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2 篇 期刊文献
  • 121 篇 会议
  • 14 件 标准
  • 5 篇 专利

馆藏范围

  • 47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32 篇 工学
    • 177 篇 建筑学
    • 177 篇 城乡规划学
    • 60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6 篇 土木工程
    • 3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5 篇 水利工程
    • 25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8 篇 农业工程
    • 13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39 篇 管理学
    • 216 篇 公共管理
    • 2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工商管理
  • 39 篇 经济学
    • 35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理论经济学
  • 25 篇 理学
    • 10 篇 地理学
    • 7 篇 生态学
    • 2 篇 数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22 篇 法学
    • 17 篇 法学
    • 4 篇 社会学
  • 16 篇 农学
    • 1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林学
  • 3 篇 艺术学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考古学
    • 2 篇 中国史
  • 2 篇 医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26 篇 城市规划
  • 22 篇 风景园林
  • 22 篇 城乡规划
  • 17 篇 风景名胜区
  • 14 篇 规划管理
  • 12 篇 城市建设
  • 12 篇 公众参与
  • 12 篇 地下管线
  • 11 篇 规划
  • 10 篇 遥感技术
  • 9 篇 海绵城市
  • 9 篇 城市
  • 9 篇 空间句法
  • 9 篇 遥感
  • 8 篇 园林绿化
  • 8 篇 生态城市
  • 8 篇 可持续发展
  • 7 篇 规划设计
  • 7 篇 土地利用
  • 7 篇 动态监测

机构

  • 359 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30 篇 清华大学
  • 19 篇 北京大学
  • 19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8 篇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
  • 17 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 17 篇 南京大学
  • 1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2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0 篇 河北工业大学
  • 9 篇 同济大学
  • 9 篇 山东建筑大学
  • 8 篇 天津大学
  • 7 篇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
  • 7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 篇 武汉大学
  • 7 篇 浙江财经大学
  • 7 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6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6 篇 北京建筑大学

作者

  • 33 篇 蔡文婷
  • 28 篇 龚威平
  • 27 篇 于静
  • 25 篇 胡毅
  • 24 篇 邢海峰
  • 24 篇 李倩
  • 24 篇 李昕阳
  • 23 篇 杨滔
  • 22 篇 赵星烁
  • 21 篇 张晓军
  • 20 篇 王伊倜
  • 18 篇 张舰
  • 18 篇 刘晓丽
  • 18 篇 师卫华
  • 17 篇 汪波
  • 17 篇 崔丽娜
  • 16 篇 柳泽
  • 16 篇 高伟
  • 15 篇 刘佳福
  • 14 篇 季珏

语言

  • 47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住房和城乡建设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472 条 记 录,以下是141-150 订阅
排序:
空间句法在城市规划实施评估中的应用探索--以云南省玉溪市总体规划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 2018年 第11期42卷 71-78页
作者: 王伊倜 杨滔 住房和城乡建设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设计》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信息中心
研究利用空间效率这一变量,构建了玉溪市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上的空间句法模型,讨论了城市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与规划目标的异同及其原因,从而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和修改提供了决策基础。实证研究证明,空间句法作为城市空间量化分析的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差分进化法的城市既有住区绿色化改造多目标综合优化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城市发展研究 2020年 第11期27卷 1-6页
作者: 叶青 方敏 赵强 李昕阳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国家信息中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以基于性能表现的城市既有住区绿色化改造为着眼点,探索构建基于BIM、GIS联合平台的绿色化改造数理模型,权衡判断单一目标下既有住区改造措施的优先级,以差分进化法(DE)探究环境提升、节能、减排、成本增量降低等多目标下,性能导向的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卫星遥感动态监测成果的郑州“四线”用地研究
基于卫星遥感动态监测成果的郑州“四线”用地研究
收藏 引用
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作者: 崔丽娜 龚威平 汪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信息处
本文采用郑州市 2008、2011 年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辅助城乡规划动态监测成果中的涉及"四线"用地(即绿线、蓝线、紫线和黄线,均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变化图斑进行归纳,分析反映城乡建设行为的变化图斑特点,通过地理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园冶》中的水景理法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 2009年 第11期25卷 20-23页
作者: 郑曦 孙晓春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北京10008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北京100835
《园冶》是我国造园史上的巨著,全书共三卷11篇专论,书中多篇虽涉及"理水"的内容,但是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理水"专篇。主要对《园冶》各篇中与"理水"有关的论述进行系统的整理,从与水关联的日常生活和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外中国城市研究的管窥与思考
收藏 引用
国际城市规划 2013年 第4期28卷 59-65页
作者: 张京祥 胡毅 罗震东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管理中心
中国城市研究正在成为一门显学,海外中国城市研究更是成为当今的热点领域。文章对海外中国城市研究热的产生背景、主要研究领域及主要贡献进行了评述,着重揭示了当前海外中国城市研究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并针对中国城市研究语境与话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卫星遥感动态监测成果的郑州“四线”用地研究
基于卫星遥感动态监测成果的郑州“四线”用地研究
收藏 引用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作者: 崔丽娜 龚威平 汪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信息处
本文采用郑州市2008、2011年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辅助城乡规划动态监测成果中的涉及“四线”用地(即绿线、蓝线、紫线和黄线,均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变化图斑进行归纳,分析反映城乡建设行为的变化图斑特点,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及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遥感影像辅助广州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遥感影像辅助广州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收藏 引用
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作者: 孙越 龚威平 张雁 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本文以《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背景,简述在多源数据辅助下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组织方案、技术方法与工作流程;依据2000 年和2003 年两期遥感影像解译广州市建设用地和其他基本土地利用类型的技术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城中村物质空间与社会变迁——南京市江东村的实证研究
收藏 引用
人文地理 2014年 第2期29卷 1-6页
作者: 张京祥 胡毅 孙东琪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21009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北京100835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210093
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而言,城市空间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因而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的建构过程。文章以南京市典型的城中村江东村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生产的历史性变迁、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制造的新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现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 2013年 第12期29卷 79-84页
作者: 张晓军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园林绿化技术管理处
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变化,并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的平台,是实现园林绿化高效管理和精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水北调受水区某水厂炭砂滤池运行特性及生物安全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给水排水 2018年 第9期44卷 19-24页
作者: 韩梅 曹新垲 王敏 马刚 王霭景 顾军农 高伟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供水水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01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北京10083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 北京100835
南水北调受水区某水厂采用活性炭和石英砂叠加结构的滤池,该炭砂滤池与传统生物活性炭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其运行特性及生物安全性做了解析。研究发现,高温高藻期采用臭氧和炭砂滤池组合工艺可减少滤池出水的致病菌和蓝藻,同时对有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