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43 篇 期刊文献
  • 1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6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8 篇 法学
    • 122 篇 民族学
    • 46 篇 政治学
    • 31 篇 社会学
    • 3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法学
  • 189 篇 历史学
    • 147 篇 中国史
    • 76 篇 考古学
    • 14 篇 世界史
  • 78 篇 管理学
    • 33 篇 公共管理
    • 2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7 篇 工商管理
    • 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56 篇 教育学
    • 54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47 篇 文学
    • 25 篇 新闻传播学
    • 2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8 篇 工学
    • 14 篇 城乡规划学
    • 7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6 篇 建筑学
    • 4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3 篇 经济学
    • 28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理论经济学
  • 21 篇 艺术学
    • 12 篇 美术学
    • 1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4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9 篇 理学
    • 15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8 篇 哲学
    • 18 篇 哲学
  • 5 篇 农学
  • 3 篇 军事学
    • 3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2 篇 医学

主题

  • 33 篇 乡村振兴
  • 19 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 10 篇 中华民族共同体
  • 10 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 9 篇 民族地区
  • 8 篇 清代
  • 8 篇 交往交流交融
  • 8 篇 贵州
  • 7 篇 民族文化
  • 6 篇 民国时期
  • 6 篇 共同体意识
  • 6 篇 传承
  • 6 篇 彝族
  • 6 篇 苗族
  • 6 篇 西江苗寨
  • 5 篇 传统村落
  • 5 篇 文化符号
  • 5 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
  • 5 篇 保护
  • 5 篇 土司制度

机构

  • 340 篇 贵州民族大学
  • 191 篇 云南民族大学
  • 23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5 篇 云南大学
  • 10 篇 广西民族大学
  • 6 篇 中南民族大学
  • 6 篇 云南师范大学
  • 5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5 篇 贵州大学
  • 4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贵阳学院
  • 4 篇 武汉大学
  • 4 篇 贵州财经大学
  • 4 篇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
  • 3 篇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 3 篇 吉首大学
  • 3 篇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2 篇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 2 篇 云南财经大学

作者

  • 25 篇 陈文元
  • 24 篇 田占营
  • 14 篇 黄彩文
  • 13 篇 chen wenyuan
  • 13 篇 董强
  • 11 篇 孔瑞
  • 11 篇 段金生
  • 10 篇 kong rui
  • 10 篇 尹建东
  • 9 篇 dong qiang
  • 9 篇 谭厚锋
  • 9 篇 huang caiwen
  • 8 篇 yin jiandong
  • 8 篇 王丹
  • 7 篇 tian zhanying
  • 7 篇 wang dan
  • 7 篇 朱万春
  • 7 篇 杨旭
  • 7 篇 李浩
  • 7 篇 杨孝军

语言

  • 56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56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人民性的坚守与高扬:景宜创作论
收藏 引用
民族研究 2025年 第1期43卷 52-60页
作者: 龙珊(彝族) 杨芳园(白族)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白族作家景宜在四十余年的艺术实践探索中,从主题到题材等各个方面,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从对白族人民生活的现代审视,到对西南多民族发展历程的纪实书写,再到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视听化表达,体现了对文艺人民性的坚守与高扬。民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白汉共居村落共同体的形塑路径——基于云南大理上村的调查
收藏 引用
北方民族大学报(哲社会科版) 2025年 第1期 69-78页
作者: 胡曼云 李若青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504
村落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现实基础,在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践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云南大理上村白汉共居村落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既有赖于共同地域上的相邻关系和族际通婚实现的血统混合,也是共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器以载道:铜鼓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逻辑及实践路径
收藏 引用
云南民族大学报(哲社会科版) 2025年 第1期42卷 13-22页
作者: 马君红 黄彩文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50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铜鼓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变迁的“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稻作农业与岭南史前文化格局的转变
收藏 引用
农业考古 2025年 第1期 91-97页
作者: 韩恩瑞 孔婷婷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距今5000年以后稻作农业在岭南地区传播扩散进程加快,形成了石峡文化和其他一些小规模农业群体。这一时期也是岭南史前文化交流格局转变时期,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广西影响广东变为相反方向,并且在原有东西向文化格局的基础上,南北向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以墙守边”到“治苗安边”:明清湘黔边墙治理结构演变——兼论北方长城
收藏 引用
民族论坛 2025年 第1期 107-120页
作者: 陈文元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明清时期,湘黔边区极不稳定,中央王朝曾先后两次修筑边墙,治理方针从军防镇戍限制转向管控与整合并重,通过政策调整强化统治,重构社会秩序。相较于明代,清初的湘黔边区曾维持相对稳定,但后复动荡,爆发了乾嘉苗民起义。清廷由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归侨研究概述
收藏 引用
普洱学院 2025年 第1期41卷 34-41页
作者: 林娜彬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504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国家先后在云南设置了13个华侨农(林)场。截至目前,云南的归侨侨眷达50多万人。云南与东南亚诸国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和民族多元共生的文化格局,使得云南的归侨群体具有独特的身份记忆和认同特征。通过文献梳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与文化 2025年 第3期 232-233页
作者: 金德谷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特点鲜明。文章运用民族学、人类的方法,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存在民居数量锐减、风格不一致、垮塌损毁严重、营造技艺传承困难、民居保护意识薄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乡村体育赛事助力乡村旅游振兴的路径研究——以贵州“村超”体育赛事为例
沈阳文旅
收藏 引用
沈阳文旅 2025年 第1期 171-173页
作者: 潘启梅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最艰巨最繁重的发展任务仍然在农村,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乡村体育赛事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富有生机活力的产业新业态。乡村体育赛事旅游与乡村振兴结合具有巨大的实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先解后治”还是“先治后解”——一个布朗族村寨的多元医疗实践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湖北民族大学报(哲社会科版) 2025年 第1期43卷 34-43页
作者: 王舫 张宸溪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有关多元医疗的研究,多认为人们依据疾病种类以及疾病解释的不同自由地穿梭于多元医疗之间,却对“自由穿梭”的具体规律语焉不详。本文基于云南省勐海县下寨及其周边村寨多个就医实践个案研究发现,该区域社会存在“先解后治”“先治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代以来阳戏的演变与发展
收藏 引用
浙江师范大学报(社会科版) 2025年 第2期50卷 13-21页
作者: 陈玉平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贵州贵阳550025
阳戏是主要流传于西南地区的一种具有傩戏元素的民间戏剧种类,是傩戏的一个分支。自清代以来,阳戏在表演形态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在:戏神崇拜由“三圣”(川主、土主、药王)演变为“四圣”(外加“文昌”),“文昌”作为戏神处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