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别探究焦虑、抑郁、神经质等3种负面情绪与复发性流产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提取与焦虑、抑郁、神经质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分别利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众数法及MR-Egger回归法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评价焦虑、抑郁、神经质与复发性流产之间的因果效应,并进行异质性、基因多效性与敏感性分析。结果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中提取共46个SNPs作为工具变量(焦虑数据5个,抑郁数据9个,神经质数据32个),经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众数法及MR-Egger回归法计算OR值与95%CI,焦虑数据结果分别为1.07(0.86~1.32)、1.10(0.85~1.43)、1.14(0.81~1.59)、1.18(0.53~2.61),抑郁数据结果分别为1.11(0.93~1.32)、1.05(0.83~1.32)、0.96(0.67~1.38)、0.57(0.25~1.31),神经质数据结果分别为1.01(0.75~1.36)、1.07(0.73~1.56)、1.02(0.49~2.12)、2.40(0.46~12.44),上述因果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可靠性分析,异质性评价Cochran’sQ检验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均>0.05),基因多效性评价MR-Egger回归截距均接近于0(P均>0.05),敏感性评价留一法检验后合并因果效应值相近。结论焦虑、抑郁、神经质与复发性流产之间不存在因果关联,可靠性检验提示结果相对稳健。
背景:巨噬细胞的能量代谢和极化状态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中起关键作用。中医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代谢途径展示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力。目的:综述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调控巨噬细胞能量代谢和极化状态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6月。中文检索词为“AMPK,脂肪酸氧化,巨噬细胞极化,中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英文检索词为“AMPK,fatty acid oxidation,macrophage polariz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therosclerosis,coronary heart disease”等,最终纳入62篇文献。结果与结论:①巨噬细胞的能量代谢从氧化磷酸化向糖酵解的转变,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起关键作用。在巨噬细胞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激活后,通过促进脂肪酸氧化和M2型极化,发挥抗炎和稳定动脉斑块的作用。②中药单药(如人参、黄芪、黄精等)及复方(如黄连解毒汤、养心舒脉颗粒、调肝导浊方等)通过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途径干预核因子κ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等多条信号通路影响巨噬细胞的代谢方式,改变细胞功能,从而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③未来的研究应关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代谢与极化途径的相互作用,以及中药如何通过这些途径发挥治疗作用,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