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9 篇 期刊文献
  • 2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8 篇 农学
    • 132 篇 作物学
    • 1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草学
  • 9 篇 工学
    • 8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8 篇 理学
    • 4 篇 生物学
    • 3 篇 生态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主题

  • 66 篇 产量
  • 26 篇 水稻
  • 25 篇 双季稻
  • 12 篇 早稻
  • 12 篇 稻米品质
  • 7 篇 机插秧
  • 7 篇 施氮量
  • 7 篇 早籼稻
  • 7 篇 秧苗素质
  • 7 篇 品质
  • 7 篇 稻草基质
  • 6 篇 生物炭
  • 6 篇 施肥量
  • 6 篇 氮肥运筹
  • 6 篇 超级杂交稻
  • 5 篇 机械化
  • 5 篇 种植方式
  • 5 篇 气冠温差
  • 5 篇 机插
  • 5 篇 晚籼稻

机构

  • 105 篇 江西农业大学
  • 19 篇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
  • 6 篇 南昌市农业科学院...
  • 6 篇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 5 篇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
  • 5 篇 江西省灌溉试验中...
  • 4 篇 赣南师范大学
  • 4 篇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
  • 4 篇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
  • 4 篇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 4 篇 江西省农业气象中...
  • 3 篇 江西天涯种业有限...
  • 3 篇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
  • 3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
  • 3 篇 江西省成新农场
  • 3 篇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 3 篇 江西省棉花研究所
  • 3 篇 中国水稻研究所
  • 3 篇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
  • 3 篇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作者

  • 106 篇 石庆华
  • 102 篇 潘晓华
  • 88 篇 曾勇军
  • 69 篇 谭雪明
  • 37 篇 曾研华
  • 36 篇 商庆银
  • 36 篇 黄山
  • 22 篇 吴自明
  • 21 篇 吕伟生
  • 21 篇 李木英
  • 20 篇 成臣
  • 18 篇 吴建富
  • 18 篇 程慧煌
  • 13 篇 胡水秀
  • 9 篇 黎星
  • 8 篇 杨秀霞
  • 8 篇 段里成
  • 8 篇 贺浩华
  • 8 篇 汤军
  • 8 篇 解嘉鑫

语言

  • 15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141-150 订阅
排序: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生育期影响及原因探究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影响及原因探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作者: 胡水秀 张坤 汪日飞 毛豪仁 王乐征 汪志立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以早株两优30、采用传统湿润育秧手栽(简称手栽,下同),机插秧盘育秧机插(简称机插,下同)和机插秧盘育秧手栽(简称机手,下同)三种种植方式;晚H优518为材料,采用手栽,机插、机手和抛秧四种种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生育期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生育期影响及原因探究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影响及原因探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作者: 胡水秀 张坤 汪日飞 毛豪仁 王乐征 汪志立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330045
以早株两优30、采用传统湿润育秧手栽(简称手栽,下同),机插秧盘育秧机插(简称机插,下同)和机插秧盘育秧手栽(简称机手,下同)三种种植方式;晚H优518为材料,采用手栽,机插、机手和抛秧四种种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肥追施方法和追用时期对超级早株型及物质生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14年 第11期40卷 2008-2015页
作者: 曾勇军 吕伟生 潘晓华 朱德峰 谭雪明 黄山 商庆银 石庆华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中国水稻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06
以陆两优996和淦鑫203为材料,研究了相同施氮量条件下不同氮肥追施方法和追用时期对双季超级早的株型特征及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移栽后5 d一次性追施氮肥相比,分次追施氮肥有利于提高植株上三节间的长度,促进壮秆形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机收减损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作物杂志 2014年 第6期 131-134页
作者: 曾勇军 吕伟生 石庆华 谭雪明 潘晓华 黄山 商庆银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收获时期、不同留茬高度、1d内的不同收获时间和不同档位收割对谷机收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机型均以谷85%成熟度时收割损失率最大,90%成熟度时收割损失率最小;不同留茬高度处理的机收损失率以40cm最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季稻“双还双减”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
收藏 引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年 第1期36卷 38-43页
作者: 黄山 汤军 李木英 魏洪义 石庆华 潘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330045
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集成紫云英高产技术、双季机插秧技术、草腐解技术、高效施肥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多项技术,构建双季稻"双还双减"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适宜于长江中游南双季生产,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耕作方式对机插双季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年 第5期36卷 996-1001页
作者: 汤军 黄山 谭雪明 石庆华 潘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330045
明确不同机械土壤耕作方式对机插双季产量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我国水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深翻耕与农户浅旋耕对机插双季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旋耕相比,连续翻耕对水的生物量、产量以及产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江西超级早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收藏 引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年 第6期36卷 1173-1178页
作者: 曾勇军 吴建富 潘晓华 石庆华 朱德峰 王盛亮 吕伟生 谭雪明 黄山 商庆银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中国水稻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06
以9个超级早品种和1个对照品种为材料,在4个地点分别设置2个施氮水平进行种植,利用AMMI统计模型对其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超级早品种的产量受到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的影响,其稳产性主要受基因型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早品种冠层温度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年 第6期36卷 1179-1184页
作者: 黄山 王伟 毕永基 曾罗华 刘庆友 谭雪明 潘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330045 江西省于都县农业和粮食局 江西于都342300
揭示不同双季品种冠层温度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对早耐热品种选育和耐热栽培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置3个施氮量水平(分别为0,120,180 kg/hm2),采用红外线测温仪在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监测了10个早品种冠层温度的差异。结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OsRbohB基因原位杂交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花药中的表达分析
收藏 引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14年 第24期41卷 118-121,I0001页
作者: 胡丽芳 刘秋圆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傅军如 陈小荣 欧阳林娟 边建民 贺浩华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为研究水呼吸爆发氧化酶基因OsRbohB在花药中特定的表达模式,构建了原位杂交探针载体PbskOsRbohB,通过体外转录获得DIG标记的原位杂交探针,以不同发育时期的水花药为材料进行原位杂交试验。结果发现,OsRbohB基因主要在水花药发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早品种冠层温度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不同早稻品种冠层温度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收藏 引用
2014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
作者: 黄山 王伟 毕永基 谭雪明 潘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研究背景】作物的冠层温度或气冠温差(气温与冠层温度的差值)与作物产量、品质、耐旱性和耐热性等均密切相关。双季在生育后期经常遭遇高温胁迫,导致产量大幅损失。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不同氮肥用量下不同早品种冠层温度的差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