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埃博拉出血热又在西非四个国家暴发流行。埃博拉病毒感染病死率极高,至今仍无肯定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近年来,多家研究机构在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的研制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2010年在《自然一医学》杂志上发表的《Advanced antisense therapies for postexposure protection against lethal filovirus infection》文指出,一种名为“PMOplus”的新药可能对埃博拉病毒感染有一定的疗效。
抗菌药物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现,由于抗菌药物的应用,使得肆虐人类的感染性疾病得以控制,人类健康得以长足进步。由于多种原因,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较为普遍,由此导致医药资源浪费和医疗费用的增长;更为严峻的是细菌耐药情况也日益严重,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甚至广泛耐药(pan-drug resistant) 细菌感染已经成为临床十分棘手的难题。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1年世界卫生日发出呼吁:“抗击耐药: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Combat ing drug resi stance: no action today, no cure tomorrow)”;其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地位[1,2]。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