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116 篇 期刊文献
  • 185 篇 会议
  • 65 篇 学位论文
  • 49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7,41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196 篇 医学
    • 11,029 篇 中医学
    • 10,069 篇 中西医结合
    • 3,576 篇 临床医学
    • 1,50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5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79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1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7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68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0 篇 口腔医学
  • 234 篇 教育学
    • 227 篇 教育学
  • 159 篇 管理学
    • 98 篇 公共管理
    • 3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99 篇 工学
    • 5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1 篇 生物工程
    • 1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2 篇 软件工程
    • 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52 篇 理学
    • 25 篇 生物学
    • 12 篇 化学
    • 5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6 篇 法学
    • 1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 篇 社会学
  • 20 篇 历史学
    • 19 篇 中国史
  • 12 篇 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 11 篇 经济学
    • 11 篇 应用经济学
  • 11 篇 农学
  • 7 篇 哲学
    • 7 篇 哲学
  • 3 篇 艺术学

主题

  • 2,325 篇 名医经验
  • 560 篇 中医药
  • 550 篇 数据挖掘
  • 467 篇 用药规律
  • 438 篇 中医药疗法
  • 381 篇 医案
  • 372 篇 临床经验
  • 247 篇 网络药理学
  • 230 篇 临证经验
  • 230 篇 辨证论治
  • 213 篇 经验
  • 210 篇 作用机制
  • 200 篇 中医
  • 186 篇 综述
  • 158 篇 经方
  • 151 篇 针灸
  • 149 篇 临床应用
  • 142 篇 针刺
  • 128 篇 中西医结合
  • 124 篇 名老中医经验

机构

  • 865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832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807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759 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 723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679 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
  • 669 篇 河南中医药大学
  • 640 篇 湖北中医药大学
  • 586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498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479 篇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
  • 478 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
  • 456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
  • 445 篇 安徽中医药大学
  • 336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
  • 316 篇 陕西中医药大学
  • 314 篇 广东省中医院
  • 303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 283 篇 江西中医药大学
  • 272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作者

  • 100 篇 左新河
  • 94 篇 刘启泉
  • 89 篇 孙远征
  • 84 篇 王琦
  • 75 篇 袁普卫
  • 64 篇 刘桂荣
  • 64 篇 韩延华
  • 60 篇 董博
  • 57 篇 王雪茜
  • 57 篇 汪受传
  • 53 篇 李玲孺
  • 52 篇 郭珈宜
  • 52 篇 谢晶日
  • 49 篇 张艳
  • 46 篇 张怀亮
  • 44 篇 陈永灿
  • 44 篇 谢雁鸣
  • 44 篇 李明
  • 43 篇 蔡圣朝
  • 42 篇 石芳

语言

  • 17,41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
17415 条 记 录,以下是1061-1070 订阅
排序: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偏头痛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5年
作者: 南淞华 彭超杰 和琪琪 李振家 于乐 史子剑 侯露阳 崔应麟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河南省中医院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线粒体功能在偏头痛病机制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偏头痛之间的关系,包括线粒体能量代谢、氧化应激、钙稳态和神经炎症等方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针预处理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锰超氧化物歧化酶通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针刺研究 2022年 第9期47卷 793-800,820页
作者: 王昆秀 梁凤霞 吴松 陈松 罗志辉 韩永丽 陈佳 陈贝 陈子琴 张艳琳 周婷 顾骁磊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 武汉430061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效应和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抑制剂组、抑制剂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形气神一体观在针刀治疗颈性眩晕中的应用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针灸 2024年 第8期44卷 947-950页
作者: 景骆羊 李浩林 程伟刚 杨娟娟 刘兆隆 王海东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兰州730101 甘肃省中医院风湿骨病中心 兰州730050
介绍王海东授基于形气神一体观应用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思路。王海东授基于颈性眩晕的病因病机,从形气神一体观出,以解剖结构为基础,采用“颈七刀”技术以改善局部血供而治形;以经筋理论为指导,采用“舒筋解结术”以散结缓筋、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连-牛黄药对源流考证与配伍探析
收藏 引用
中草药 2022年 第20期53卷 6636-6644页
作者: 徐甜 孙资金 厉赢 张泽涵 马重阳 王雪茜 王庆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北京100069
黄连与牛黄是临床常见的清热泻火中药,二者配伍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是治疗火热病证的经典药对。自《华佗神方》一书首次记载黄连与牛黄药对以来,后世医家不断补充和完善,妇、儿内外各科均能找到应用痕迹,其中以治疗心肝经火热证最为精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李东垣五运六气学术思想钩沉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 第10期39卷 5212-5215页
作者: 张阳 李军祥 陶国水 陆曙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 北京100078 无锡市中医医院 无锡214071 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 无锡214071
文章试从李东垣五运六气学术思想的形成背景、思想内容、临床应用、后世影响等方面,研究李东垣五运六气学术思想的特点。现李东垣五运六气学术思想的形成与其所处时代、师徒授受、个经历有关。李东垣从天地气化悟出脾胃内伤思想,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肠道微生态”理论谈中医学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的科学内涵
收藏 引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3年 第1期25卷 395-400页
作者: 卢增鹏 于海洋 曹盼举 汪海燕 金宗英 蒋宜伟 马涛 张晓刚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兰州730000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兰州730000 宝鸡市中医医院 宝鸡721000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成都610000 酒泉市中医院 酒泉73500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由骨代谢障碍所致慢性全身性骨病。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体内最为复杂且非常重要的微生态系统。现代研究现,肠道微生态系统可有效地调控骨代谢。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故而体骨的疾病生与中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究健脾活血方干预AMPK和Hippo糖脂代谢信号通路治疗肝纤维化研究
收藏 引用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 第7期31卷 531-540页
作者: 黄迪 彭辉 李子义 胡高斌 黄龙 张琦 于庆生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外科研究所 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安徽合肥230031
目的:网络药理学和实验探究健脾活血方干预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检索TCMSP获得健脾活血方各药物的活性成分;检索GeneCards、OMIM、TTD和DrugBank数据库预测肝纤维化疾病靶点;活性成分与靶点交集预测健脾活血方治疗肝纤维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参皂苷、参多糖及两者联用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收藏 引用
中成药 2025年
作者: 郑艳艳 傅月朦 郭晶晶 陈丹青 李跃雄 陈军力 王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中药研究院 上海上药神象健康药业有限公司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参皂苷或参多糖以及两者联用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筛选4T1、MDA-MB-231、MCF-7乳腺癌细胞的活力,通过CCK-8、细胞克隆、细胞划痕、Transwell小迁移实验评价参皂苷、参多糖以及两者联用对4T1细胞增殖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萆苓止带片治疗脾虚湿盛证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殖道微生态的作用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 第6期39卷 3235-3240页
作者: 陈志霞 冯淑仪 陈惠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州510006 广东省中医院 广州510006
目的:观察萆苓止带片治疗脾虚湿盛证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的疗效,并从生殖道微生态和炎症因子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21年11月—2022年9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的单纯性VVC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与治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伤寒杂病论》消法中角药的运用
收藏 引用
时珍国医国药 2024年 第1期35卷 156-158页
作者: 侯佳睿 曹晓静 黄旭春 宋雷 王小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广州5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附属医院 广东广州510120
角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将三味中药联合使用,依据其四气五味,归经、药性等特质而系统配伍的方药组合形式。消法作为中医“八法”之一,指的是消散、通导体内邪滞,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即为单一的消法运用,包括消瘀法、消气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