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4 篇 期刊文献
  • 6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0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4 篇 医学
    • 106 篇 临床医学
    • 3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8 篇 中西医结合
    • 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1 篇 工学
    • 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机械工程
    • 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4 篇 理学
    • 4 篇 生物学
  • 2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5 篇 烧伤
  • 11 篇 伤口愈合
  • 10 篇 表皮干细胞
  • 8 篇 细胞增殖
  • 8 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7 篇 再生医学
  • 7 篇 再生
  • 7 篇 干细胞
  • 7 篇 汗腺
  • 7 篇 皮肤
  • 7 篇 创伤和损伤
  • 5 篇 成纤维细胞
  • 5 篇 创面
  • 5 篇 丁酸钠
  • 5 篇 烫伤
  • 5 篇 创面修复
  • 5 篇 细胞分化
  • 5 篇 间充质干细胞
  • 5 篇 表皮细胞
  • 5 篇 创面愈合

机构

  • 115 篇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
  • 74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24 篇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17 篇 天津医科大学
  • 11 篇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
  • 11 篇 山东大学
  • 11 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
  • 10 篇 北京军区总医院
  • 9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 9 篇 武警总医院
  • 8 篇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
  • 7 篇 解放军医学院
  • 7 篇 南开大学
  • 4 篇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
  • 3 篇 南方医科大学
  • 3 篇 暨南大学华侨医院
  • 3 篇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
  • 3 篇 深圳大学
  • 3 篇 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151 篇 付小兵
  • 34 篇 张翠萍
  • 31 篇 fu xiaobing
  • 27 篇 马奎
  • 27 篇 姜笃银
  • 22 篇 黄沙
  • 19 篇 胡森
  • 17 篇 程飚
  • 14 篇 刘宏伟
  • 12 篇 盛志勇
  • 12 篇 fu xiao-bing
  • 11 篇 杨思明
  • 10 篇 孙同柱
  • 10 篇 谭志军
  • 9 篇 陈艳
  • 9 篇 赵洪良
  • 9 篇 姚斌
  • 9 篇 孙晓艳
  • 8 篇 唐富波
  • 8 篇 朱江婷

语言

  • 20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20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创面治疗中的转化医学:部分成果的研发和转化应用与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华烧伤杂志 2014年 第1期30卷 3-5页
作者: 付小兵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48
创伤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形式,创面贯穿于整个治疗的始终,是创伤治疗的核心之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创面治疗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已基本形成并逐步完善。20余年来,随着对创伤发生机制研究的深入和相关领域高科技的应用,特别是一些创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构建一个创面治疗学科体系:中国特色创面治疗中心建设20年的回顾与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华烧伤杂志 2018年 第12期34卷 859-863页
作者: 付小兵 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53
我国系统开展创面治疗专科(中心)建设始于21世纪初。基于作者的亲身经历,本文系统回顾了具有中国特色创面治疗专科(中心)建设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特色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对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来源: 评论
战时治烧伤,平时治创面:有关烧伤学科发展的一点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华烧伤杂志 2018年 第7期34卷 434-436页
作者: 付小兵 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53
初步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烧伤总体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烧伤医学如何发展?我提出"战时治烧伤,平时治创面"的个人看法。"战时治烧伤"指的是在战争与和平时期有重大群体性烧伤事件发生时,我们的烧伤学科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年龄对人增生性瘢痕硬度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表型的影响及其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华烧伤杂志 2021年 第10期37卷 937-945页
作者: 朱冬振 姚斌 崔晓丽 黄沙 付小兵 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部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中心 北京100048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暨皮肤损伤修复与组织再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48
目的探讨年龄对人增生性瘢痕硬度和成纤维细胞(Fb)纤维化表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10例瘢痕患者(男4例、女6例)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和1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的再生医学研究:需求与转化应用
收藏 引用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2年 第3期37卷 169-171页
作者: 付小兵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近20多年来,遗传学、发育学、干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使组织修复再生迅速发展成为新兴的"再生医学"学科。中国再生医学市场需求巨大。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损伤和中毒在中国城市医院住院疾病的构成中居第3位(占9.1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努力把中国创面修复科建设好发展好
收藏 引用
中华烧伤杂志 2020年 第1期36卷 1-4页
作者: 付小兵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本文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强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溃疡)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在简要回顾我国创面修复学科体系建设重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就我国创面修复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论述,强调要不忘初心,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的再生医学与烧伤救治
收藏 引用
中华烧伤杂志 2013年 第2期29卷 102-104页
作者: 付小兵 杨思明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48
再生医学这一名词从提出到引起广泛关注不到20年时间,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且已经初见成效的领域之一。再生医学已经从单纯修复病损组织,发展到使病损组织或器官的解剖结构与功能均恢复到损伤前状态。
来源: 评论
敷料和创伤修复组织再生
收藏 引用
中华烧伤杂志 2012年 第5期28卷 327-328页
作者: 付小兵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48
敷料,实际上是指用于覆盖(填充)创面或用于创面治疗的一类物质的总称,包括生物材料和非生物材料等多种类型。
来源: 评论
十年磨一剑:中国创伤医学十年的创新成果与转化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创伤杂志 2014年 第1期30卷 2-5页
作者: 付小兵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自1999年国家把“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及组织修复的基础究”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开展系统研究以来,我国的创伤医学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治疗,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对内对外学术交流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再生康复医学:新需求 新融合 新方向
收藏 引用
中华烧伤杂志 2018年 第2期34卷 65-68页
作者: 付小兵 程飚 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53 解放军广州总医院整形外科、全军热区损伤救治与组织修复重点实验室
再生医学与康复医学是2个既相互独立但又紧密联系的学科,学术界对它们各自的定义和内涵都已经有相应的界定。但把再生医学与康复医学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再生康复医学,则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再生康复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仅是2个学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