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5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1 篇 农学
    • 22 篇 植物保护
    • 8 篇 作物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1 篇 理学
    • 7 篇 生态学
    • 4 篇 生物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主题

  • 5 篇 水稻
  • 5 篇 亚洲玉米螟
  • 4 篇 玉米
  • 4 篇 间作
  • 3 篇 基因表达
  • 3 篇 微卫星重复序列
  • 3 篇 石榴
  • 2 篇 寻找效应
  • 2 篇 taqman探针
  • 2 篇 紫茎泽兰
  • 2 篇 甘蔗
  • 2 篇 分离
  • 2 篇 干扰效应
  • 2 篇 编码区
  • 2 篇 筛选
  • 2 篇 生物多样性
  • 2 篇 稻瘟病菌
  • 2 篇 功能反应
  • 2 篇 空间分布型
  • 2 篇 植物提取物

机构

  • 22 篇 云南农业大学
  • 3 篇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
  • 3 篇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
  • 3 篇 生物多样性控制病...
  • 2 篇 云南省蒙自县植检...
  • 2 篇 云南省建水县农业...
  • 2 篇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
  • 2 篇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2 篇 生物多样性控制作...
  • 2 篇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
  • 2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1 篇 大理学院
  • 1 篇 生物多样性控制病...
  • 1 篇 生物多样性控制病...
  • 1 篇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1 篇 陇川县植保植检站
  • 1 篇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 1 篇 蒙自市植检植保站

作者

  • 15 篇 李正跃
  • 15 篇 陈斌
  • 13 篇 chen bin
  • 10 篇 高东
  • 10 篇 李成云
  • 9 篇 gao dong
  • 8 篇 朱有勇
  • 8 篇 li zheng-yue
  • 8 篇 何霞红
  • 8 篇 刘林
  • 7 篇 查友贵
  • 6 篇 张立敏
  • 6 篇 和淑琪
  • 6 篇 li cheng-yun
  • 5 篇 范黎明
  • 5 篇 liu lin
  • 5 篇 叶敏
  • 5 篇 杨静
  • 5 篇 王静
  • 5 篇 li zhengyue

语言

  • 3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
38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新蚜虫疠霉感染致病蚜虫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理论抽样技术
收藏 引用
植物保护 2012年 第2期38卷 55-59,70页
作者: 陈斌 和淑琪 杜广祖 李正跃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虫害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201
[目的]探明新蚜虫疠霉的空间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蚜虫新蚜虫疠霉病害流行规律及田间释放病原菌防治桃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甘蓝田新蚜虫疠霉感染致病桃蚜密度,采用Taylor幂法与Iwao回归法分析新蚜虫疠霉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新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金龟子绿僵菌KMa0107菌株对三种玛绢金龟幼虫的致病力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防治 2010年 第1期26卷 18-23页
作者: 陈斌 李正跃 和淑琪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虫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昆明650201
内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KMa0107对玛绢金龟属3种金龟子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KMa0107菌株对玛绢金龟Maladerasp.、阔胫玛绢金龟***和小阔胫玛绢金龟***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毒力。接种后,玛绢金龟、阔胫玛绢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稃面双峰乳突研究方法改进
收藏 引用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年 第9期27卷 46-48页
作者: 高东 何霞红 朱有勇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
水稻稃面双峰乳突扫描电镜图片对水稻分类和古栽培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方法是将整粒粘于样品台,样品台倾斜60°角,电镜扫描拍照。该研究的改进方法,不仅方便扫描、容易聚集、加大倾斜角;而且能将立体三维乳突有效向平面二维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亚洲玉米螟在玉米和甘蔗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卵行为
收藏 引用
植物保护学报 2015年 第1期42卷 10-16页
作者: 昝庆安 张丽 和淑琪 张立敏 陈斌 李正跃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 昆明650201
为明确玉米和甘蔗间作对亚洲玉米螟产卵行为的影响,在尼龙网研究了亚洲玉米螟在玉米和甘蔗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卵时间、产卵位及产卵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亚洲玉米螟均于23∶00开始产卵,02∶00~03∶00达产卵高峰。单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麦EST-SSR的分析及其引物的开发
收藏 引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 第5期27卷 623-630页
作者: 刘林 孙来亮 兰茗清 杨静 查友贵 李成云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为开发出具有丰富多态的、新型的小麦EST-SSR标记,利用已公布的1 071 367条小麦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序列,对≥24 bp的微卫星或简单重复序列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小麦EST序列中,搜索到长度大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玉米与大豆间作对玉米叶片衰老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学报 2017年 第2期33卷 -页
作者: 刘朝茂 李成云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4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01
采用玉米/大豆2∶2间作和玉米净作的小区试验,检测与衰老相关酶在不同生育期的活,并利用RT-PCR技术,检测不同生育期玉米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净作种植的玉米相比,间作种植的玉米能够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滇西北地区种子植物地理分布及区系分化
收藏 引用
西北植物学报 2009年 第11期29卷 2312-2317页
作者: 冯建孟 朱有勇 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云南大理671000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生物多样性和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
以大尺度的物种分布信息为基础,对滇西北地区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植物区系分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滇西北地区的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从南到北呈递增趋势;(2)无论是在属的水平上,还是在科的水平上,植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通过像素值准确分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DNA片段大小的方法
收藏 引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 第5期28卷 741-744页
作者: 张波 刘林 兰茗清 杨静 查友贵 赵婧 李成云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0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PCR产物进行分离是一项基础的、常用实验技术,但根据DNA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距离读出目的DNA片段大小的方法尚未见报道。本文首次探讨了D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条带的像素与其条带之间大小的关系,使用SP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紫茎泽兰内生菌的分离及其代谢物的除草活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3年 第5期41卷 99-101页
作者: 王静 罗国玖 蒙远涛 刘林 叶敏 范黎明 查友贵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云南昆明650201
为了从紫茎泽兰中分离内生菌并研究内生菌代谢物的除草活,为开发高效、安全、与环境友好的新型农药奠定基础,用紫茎泽兰茎叶汁液固体培养基从紫茎泽兰茎中分离内生菌,并制备内生菌代谢物,以高粱、小麦、黄瓜、油菜4种供试植物为测试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足肥螋成虫对亚洲玉米螟的捕食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昆虫学报 2013年 第3期35卷 305-310页
作者: 宁格 张立敏 杜广祖 刘虎威 陈斌 李正跃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 昆明650201
内测定了黄足肥螋Eurellia pallipes Shliraki成虫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二龄、二龄幼虫和蛹的捕食行为、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以及干扰效应。结果表明,黄足肥螋成虫对亚洲玉米螟二龄幼虫、三龄幼虫和蛹均具有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