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5 篇 期刊文献
  • 3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8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8 篇 工学
    • 37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8 篇 光学工程
    • 13 篇 电气工程
    • 1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5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105 篇 理学
    • 84 篇 物理学
    • 19 篇 化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生物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7 篇 石墨烯
  • 6 篇 扫描隧道显微镜
  • 6 篇 晶体结构
  • 5 篇 量子自旋液体
  • 5 篇 二维材料
  • 5 篇 超表面
  • 4 篇 量子光学
  • 4 篇 拓扑绝缘体
  • 4 篇 物理光学
  • 4 篇 超导
  • 4 篇 超构表面
  • 3 篇 量子输运
  • 3 篇 时间反演对称性
  • 3 篇 光谱
  • 3 篇 类比引力
  • 3 篇 量子精密测量
  • 3 篇 量子纠缠
  • 3 篇 铁基超导体
  • 3 篇 光子晶体
  • 3 篇 超导配对对称性

机构

  • 145 篇 南京大学
  • 36 篇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
  • 13 篇 复旦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5 篇 东南大学
  • 5 篇 上海量子科学研究...
  • 5 篇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
  • 5 篇 苏州大学
  • 4 篇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
  • 4 篇 浙江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 篇 固体微结构国家实...
  • 3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3 篇 湖北九峰山实验室
  • 3 篇 山东科技大学
  • 3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强磁场...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成都海克医疗设备...

作者

  • 13 篇 祝世宁
  • 10 篇 刘辉
  • 9 篇 周豪慎
  • 9 篇 何平
  • 9 篇 陈延峰
  • 7 篇 温锦生
  • 7 篇 李绍春
  • 7 篇 王漱明
  • 5 篇 何程
  • 5 篇 陆延青
  • 5 篇 卢明辉
  • 5 篇 盛冲
  • 5 篇 王炜
  • 5 篇 宋凤麒
  • 5 篇 赖耘
  • 5 篇 钟振扬
  • 4 篇 王雷
  • 4 篇 吕洋洋
  • 4 篇 闻海虎
  • 4 篇 张帅

语言

  • 181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固体微结构国家实验室"
183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通过路径全同性实现独立粒子间的纠缠
收藏 引用
物理 2025年 第2期54卷 119-122页
作者: 王凯 侯兆华 马小松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物理科学研究中心 南京210093
1 背景介绍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基础研究和量子信息技术应用中的核心资源。通常,纠缠的产生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依赖粒子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例如散射湮灭辐射[1]、原子级联[2,3]、非线性光学效应[4—6],以及光、微波、声子与物质的相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锰离子氧化沉淀法实现锂离子电池LiNi_(0.8)Co_(0.05)Mn_(0.15)O_(2)材料的回收和利用
收藏 引用
无机化学学报 2023年 第9期39卷 1661-1672页
作者: 王兆程 王义钢 盛传超 何平 周豪慎 南京大学储能材料与技术中心 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江苏省功能材料设计原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23
以浓盐酸为浸出剂,以NaOH和NH_(4)HCO_(3)为沉淀剂,利用Mn^(2+)在碱性条件下的氧化反应改变离子的沉淀次序进而分步回收的方案,探究了浓盐酸酸浸处理三元正极材料LiNi_(0.8)Co_(0.05)Mn_(0.15)O_(2)的最佳条件。在分步沉淀过程中,Mn^(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肋骨为强吸声体的多层介质内非线性声场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2025年 第4期74卷 171-180页
作者: 王浩宇 赖宁磊 晏张平 林伟军 刘晓宙 南京大学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成都海克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在使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进行肋下病灶治疗的过程中,肋骨的遮挡显著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在先前的研究中,肋骨通常被视作完美吸声体,这一模型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肋骨造成的影响,但也同样可能导致对肋后能量的低估.为弥补现有工作的不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碳化硅衬底上外延双层石墨烯的电输运性质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2022年 第12期71卷 204-210页
作者: 胡聚罡 贾振宇 李绍春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9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201201
石墨烯是低维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在这一体系中研究发现了诸多新奇的量子现象,深入理解石墨烯的电输运性质对于其在未来电子学器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热分解的方法在SiC单晶衬底上获得外延的双层石墨烯,并系统研究了其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向列型三态超导体中的磁通涡旋态
收藏 引用
物理学进展 2023年 第5期43卷 131-141页
作者: 杨苗苗 向柯 王达 王强华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南京210093
在掺杂拓扑绝缘体CuxBi2Se3中,向列型三态超导电性的发现引发了人们对指认三态超导中d-矢量的兴趣,它与能隙函数的反节点方向有关,并且决定了该超导体是否为拓扑。我们对向列型自旋三态px波超导体的涡旋态性质进行了自洽分析。我们首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层石墨烯中的偶数分母分数量子霍尔态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2022年 第18期71卷 73-78页
作者: 李庆鑫 黄焱 陈以威 朱雨剑 朱旺 宋珺威 安冬冬 甘祺康 王开元 王浩林 †麦志洪 Andy Shen 郗传英 张警蕾 于葛亮 王雷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南京大学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93 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 合肥230031 湖北九峰山实验室 武汉430206
在半填充的朗道能级,复合费米子手征p波配对的Moore-Read态具有e/4的分数激发,其中部分这种准粒子服从非阿贝尔统计,有望用于实现拓扑量子计算.双层石墨烯由于其电子的SU(4)对称性和电场对其性质的方便调控性,成为研究多分量量子霍尔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环境稳定性
收藏 引用
物理学进展 2023年 第4期43卷 97-116页
作者: 周振佳 徐洁 高力波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南京210093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具有独特、优异的电学和力学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以及电子、自旋电子、光电子、能量收集捕获和催化等领域当中。然而,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在苛刻的条件下不稳定,并且在环境中极易降解,这限制了其在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转角双层石墨烯中的势杂质效应
收藏 引用
物理学进展 2023年 第5期43卷 151-160页
作者: 刘泽众 王达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南京210093
近年来,平带在转角双层石墨烯(TBG)中的发现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报告了我们对这个平带系统中杂质效应的研究,这对于真实材料来说是一个重要问题。通过采用Lanczos递归方法,我们求解了杂质附近的局域态密度(LDO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光子晶体-超表面-光子晶体”中的低损耗塔姆态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24年 第20期44卷 231-236页
作者: 王黠溢 彭韩 王强 刘辉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通过设计“光子晶体-金属-光子晶体”模型,在有限差分时域仿真中计算比较两种结构的反射率,计算场强和介电系数变化规律与品质因子Q值大小,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够有效提高Q值并降低结构的辐射损耗。通过设计并在实验上加工制备了“光子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金属/铁磁绝缘体异质结中的自旋霍尔磁电阻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2年 第25期67卷 2993-3004页
作者: 丰韬 王鹏 吴镝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青岛科技大学数理学院 青岛266061 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93
铁磁绝缘体能够以自旋波或磁振子的方式传输纯自旋流.铁磁绝缘体以纯自旋流传输信息,没有电流和相应的电流导致的焦耳热,可以极大地降低电子器件的功耗,为未来超低功耗微电子器件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人们在重金属/铁磁绝缘体异质结发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