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139 篇 期刊文献
  • 185 篇 会议
  • 65 篇 学位论文
  • 49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7,43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218 篇 医学
    • 11,043 篇 中医学
    • 10,082 篇 中西医结合
    • 3,580 篇 临床医学
    • 1,51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5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79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1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7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68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0 篇 口腔医学
  • 234 篇 教育学
    • 227 篇 教育学
  • 160 篇 管理学
    • 98 篇 公共管理
    • 3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99 篇 工学
    • 5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1 篇 生物工程
    • 1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2 篇 软件工程
    • 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52 篇 理学
    • 25 篇 生物学
    • 12 篇 化学
    • 5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6 篇 法学
    • 1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 篇 社会学
  • 20 篇 历史学
    • 19 篇 中国史
  • 12 篇 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 11 篇 经济学
    • 11 篇 应用经济学
  • 11 篇 农学
  • 7 篇 哲学
    • 7 篇 哲学
  • 3 篇 艺术学

主题

  • 2,326 篇 名医经验
  • 561 篇 中医药
  • 552 篇 数据挖掘
  • 467 篇 用药规律
  • 438 篇 中医药疗法
  • 381 篇 医案
  • 373 篇 临床经验
  • 246 篇 网络药理学
  • 231 篇 临证经验
  • 229 篇 辨证论治
  • 212 篇 经验
  • 210 篇 作用机制
  • 201 篇 中医
  • 186 篇 综述
  • 158 篇 经方
  • 150 篇 临床应用
  • 150 篇 针灸
  • 142 篇 针刺
  • 128 篇 中西医结合
  • 124 篇 名老中医经验

机构

  • 866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832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807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759 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 724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680 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
  • 670 篇 河南中医药大学
  • 639 篇 湖北中医药大学
  • 586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498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482 篇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
  • 479 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
  • 457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
  • 445 篇 安徽中医药大学
  • 336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
  • 316 篇 陕西中医药大学
  • 314 篇 广东省中医院
  • 302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 284 篇 江西中医药大学
  • 272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作者

  • 100 篇 左新河
  • 94 篇 刘启泉
  • 89 篇 孙远征
  • 83 篇 王琦
  • 75 篇 袁普卫
  • 64 篇 刘桂荣
  • 63 篇 韩延华
  • 60 篇 董博
  • 57 篇 王雪茜
  • 57 篇 汪受传
  • 53 篇 郭珈宜
  • 52 篇 李玲孺
  • 52 篇 谢晶日
  • 49 篇 张艳
  • 46 篇 张怀亮
  • 45 篇 谢雁鸣
  • 44 篇 陈永灿
  • 43 篇 蔡圣朝
  • 43 篇 李明
  • 42 篇 石芳

语言

  • 17,43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
17438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1120 订阅
排序:
基于酸甘化阴理论探讨药食同源品种山茱萸-炙甘草药对的心肌保护作用
收藏 引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 第9期39卷 954-960页
作者: 冀迅 梁慧 时洋凯 张瑜 任梦娇 余黎 魏凯峰 刘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各种心肌损伤因素造成的相关疾病往往预后不佳,且用药疗程较长,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现,酸甘化阴治法对慢性心肌病有显著疗效,通过文献研究和实验筛选,现药食同源品种山茱萸-炙甘草药对可改善心肌损伤。故从酸甘化阴理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与糖尿病肾病机制及异病同治探析
收藏 引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
作者: 文晓晨 修静 刘子英 杨芳 宫成军 马晓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 探析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 DOP)和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的共同致病机制和靶点,预测异病同治中药。方法 在疾病数据库(GeneCards、OMIM、DrugBank、DisGNET、TTD)中筛选DOP和DK...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施维群从肝辨治不寐经验介绍
收藏 引用
中医 2021年 第6期53卷 205-207页
作者: 李琪 施晨沁 施维群(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浙江杭州310053 浙江省施维群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 浙江杭州310005
施维群授为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四十余年,擅长运用中医治疗各类肝胆病疑难杂症,同时对睡眠障碍、疲劳综合征等亚健康状态亦有着独特的诊治经验。笔者通过跟师抄方学习、整理临床相关资料,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前庭性偏头痛和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共病机制
收藏 引用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年 第4期36卷 321-324页
作者: 马艳敏 张道培 王伟涛 张振强 张怀亮 河南中医药大学 郑州450000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以反复作的眩晕或头晕等前庭症状为主,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疾病[1]。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是综合了恐惧性姿势头晕、空间运动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病证结合角度浅析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治疗
收藏 引用
中医药学报 2021年 第10期49卷 55-59页
作者: 郑雅琴 陈继东 曾明星 向楠 张李 沈紫葳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武汉430061 陈如泉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湖北武汉430061 湖北省陈氏瘿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湖北武汉430074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所致的眼部损害。病证结合是中医药临床辨证中的重要原则和依据,随着近现代病证结合思想的深入,我们提出先诊病,以明确诊断,后辨证,以个体化治疗,病证结合,提高治疗水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王万林“阴阳为纲,以通为用”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 第3期29卷 491-494页
作者: 赵赟 王浩然 李少康 高娜 车志英 河南中医药大学 郑州450046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是一种病情复杂的、慢性感染性乳腺良性疾病,名老中医王万林基于多年中西医临证经验,将此病归为传统中医学中“粉刺性乳痈”的范畴,临床辨证浆细胞性乳腺炎以阴阳为总纲,首辨其阴阳属性,充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营卫理论”探讨桂枝汤类方治疗冠心病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
作者: 毛文君 张艳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生粥样硬化(AS)为病理基础的心脏疾病。其病机制主要涉及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性病变或完全闭塞,从而引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障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推拿手法学》课程思政学改革创新实践与研究
收藏 引用
时珍国医国药 2023年 第4期34卷 977-978页
作者: 张晓林 孙国杰 杜艳军 周丹妮 甘水咏 樊云 刘建民 齐凤军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武汉430065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接触知识的形式更加多样,自主选择更加广泛,紧跟知识传播形式转变、结合课程特点的《推拿手法学》课程思政学对高校工作带来新的时代挑战。文章以《推拿手法学》课程为例,浅析中医高等育专业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络病理论”理论探讨肥胖型2型糖尿病病机及治法
收藏 引用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
作者: 徐宁 宫成军 马晓燕 于瑶 刘小溪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肥胖型2型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可归为“脾瘅”“消渴”“消瘅”等范畴,其病机制复杂。“络病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辨证论治诊治疾病的重要理论之一,现代科学研究指出,络病的生核心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而肥胖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2年)
收藏 引用
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
作者: 邸海侠 刘希赞 王国姿 张宇梁 李元章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血液病专业技术标准审定委员会 河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廊坊市中医医院
1前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简称真红,是一种以获得性克隆性红细胞异常增多为主的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多见于老年患者,年病率为0.84/10万,无性别差异[1,2],中位生存时间10.9~27.8年[3]。近年来,随着分子...
来源: 评论