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00 篇 期刊文献
  • 14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4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26 篇 工学
    • 345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6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5 篇 电气工程
    • 5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0 篇 机械工程
    • 9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8 篇 土木工程
    • 7 篇 建筑学
    • 7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3 篇 冶金工程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光学工程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48 篇 理学
    • 23 篇 化学
    • 19 篇 物理学
    • 3 篇 大气科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天文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38 篇 数值模拟
  • 29 篇 熔盐
  • 29 篇 传热
  • 21 篇 太阳能
  • 20 篇 太阳能热发电
  • 18 篇 单螺杆膨胀机
  • 17 篇 传质
  • 17 篇 熔融盐
  • 15 篇 光催化
  • 14 篇 两相流
  • 14 篇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14 篇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
  • 14 篇 燃料电池
  • 14 篇 污垢热阻
  • 12 篇 蓄热
  • 12 篇 热物性
  • 11 篇 平板热管
  • 11 篇 热管
  • 11 篇 地源热泵
  • 10 篇 强化传热

机构

  • 458 篇 北京工业大学
  • 40 篇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
  • 18 篇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
  • 14 篇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
  • 14 篇 北京建筑大学
  • 13 篇 传热与能源利用北...
  • 8 篇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
  • 6 篇 教育部传热与过程...
  • 5 篇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 5 篇 北京电动车辆协同...
  • 5 篇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
  • 5 篇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5 篇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
  • 5 篇 唐山学院
  • 4 篇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 3 篇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
  • 3 篇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
  • 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
  • 2 篇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

作者

  • 322 篇 马重芳
  • 189 篇 吴玉庭
  • 82 篇 郭航
  • 73 篇 刘中良
  • 68 篇 叶芳
  • 61 篇 桑丽霞
  • 58 篇 鹿院卫
  • 54 篇 夏国栋
  • 33 篇 陈永昌
  • 28 篇 王伟
  • 26 篇 杜春旭
  • 25 篇 熊亚选
  • 23 篇 唐志伟
  • 23 篇 俞坚
  • 21 篇 王军
  • 20 篇 李艳霞
  • 20 篇 王景甫
  • 17 篇 张灿灿
  • 15 篇 李群伟
  • 15 篇 王普

语言

  • 54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100124"
545 条 记 录,以下是251-260 订阅
排序:
超音速分离管内不同旋流器位置的数值模拟
超音速分离管内部不同旋流器位置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2013年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作者: 刘兴伟 刘中良 北京工业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北京市传热与能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24
天然气超音速脱水分离技术是基于气体动力学和传热传质理论提出的一种新型汽水分离技术。该技术采用超音速分离管,使多组分天然气产生高速旋转膨胀现象,将天然气中的液相组份成功的分离出来。与传统的分离技术相比,超音速分离技术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有限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换热的实验研究
有限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换热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2013年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作者: 张广孟 刘中良 王晨 教育部传热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及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124
给出了在低热流密度下有限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的相变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沸腾工质为去离子水,换热表面材料为紫铜,有限空间的高度为18mm 和48mm.18mm 的充液液面高度分别为6mm、8mm、10mm 和12mm;48mm 充液高度分别为10mm、14m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质子交换膜电解池阳极两相流的实验研究
质子交换膜电解池阳极两相流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2013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年会
作者: 王昭毅 叶芳 徐龙云 张伟 郭航 马重芳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质子交换膜电解池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产生的氢气纯度高等特点,是未来最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载体之一。阳极供水电解池在阳极流道内形成氧气和水的两相流动,其两相特性受流场结构、运行工况等因素的影响,并同时反过来影响电解池的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可再生氢氧燃料电池电解池模式下变温度工况下性能与两相流实验研究
可再生氢氧燃料电池电解池模式下变温度工况下性能与两相流实验研...
收藏 引用
2013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年会
作者: 张伟 叶芳 徐龙云 王昭毅 郭航 马重芳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随着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日益加重,新的能源结构的研究迫在眉睫。可再生氢氧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高效供能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再生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分类,并且对再生燃料电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总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型微通道内液滴生成机理的数值分析
T型微通道内液滴生成机理的数值分析
收藏 引用
2013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年会
作者: 李艺凡 夏国栋 王军 李健 翟玉玲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强化传热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本文采用VOF方法对T型微通道内液液两相微液滴的生成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微液滴生成过程中两相流速的变化规律,对弹状流、过渡流、滴状流和射流过程中微液滴的生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两相流速在微液滴生成过程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复杂结构微通道热沉流动与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场协同分析
复杂结构微通道热沉流动与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场协同分析
收藏 引用
2013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年会
作者: 翟玉玲 夏国栋 刘献飞 江宦明 李艺凡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强化传热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复杂结构微通道热沉的流动与传热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了不同凹穴内肋组合的9种微通道热沉的传热情况,并用场协同原理分析其强化传热的机理。结果表明,由于肋柱凹穴的存在,改变了原来速度场温度场的分布,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于大功率LED的新型一体化平板热管散热器的实验研究
应用于大功率LED的新型一体化平板热管散热器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2013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年会
作者: 黄素格 夏国栋 焦永刚 王伟 程岳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强化传热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为了解决大功率LED的散热问题,提出一种带有散热肋的新型一体化平板热管散热器。在不同的加热功率条件下对其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铝板和散热肋表面温度分布均匀。在自然对流条件下,当热流密度为5.6×10~4 W/m,散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小型通道几何参数对甲烷燃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2年 第12期33卷 2155-2158页
作者: 李艳霞 刘中良 桑丽霞 北京工业大学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
利用Fluent6.3对微小型通道内的甲烷空气预混燃烧传热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到了矩形截面通道几何参数对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通道高度的增加,火焰前沿的位置不断向下游移动,并且沿通道中心线的温度分布梯度和反应速率不断降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倾斜角度对平板热管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2年 第8期33卷 1400-1402页
作者: 王晨 刘中良 张广孟 张明 徐嘉爽 教育部传热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及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124
本文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具有深微槽道结构的铜-水平板热管,系统地研究了放置方式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测试了不同热流密度、不同倾角下热管正常工作时的稳态温度分布和热阻。结果表明,热管热阻随倾斜角度单调增大。这是因为随着倾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光热效率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2年 第11期33卷 1950-1953页
作者: 熊亚选 吴玉庭 马重芳 北京工业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24
基于自行研究开发、呈东西轴布置的太阳能槽形抛物面聚光集热器,建立了评估其光热性能的实验台,对其光热特性进行了详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聚光集热器效率较高。聚光器与全新集热器组成的太阳能槽形抛物面聚光集热器峰值效率达70%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