  • 8 篇 李艳平
  • 8 篇 杨兴鑫
  • 7 篇 胡炜彦
  • 7 篇 he hong-ping
  • 7 篇 yang xingxin

语言

  • 14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云南省南药可持续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滇黄芩总黄酮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 2022年 第11期33卷 1338-1342页
作者: 王蒙蒙 乔雪 方琼莲 付胜男 李欣坪 黄丰 林玉萍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暨云南省南药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500
目的研究滇黄芩总黄酮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制备滇黄芩总黄酮(SAF);将SAF用水分散后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分别得到滇黄芩总黄酮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肉豆蔻中二芳基丙烷类抗炎活性成分
收藏 引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1年 第5期33卷 779-783页
作者: 李大山 曾天艳 马莎 王文静 邵立东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云南省南药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500
本文报道了肉豆蔻果实乙酸乙酯部位的二芳基丙烷类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运用硅胶、反相RP-18材料和Sephadex LH-20凝胶等色谱技术共分离了5个二芳基丙烷类化合物。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高分辨质谱等波谱技术和文献数据对比将其结构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配比古今千金黄连丸中生物碱和梓醇的含量测定
收藏 引用
医药导报 2023年
作者: 毛海龙 保瑞 万萧 闫鸿丽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暨云南省南药可持续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配比(1:1,1:10)古今千金黄连丸中生物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和梓醇的含量,并比较其含量差异初步评价不同制备工艺不同配比下千金黄连丸治疗糖尿病效差异。方法生物碱溶剂为甲醇::盐酸(100: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君子汤对2型糖尿病小鼠肠屏障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24年 第16期49卷 4510-4520页
作者: 李辉 谢金洙 樊若溪 杨莉 周秋玥 周宁娜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暨云南省南药可持续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500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650106
探讨四君子汤对糖尿病小鼠肠屏障的改善作用。C57BL/6J小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T2DM)模型。将T2D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T2DM组、多奈哌齐(DON)组、罗格列酮(RGZ)组、四君子汤不同剂量(7.5、15、30 g·...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麻块茎腐烂病病原鉴定及其致病性测定
收藏 引用
植物病理学报 2023年 第6期53卷 1241-1245页
作者: 苏建云 唐晶莹 董鲜 董家红 季鹏章 张磊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暨云南省南药可持续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500
0 引言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属兰科(Orchidaceae),是一种异养型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需与萌发菌(Mycena osmundicola)共生,其生长依赖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提供营养[1]。天麻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食两用。天麻块茎腐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流式细胞术和基因组Survey的红大戟基因组大小测定和分析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22年
作者: 蒲昕颖 陈晓娇 王欣格 李国栋 张雪梅 邱斌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暨云南省南药可持续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傣医药与彝医药重点实验室
红大戟(Knoxia roxburghii)是茜草科(Rubiaceae)红芽大戟属(knoxia)植物,是一种重要的用植物,其主要效成分芦西定和3-羟基巴戟醌等蒽醌化合物具有抗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因市场需求逐年增加,造成红大戟资源紧缺,且其生境...
来源: 评论
基于网络理学和动物实验探究九转黄精丸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保护作用
收藏 引用
中成 2023年 第3期45卷 979-986页
作者: 王涛 郝俊杰 李艳芹 李艳娟 字磊 俞捷 杨兴鑫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云南昆明650500 云南省南药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500
目的基于网络理学和动物实验探究九转黄精丸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Pharm Mapper和SwissTargetPredicition数据库收集九转黄精丸化学成分及其靶点;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MAFLD相关的疾病靶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狼毒根茎中对胰腺癌SW1990细胞具有毒性的二萜
收藏 引用
有机化学 2024年 第6期44卷 1929-1937页
作者: 朱红波 王吉 胡炜彦 周堂 林芷淇 张荣平 耿长安 陈兴龙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暨云南省南药可持续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500 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500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01
采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大狼毒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高分辨电喷雾电离质谱(HR-ESI-MS)、核磁共振(NMR)和计算电子圆二色谱(ECD)等方法鉴定了8个二萜类成分,包括2个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药防治高原缺氧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年 第12期23卷 4669-4677页
作者: 李雪 李学芳 浦雪梅 陈晓娇 贺森 李静平 顾雯 杨兴鑫 张范 俞捷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云南省南药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500
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可造成脑、心、肺和胃肠等重要脏器的缺氧损伤。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免疫系统受损以及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是高原缺氧损伤的主要机制。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且资源丰富等特点,在防治高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接骨木属植物的主要成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的推测
收藏 引用
华西药学杂志 2024年 第5期39卷 604-610页
作者: 张旋 李雪艳 彭世聪 杨坚 李大山 普春霞 王文静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云南省南药可持续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500
对接骨木属的主要用成分三萜类、甾醇类和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进行总结,推导了这三类化学成分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推测了该属植物的亲缘关系,为后期相关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